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个“哪吒”吓人一跳!

这个“哪吒”吓人一跳!
2019年07月21日 06:28 山西晚报
原标题:这个“哪吒”吓人一跳!

  还未上映,一部“另类动画电影”就在网上引发了疯狂热议——
  “最丑的哪吒”、恶童版《哪吒》等评价,伴随着这部影片的预告片未映先火。然而上周末,在全国启动1000场点映之后,这部动画电影却意外收获了观众对“震撼”的各种表达,这份震撼来自于——颠覆!
  颠覆,是这个动画电影最核心的表达——颠覆哪吒的传统形象,颠覆哪吒的价值体系,颠覆国漫的视效标准。最后,颠覆观众对传统的认知和观念。
  颠覆哪吒的传统形象
  6月,一支《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的30秒官方预告片在网上发布,这个外形上看起来有些另类的“哪吒”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同时引发热议:
  顶着两坨乌青“黑眼圈”的哪吒,露着大牙缝,满脸坏笑。他是双手插兜、迈着吊儿郎当步伐的“朋克少年”,他是放火烧街、戏弄百姓的小恶霸,他一开口竟然是烟酒嗓,嘴里叨念着打油诗:“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新版“哪吒”呈现出一副丧萌的“混世魔童”气质,与很多人印象中那个一身正气、悲壮自刎的“少年英雄”形象差了十万个街区。如果不看剧情,单看这些颠覆的外形,这个被“黑化”的哪吒,绝对是能吓哭小孩、吓怕大人的那种存在,让人“第一印象”就接受不了。
  其实早在今年1月,《哪吒》就推出过一版“暑期档”预告片,不少视频网站用“史上最坏的哪吒来了”为题,而网友的弹幕评价更是精彩:“这是红孩儿吗?”“哪吒还有这段黑历史?”“周迅配音?”……
  无论如何,新版《哪吒》的每次亮相,都能引发一轮热评,在影片还未完整亮相之前,就已经收获了“史上最丑”“史上最坏”“恶童版《哪吒》”等标签。7月13日、14日,《哪吒》开启全国限时限量1000场点映,“新哪吒”首次接受观众的考验。
  结果,结果却出现了逆袭的口碑!
  山西晚报记者在电影评论网站豆瓣、购票平台猫眼、淘票票等社交平台看到,网友的留言都带着一种亢奋之意——
  网友“醒了再看片”说:激动地看完最后3个彩蛋,都不愿离场!感觉又会是一次“自来水们的战斗”,吒儿的水龙头。前面有多好笑,后面就有多好哭,牛逼!这个导演真的好厉害。
  网友“一大只程小某”说:朋克烟熏少年够燃够燥,江山社稷图的想象天马行空,海边踢毽子的剪影唯美纯真,申公公的口吃、太乙真人的猪坐骑等插科打诨锦上添花。这绝对是对传统故事中的哪吒最大手笔的颠覆!
  网友“文光1982”说:如果说《大鱼海棠》极美,《大圣归来》极感动,《大护法》极个性,《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极好看。国漫已经成长,起飞了。
  本土的口碑也不例外,《哪吒》在太原万达影城的点映结束后,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一位带孩子的女观众。“特别喜欢哪吒那种牙缝很大、被黑化的感觉,人物里面是很暖心的,影片其实是用一种很‘谐’的方式传达一种很正的理念。饺子(导演)这次彻底颠覆传统故事,但又合情合理。我一直以为这是台湾人拍的,后来发现人物说话有川味儿,笑点层出不穷,又结合了时代特点,不跑题。一般的国漫我不看,但这个好看,不走寻常路线的作品。”这位女观众的孩子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前哪吒给我的印象,应该穿个红肚兜、那种比较善良的样子,现在这个挺反派的,有个性。看完以后也不觉得哪吒丑了,反而挺可爱……”
  影片最后,哪吒变身——混天绫、风火轮、乾坤圈、火尖枪,低幼的“混世魔童”竟然变成一位帅气少年。这是哪吒外形的逆袭,也是观众印象的一次反转。
  颠覆哪吒的价值体系
  众多版本里的哪吒,更多是描写一个“少年英雄”的不凡和气概。就算哪吒闯了祸,也被定义成孩子的淘气和率真。然而,新版《哪吒》最抢眼的地方在于突出一个“恶”字,完全颠覆了哪吒的率真和价值体系。这个“恶”的开端源自一次乌龙事件:灵珠和魔丸被掉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魔王。这样的人设,让哪吒“小爷”刚出场就成了小妖怪,声音一改娃娃音,性情更是癫狂、张扬,充满邪魅……
  剧本在此处埋了一个大的包袱,让观众也不自觉地成为“世俗偏见的一份子”,看到哪吒的种种“恶行”之后,恨不得砸块石头过去。随着剧情发展,才明白哪吒的“恶”是有原因的,因为世人对其出身的偏见,哪吒从小就成了被排挤的对象,上到年迈的乡亲父老,下到幼小的妹妹弟弟,全都远离并歧视他,影片中有一句台词说得恰到好处:“人们的成见就犹如一座巨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即便家人,也不得不顺应民意,试图永远将哪吒关在家里。哪吒的母亲更是叹息:“可能这就是吒儿的命吧!”
  “命运”,有时候是一种沉重的束缚。这让很多观众想起了79版《哪吒闹海》,那个少年最终被逼无奈“拔剑自刎”,这是一种认命的选择。但新版《哪吒》完全没有走这条悲壮的“老路”,而是另辟蹊径——以“恶”的另类方式生存下来,并喊出了“哪吒的命,就是不信命”的口号。这也是这部电影的内核所在,打破偏见,做自己。这样的观点输出,非常吻合现代人的价值体系,极富有现实含义。
  所以,那些“黑化”的元素只是这部影片的外壳,也是人们常有的第一印象或偏见,真正的力量深埋在故事中,慢慢地填补认知、激荡人心。这是一种另类动画,但绝非“恶搞”,从其“逆向”传递的现实意义可以看出,是难得的佳作。
  颠覆国漫的技术规模
  除了传统外形和精神内核,《哪吒》此次在技术领域也做了很多尝试。
  首先,《哪吒》是首部在中国IMAX影院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特效镜头超过1400个,占全片的80%,其中极具东方美学的山河社稷图、气势磅礴的大闹陈塘关、龙王三太子敖丙与哪吒的“冰火大战”、天雷降临等场景,都令人惊叹国产特效的“高级”。央视网更转载《羊城晚报》评价:“浓墨重彩中国哪吒”!
  据了解,《哪吒》最初有5000+的镜头体量,这个数字是普通动画电影的3倍,成片后精选镜头达到2000+。此外,哪吒的面部细节控制点达到1000+,才有了现在的“朋克小爷”表情包。
  除了这些大数据,《哪吒》的制作规模在国漫中也属于“独一无二”!制作团队超过60家,参与动画制作的人员超过1600人,这大概是截至目前参与人数最多的国产动画电影了。
  此外,《哪吒》背后的三大出品方也来头不小:光线彩条屋影业、可可豆动画和十月文化。光线彩条屋影业出品了《大鱼海棠》《大护法》等多部优秀国产动画电影;十月文化的代表作《大圣归来》赢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可可豆动画制作了“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这三家动画公司强强联手,代表着国漫的领军水准。
  从出品规模、参与人数,到人物创新、特效打磨,《哪吒》在国产动画史上都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哪吒》的上映,“神话三部曲”的《姜子牙》《凤凰》也将随之而来,加上此前《白蛇缘起》的影响力,可以看到,国漫正在努力将“传统IP”打造成经典。只是,除了“传统IP”,国漫不少新作还难以形成“新IP”。对此,《哪吒》导演饺子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这一产业现象的看法——
  “为什么迪士尼第一部动画长篇做了《白雪公主》,而没有直接做一个《无敌破坏王》呢?这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也一样,就像吃包子,不能一下就吃第10个马上饱了,也得一个一个吃,一个一个做,不能着急,要循序渐进,从观众现有认知的IP入手,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原创作品。”

山西晚报记者 李霈霈
策划 李霈霈

制图 王辰翔

哪吒国产动画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