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两代三名环卫工见证阳泉城市之变

两代三名环卫工见证阳泉城市之变
2018年10月15日 01:18 山西晚报
原标题:两代三名环卫工见证阳泉城市之变

  郑高魁、柳素萍夫妇是阳泉市城区环卫处的职工,他们的女儿郑瑾,今年也成为一名环卫工人。这个名副其实的环卫家庭,两代三口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用默默无闻的付出为阳泉城区的洁净奉献着,同时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阳泉环卫事业的发展。
  40年来,阳泉城区环卫处从起初的几十个人、几辆小推车,完全依靠人工大扫把作业、清扫面积15万余平方米的环卫队,发展到如今的职工1300余人,清扫面积212万平方米,年运垃圾近10.4万吨,拥有各类环卫作业车辆79台,基本形成以机械化装备为主体的“清、扫、吸、洗、降尘、保湿”一体化环卫作业新格局,成为全市最大的环卫作业单位,实现了环卫设施与社会发展相匹配。
  劳动强度减轻 清运能力倍增
  9月5日凌晨两点半,大多数人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阳泉南煤集团一套两居室的出租房内,柳素萍却按照自己的生物钟准时醒来,这是她15年来养成的习惯。
  为了不吵醒身旁的丈夫,柳素萍蹑手蹑脚来到洗手间,轻轻关上门,开始洗漱。洗漱完毕后,她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然后拎起水杯,小心翼翼地关上房门,骑车前往自己工作的路段,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凌晨3点,在路灯的照射下,身穿橙色工作服的柳素萍和6名同事一起,开始清扫阳泉市迎宾路至天桥路段的马路。这段路是阳泉的老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商户众多,垃圾自然也多。虽然阳泉城区环卫处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清扫为主的方式,但是由于车多路窄,让机械化清扫车无法“施展拳脚”。因此,还是采用最原始的人工普扫方式进行清洁。
  如今,像柳素萍这样“一人一把扫帚”的传统扫街方式,在阳泉城区范围内越来越少,已转变为“人机”结合的清洁方式,机械化清扫率提高到目前的60%,接近一些大城市的水平。随着大量机械加入环卫清洁工作,很多环卫工人经过培训当上了司机,一改往日“灰头土脸”的形象。“人机”结合让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降低,也增强了他们工作时的安全性。
  早上8点,柳素萍完成工作后回到家。此时,丈夫郑高魁早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垃圾清运工作。他每天上午6点赶到单位,乘坐清运车开始清除辖区内的垃圾。
  9月5日上午,郑高魁和同事坐着垃圾压缩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停留在一个个垃圾中转站旁。由于一些市民扔、倒垃圾不到位,致使垃圾桶上和周边的垃圾较多,无法实施吊桶。每当这时,郑高魁就挥动自己手中的铁锹,将垃圾铲入桶内,然后把垃圾桶挂在车尾进行吊桶,将垃圾倒入车内。垃圾压缩车斗装满后,他要操作和控制升降翻斗,把垃圾倒进压缩机,进行压缩、压实,用以腾空翻斗内的垃圾,便于多盛放。当他打开翻斗下面的清污口时,散发出一股股刺鼻的气味,呛嗓顶喉。过往行人无不紧捂口鼻,快速跑过。可郑高魁却习以为常,丝毫没有停下手里的工作。
  郑高魁边工作边和山西晚报记者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们几个人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清理堆放的垃圾,装满一辆5吨重的解放大卡车,就得一上午,效率很低,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现在可比那时候好多了,每台垃圾压缩车载重8吨左右,只需要把垃圾桶挂在车尾进行吊桶,劳动强度减轻了一大半,效率却大大提高了,一天清运4趟,能清运30多吨垃圾。”
  机械化清扫“唱主角”
  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美容师”。过去,他们靠着一双手加上一把大扫帚、一辆手推车为城市“梳妆打扮”。如今,一把大扫帚扫遍大街小巷在阳泉逐渐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环卫机械设备。
  9月5日凌晨,一辆集扫路和洒水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环卫机械清扫车正在阳泉南大街路段作业。这种清扫车不仅可以扫吸路面的垃圾、尘土,还能有效抑制路面扬尘。清扫车所过之处,深青色的沥青马路上,交通标线清晰可见,灰蒙蒙的马路一下子变得“眉清目秀”。
  机械清扫车驶过不久,一辆护栏清洗车又行至路中央,车身伸出两把巨大的“刷子”卡住护栏,随着大毛刷不停地旋转和喷水,道路中间的白色防护栏就被清洗得干干净净,脏水也被塑料罩兜住不外溅、不落地。100米长的护栏,不到两分钟就清洗完毕,又快捷又干净又安全。“原来街道中间的防护栏都靠人工清洁,环卫工人要拿着抹布、刷子,提着水桶,成群结队地蹲在道路中间刷洗防护栏,既不安全,干得又慢,现在这种机械上路后问题就解决了。”阳泉市城区环卫处处长梁琦说,过去一段300多米长的护栏,以人工清洗方式要20人清洗半天,而现在用护栏清洗车只需要10分钟。
  “现在的机械化环卫车辆就是先进。有了它们,不仅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还提高了环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城市环境变得更加干净舒适了。”郑高魁开心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上升,带动阳泉城区的环卫事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梁琦回忆:“40年前,我们单位还是一个只有几十人、几辆小推车,清扫面积15万余平方米的卫生清洁队,环卫作业以人工为主。”长期以来,阳泉城区环卫机械化清扫率不足10%,环卫工人手拿大扫把,在严寒中、烈日下推着无盖难闻的手推垃圾车,又苦又累又脏,效果还不好。
  自上世纪80年代始,阳泉城区环卫处作业面积和作业车辆逐年增加,起初配备了少量的5吨解放平板车,摆臂式垃圾车,罐装提升车和小型垃圾收集车,清运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卫事业也开始“鸟枪换炮”,呈现跳跃式发展。2010年,阳泉市政府投资1600万元,对环卫装备进行全面的更新换代。购置了喷雾车、洗路车、大型压缩车、泔水车30余台。机械化清扫率由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这些装备的投入和使用,初步改善了环卫作业以人工为主的旧格局,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在阳泉城区实现了所有垃圾点的容器化收集和垃圾的密闭化运输,道路的机械化清扫率不断提高。
  “几年来,垃圾清运由过去的‘日产日清’‘车走地盘净’逐步变为‘日产多清’,实现了‘三级跳’。在城区范围内全部实现了生活垃圾不落地的目标要求,达到了‘随产随清’,卫生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为环境卫生的改善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40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啊!”梁琦说。
  时至今日,阳泉市城区环卫处已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6000余万元,职工1300余人,清扫面积212万平方米,年运垃圾近10.4万吨,拥有大型压缩车、钩臂车、铲车、洒水车等各类环卫作业车辆79台,市区清扫保洁率达到了80%,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60%以上,基本形成以机械化装备为主体的“清、扫、吸、洗、降尘、保湿”一体化环卫作业新格局,成为阳泉市最大的环卫作业单位。
  让城市更美丽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今年,郑高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1997年,由于城市建设规模扩大,时年29岁的郑高魁选择了工资微薄、工作辛苦的环卫工作,成了一名垃圾清运工,一干就是21个年头,他负责的路段有300多个沿街单位和店铺,垃圾收集点20余个,日垃圾清运量30多吨。
  11点,郑高魁结束了上午的工作。“平常忙起来,吃饭时间没有规律,有时早饭和午饭‘二合一’,凑合一顿。”两个馒头,一杯水,就是郑高魁的早午餐。他用满是老茧的手从兜里掏出两个馒头,将塑料袋从馒头的四周掀开,以免被手弄脏。
  11点也是柳素萍下午工作的开始时间,一直到下午3点,柳素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吃午饭。而从此时到晚上6点,又是郑高魁的下午工作时间,所以夫妻俩难得凑在一起吃个早饭和午饭。
  说起这位老同事,梁琦十分感慨:“郑高魁为人忠厚,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他所在的南大街、德胜街、泉东路作业地段,是阳泉城区作业当中任务量最大的地段之一,垃圾点多、垃圾量大、沿街餐饮摊点众多、作业难度大。他和工友们克服困难,不讲条件,按时按点完成任务。遇有大的垃圾点,特别是难以作业的餐饮泔水垃圾,机械作业难以完成,他和工友们一道手抬肩扛,先进行过滤处理,再进行装车。遇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混合的垃圾点,他就做好分类筛选工作,这些工作既耗时、耗力、耗神,又影响作业任务完成,但他从不马虎,严谨细致地做好每一步工作,宁可加班加点,也要把它们处理完毕。在21年的工作中,他累计加班超过1.5万个小时。”山西晚报记者问郑高魁怎样看待这份工作时,脸晒得黝黑的他只是朴实地一笑:“单位把任务交给我,就应该向单位、社会负责,能够给老百姓一个干净的环境,不管多辛苦都是值得的!”
  郑高魁一家原本住在阳泉郊区南庄村,去年因市政规划拆迁,现在租房住。家里桌上最显眼处,摆放着女儿、女婿和3岁小外孙的照片。“刚参加工作时,每月收入不到100元,如今,虽说收入1000多元,但夫妇俩和女儿热爱环卫工作,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今年年底就能分到一套高层住宅,明年就能住进新房了。
  在平凡岗位上的21载,郑高魁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换来了大大小小十几次荣誉,至今,他先后7次被评为“阳泉市最美环卫工人”“环卫标兵”等荣誉,2014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郑高魁只是万千环卫工人中的一个代表,如今,环卫工人的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从当初身穿肥大的蓝色识别服,到如今橙色带有反光条的工作服和安全标志服,款式更人性化,更安全了;还增加了意外保险,工资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更重要的是,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在提高。节假日,单位组织丰富的文艺活动;优秀工作者,还有奖励……每年的10月26日,还被定为“环卫工人节”。
  “阳泉越变越繁荣、美丽,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郑高魁的话饱含深情。

山西晚报记者 霍雪飞

梁琦阳泉环卫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