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陕西西咸新区海绵城市样板:一座透水的城,人均绿地21㎡
澎湃新闻记者 陈兴王
一直困扰众多城市的内涝、热岛效应等“城市病”,在西咸新区逐渐被“治愈”。
位于陕西西安、咸阳两市之间的西咸新区,渭河、泾河、沣河穿境而过,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因地势低平、排水官网系统不健全,曾常年遭遇“小雨积水、大雨内涝”窘迫。
2015年,西咸新区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该区五个组团之一的沣西新城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核区,历时三年多建设,已具雏形。
值得一提的是,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9月10日,在西安召开“2018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下简称研讨会)上,有国内外专家指出,国内外很多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沣西新城作为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在摸索中不断取得创新。传统的地下排水管网,已逐渐被绿廊、植草沟、蓄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地形竖向”设计所代替,并利用技术创新使硬化路面更具透水性,让降雨等形成的地表水能更好实现自然渗透,完成净化和积蓄。
最新数据显示,沣西新城持续三年监控的10个积水易涝点,已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全部消除;而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让该区同一时期平均温度较相邻的西安、咸阳两市低了1度,地下水位也较2015年回升了3.43米。
截至目前,沣西新城已实施海绵型园区240万平方米,海绵型道路50余公里,海绵型公园绿地140万平方米,防洪治理及滩面修复30余公里,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9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21平方米,已初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目标。
按照预期,到2020年,西咸新区建成区40%以上能够达到海绵城市的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能够达到目标要求。
楼顶、地面绿地形成立体式雨水消纳区
行走于沣西新城,可以看到与传统风格迥异的绿化风格。这里的绿化带普遍下“凹”低于路面,传统的水泥浇筑而成的排水沟渠,被种植了浅草的植草沟所替代。
这样利用原有地形,确定地形起伏的园林“地形竖向”设计方式,在沣西新城的居住小区、学校、办公区域,以及在大型商业园区随处可见。
雨天时,雨水从地势高处流向铺满植被的下凹式绿化带、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绿色屋顶、植草沟等,逐级被消纳。多余的未被消纳的雨水,则顺着植草沟渠流向沣西新城中心区域的中央公园。
遍布于居民小区、学校、商业场所、公共区域的雨水收集池等蓄水模块,则成为了大大小小的蓄滞洪水区,让雨水最大限度地留下来,得到净化利用,有序外排。
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的西咸新区,地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渭河、泾河、沣河穿境而过,因地势低平、排水官网系统不健全,常年遭受“小雨积水、大雨内涝”困局。
这样的城市“通病”,正随着当地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逐渐被化解。
在沣西新城打造的“都市产业核心社区”西部云谷园区,园区屋顶被建设成了花园,种上绿色植物。下雨时,楼顶的绿色花园优先吸收雨水,多余的雨水则被引流至集雨蓄水模块中存储。
这样一来,干旱季节,蓄水模块中聚集的雨水又可以被用来浇灌植物。
再配合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蓄滞雨水的能力,即便适逢大雨天,云谷园区也能自己消纳降水,避免出现内涝。
9月10日,在西安召开“2018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下简称研讨会)上,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章林伟指出,现在城市建设中需要转变的,首先是维系水的循环过程,让它有渗、滞、蓄、净、用、排的过程。
大自然当中原本就存在一个“海绵体”,它对水吸纳、吞吐。但大量的城市硬化之后,自然的水文循环被打破、切断,原来的“海绵体”功能丧失。
而以低影响开发(LID)为理念的海绵城市建设,正是让“海绵体”得以恢复的一个新开发模式。
创新渗水路面,已形成四级雨水管理系统
不同地区的城市,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地段,其地质、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建设现状等自然禀赋与社会经济条件均存在很大差异。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车伍在研讨会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海绵城市分论坛上指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建设初期,由于缺乏成熟标准指导,局部设计依据不足,缺乏科学论证,增加了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不可预见性及管控风险。
2012年以来,沣西新城在开始引进LID(低影响开发)技术之初,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对该区生态本底进行了一次摸查,先后开展了本地设计暴雨雨型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推求、自然地表类型土壤下渗规律测定、本底产汇流特征分析等研究项目。
又通过突出研究面源污染处理、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问题,形成因地制宜、经济务实的措施和技法。从前期系列系统的调查研究与工程示范中,为西咸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了最大的技术支撑。
在市政道路建设上,沣西新城依据土壤特性,探索实践双侧收集滞渗,单侧收集存储,分段收集净化三种道路收水方式,并结合道路断面,采用不同防水结构,在保证道路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
针对原状土渗透性差、保水力弱、截污净化功能低下等不宜直接作为LID设施渗滤介质的实际,沣西新城通过混合土介质配比试验,利用常见农林业废弃物及建筑材料(椰糠、沙子、锯末等)作填料,与原状土进行不同体积比混合,在不同压实度情况下对混合土介质持水量及渗透性进行对比检测,改良了原状土下渗及滞蓄能力,并在该区数据八路、信息四路、秦皇大道等40余个建设项目中进行应用。
同时,还创新出城市次干路车行道全透式环保沥青路面技术,通过研究实践城市车行道全透型沥青路面技术,加强城市道路透水、降噪的能力。
经过持续三年多的探索建设,沣西新城已形成四级雨水管理系统。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海绵办常务副主任、海绵城市技术中心主任邓朝显进一步介绍了该四级雨水管理系统的组成。
第一级由建筑小区解决雨水源头消纳的问题;第二级由市政道路解决过程控制以及富裕雨水的传输功能;第三级由街头绿地作为区域级的雨水调蓄、枢纽的空间;第四级则是沣西新城代表性的中心绿廊,它对整个区域的多余雨水进行一个收集和调蓄。
中心绿廊区域雨水收集的系统范围约10平方公里,打通了该区所有管网,是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实践最大亮点。
这个四级雨水管理系统,已在上半年雨季发挥了充分作用。在今年的雨季中,沣西新城持续三年监控的10个积水易涝点,无一个出现因大降雨形成内涝局面。
150米见绿,300米见园,1000米到中央公园
在此次研讨会上,有国内外专家指出,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诸多城市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创新处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海绵城市建设路子。
沣西新城正是因地制宜,经过三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出多种适合其自身的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2012年,“海绵城市”概念首次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被提出;2015年,西咸新区、济南、厦门、重庆等16个城市入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6年,又新增北京、天津、大连、上海等14个城市。
按照2015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作为首批被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西咸新区,早在2011年,沣西新城就率先提出地域性雨水管理系统,通过绿地系统收纳周边地块雨水,将城市构建为一个雨水资源管理系统,通过绿地公园等自然区域涵养水源。
2015年以来,沣西新城通过不断摸索创新,够建出“一心一廊双环多带多园”的公共空间结构,今已形成以自然河道、中央绿廊、环形公园、街头绿地四级开放空间构建的城市生态基地。
其中,一个中央绿心,长1.3km,宽1.1km,占地面积148公顷,与上海世纪公园面积相当;一条丝路绿廊,东西向贯穿新城核心区,全长6.8km,宽200-300m,占地约180公顷;一条创新绿环,环绕新城核心区域,全长12.3km,宽50-150m,占地约117公顷;一条外围生态环,沿新城外围河道布置,全长约25.3km,占地约474公顷。
在城市主干道两侧以及十字路口,还布设有多个城市公共绿带以及街头公园绿地。最终让沣西新城形成一个150米见绿,300米见园,1000米到中央公园和创新绿环的大开大合的绿色空间。
据统计,沣西新城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9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21平方米。
这比今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16年全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5平方米,还高出7.5平方米。
“这个效果给予我们信心,要在未来科学城打造海绵城市的升级版,要形成300多公顷的森林,300多公顷的草地和农田,130多公顷的湿地,最终要形成在渭河滩上踢足球,生态湿地喝咖啡。”邓朝显表示。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中国对美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 【 军事 】 出鞘:中俄东方2018军演能互相学到什么
- 【 财经 】 格格20年:小燕子难再飞 金锁已被锁上
- 【 体育 】 曝杜兰特明夏去湖人!跟詹皇同样的计...
- 【 娱乐 】 朱旭生前最后亮相:把做人融入到演戏...
- 【 科技 】 阿里系退出吴奇隆刘诗诗公司 仅靠明星...
- 【 教育 】 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国人科学素质更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