新浪新闻客户端

四十年回首:两代人的“平凡”世界

四十年回首:两代人的“平凡”世界
2018年09月10日 06:45 工人日报
原标题:四十年回首:两代人的“平凡”世界
   

新学期开始了,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崔庆涛会带着《平凡的世界》吗?7月的一天,这个云南小伙陪同父母在工地打工拌泥浆时,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则新闻感动了无数网友。接受媒体采访时,崔庆涛回忆自己的寒窗十年,每当迷惘痛苦的时候,他就会去读路遥的名著《平凡的世界》。“这会让我心里豁然开朗。”

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前十年中国城乡变革为背景,呈现了孙少安、孙少平等一群普通人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日常生活与社会变革纷繁交织的历史画面。自小说出版30多年来,激励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成为指引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灯塔。

50后:这就是我的一生

2018年5月13日,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做客福建省文学院讲习所,为现场听众带来题为《<平凡的世界>与改革开放40年》的讲座,通过文本精读,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析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深刻变化。“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之所以选择《平凡的世界》来反观改革开放历程,因为它很真实,真实到就像在看我自己的成长历程。”

出生于1958年的张柠,与小说中的孙少平同年。饥饿、精神粮食匮乏、打工谋生、想着进城…… 少平所经历的一切,张柠与之有着相同的人生共振。尽管如此,初次阅读小说的时候,张柠并不“快乐”。

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阅读《平凡的世界》时,第一卷读完便束之高阁。“少平没钱吃饭,贫穷、饥饿在作者笔下鲜活淋漓地展现出来。这些记忆对于同一年代的我而言再熟悉不过了,但我并不愿唤起这些痛苦回忆,生存下去最好的手段就是遗忘。”小说本身并没有丰富张柠的人生经验,而艺术上,对于一名文学研究者而言,小说的语言艺术较为粗糙,情节轻重缓急的节奏也不稳定。“但无可厚非,它具有沉甸甸的历史感,可以补充历史。”

随着痛苦的回忆慢慢淡去,张柠才第二次进入《平凡的世界》。“我们从吃不饱饭、没有衣服穿,突然变得能吃饱饭、有衣穿,以至于到今天吃成三高了,这个变化真是巨大。从‘变化’的角度再次进入小说,才更能体会路遥在描绘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过程中所下的功夫,他写出了我们这代人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与奋斗的不易。”

而在张柠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这部小说带给他的回忆与感慨,却在90后学生那里消逝了。在他藉由小说讲述自己童年的饥饿生活时,学生常常问起“这是真的吗?”“一次说到那时候每人每月只有27斤商品粮,完全不够吃的时候,学生反问我,您是饭桶吗?”

即便面对年轻学生的不解,张柠还是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平凡的世界》与自己平凡的故事,“即便年轻的学生不再喜欢这样题材小说,但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他们感受历史的力量。我们要敬畏历史。”

90后:从不解到共鸣

陕西人艺演员、话剧《平凡的世界》孙少平的扮演者张晋出生于1991年,当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为90后且出生在城市中的他,如张柠课堂上的学生一般,对路遥笔下的延川世界很是陌生。“当时确定下来我演孙少平这个角色,自己是又激动又忐忑的。但这部戏对我而言最难的就是时代跨度,身为90后的我,完全对上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是陌生的。”

时代的隔阂是许多90后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共同的感受。1992年出生的李尘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第一次阅读《平凡的世界》时,他总是不解为何少平要去挖煤,少安不能大胆追逐自己的爱情,不理解那个时代的人,面对改革浪潮时那种有心突破却又畏手畏脚的纠结。“改革开放更多的存在于历史书中,我们都是改革的受益者,无法真切理解改革浪潮中平凡人平凡的生活。”

为了能贴近人物、理解时代,张晋听从剧组安排,来到延川体验生活。剧组要求演员像当年人物一样吃、住、劳动,除了原著,一切电子设备不能携带。“小时候跟着父亲来过几次延川,觉得延川就是‘地狱’,与西安的生活环境相差太远。再次以‘少平’的身份回到延川,住在窑洞里思考自己的未来,好像突然进入了他的精神世界,体会到他想通过奋斗走出窑洞、走向广阔天地的冲动。”

为了更好地展现少平的精神状态,张晋走到哪都会随身带着小说原著,在一遍遍的阅读和排练中,张晋越来越像少平了。“少平在改革之初那样复杂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人生信仰,在苦难与挫折中一次次站起来。物质生活上我比少平幸福,但我们都是各自时代里的热血青年,怀揣着不安于命运和现状的理想和勇气。现在我就是少平。”

从最初的不解与隔阂到灵魂共鸣,张晋越来越能感受到《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的力量。“这部小说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们在阅读的时候,能在其中看见自己的影子,可以将故事中的情节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即便时代不同了,改革开放也已经过去了40年,但对于90后的我而言,奋斗是永恒的主题,要在平凡的世界中创造不平凡。”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