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央行:当前中国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基础,但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

央行:当前中国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基础,但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
2019年10月17日 14:04 成都商报
原标题:央行:当前中国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基础,但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

10月15日,人民银行举行2019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出席,发布并解读了2019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16日晚,央行官方网站公布了当天发布会的实录。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就大家关心的数据回暖、9月CPI、两次LPR的下调低于市场预期、网贷专项整治等热点话题,一一作出了正面回应。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者是通缩的基础,但是也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以下为实录,有删减)

前三季度社融规模同比多3.28万亿元

阮健弘:总体看,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为18.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8万亿元。9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是2.2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83亿元。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的存量是219.0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从9月份开始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了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项下的企业债券统计口径,将符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定义而且统计条件成熟的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指标。

货币供应量的情况。9月末广义货币M2的余额是195.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的余额是55.71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的余额是7.41万亿元,同比增长4%,前三季度净投放的现金是921亿元。

贷款的情况。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55.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人民币贷款余额149.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3.63万亿元,同比多增4867亿元;外币贷款余额是7997亿美元,同比下降2.3%,前三季度外币贷款增加49亿美元,同比多增239亿美元。

存款的情况。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是195.91万亿元,同比增长8.1%,人民币存款余额190.7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和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的人民币存款是13.22万亿元,同比多增1.21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7322亿美元,同比下降1.5%,前三季度外币存款增加47亿美元,同比多增520亿美元。

外汇储备和汇率的情况。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是3.09万亿美元,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0729元人民币。

货币供应增速回升是保持力度松紧适度的体现

周学东:发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9月末的数据比8月末明显回升,具体原因有哪些?

阮健弘:9月末M2的增速是8.4%,这个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高了0.2个和0.1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回升,是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力度松紧适度的效果体现。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丰富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适时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强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在这方面就推动了M2增速的回升。先看一下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它的增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贷款保持较快增长。9月末的银行贷款增速是12.5%,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应该说这个增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二是银行的债券投资持续较快增长。9月末银行债券投资同比增长15.2%,这个增速还是比较高的,比较好地支持了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发行。三是商业银行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融出的资金规模降幅在收窄。9月末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股权形式融出资金的降幅是5.8%,比上年同期收窄了4.1个百分点。另外9月末M1增速是3.4%,与上月末基本持平。总体看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末超储率是1.8%,这个水平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货币的派生能力也比较强,货币乘数是6.38,也是历史上比较高的一个水平。

三季度金融数据整体向好,应该说是实体经济存在较强的资金需求和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增长的韧性比较强,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仍然是比较强的。近期人民银行对全国300多个地市进行了信贷需求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实体经济当中微观主体仍然有较强的信贷需求,60%的银行认为四季度信贷的需求会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是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加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加强协调,在规范金融秩序的同时加大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力度,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资金的供需关系更加合理,投向实体经济的资金有所增加。

周学东: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比上年同期多3.28万亿元,明显好于预期,主要因素有哪些?

阮健弘:从结构看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金融对实体经济信贷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3.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万亿元。第二个就是企业债券,企业债券的多增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占比也在上升,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是2.3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955亿元,从占比上看前三季度企业债券融资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是12.8%,比上年同期要高1.8个百分点。第三个就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力度比较大,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净融资是2.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04亿元。第四个是表外融资下降的态势明显好转,前三季度表外融资的三项降幅缩小得比较明显。先看一下委托贷款,委托贷款减少了645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减513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了107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减358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22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减1562亿元,这三项合计比上年同期少减1.03万亿元。

个人房贷增速较去年末回落一个百分点

周学东:大家比较关心房地产贷款和民营及小微企业贷款,请阮司长介绍这两类贷款的有关情况。

阮健弘:首先我介绍一下房地产贷款的情况。9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是43.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这个增速已经连续14个月回落。从增长的水平上来看,这个增速比上年末回落了4.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的房地产贷款是4.6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贷款新增量的33.7%,这个占比跟去年占比水平相比要低6.2个百分点。

我们看一下房地产贷款的结构情况,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是29万亿元,同比增长16.8%,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速比上年末回落了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3万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的占比是24.1%,这个水平与去年全年的占比水平基本持平。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余额是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年末回落10.8个百分点,也是连续14个月回落。前三季度新增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是1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7.7%,这个占比跟去年全年占比相比低了3.9个百分点。

我接着介绍小微企业贷款的情况。从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长情况来看,持续保持了量增、面扩、结构优化的特点。

一是普惠小微贷款持续快速增长。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是11.3万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上年末高8.1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贷款累计新增1.8万亿元,是去年全年增量的1.4倍。我们再看一下小微企业贷款面的情况。信贷支持的小微经营主体户数保持了高速增长,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了2569万户小微经营主体,这个户数同比增长31.4%。从户均贷款的余额来看,单户授信一千万以下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户均贷款余额是163万元;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经营性贷款单户平均余额是31万元,小微贷款的普惠性进一步提升。三是70%的小微贷款投向了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中信用贷款的占比有所提高,9月末普惠小微企业的贷款当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贷款分别占40.4%和29.9%,对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支持合计占比七成以上,70.3%。另外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的发放力度也有所增加,信用贷款占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是12.6%,比上年末提高了3.8个百分点。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民营企业贷款的基本情况。从民营企业贷款的基本情况看,人民银行在结构性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民营企业的贷款从增速、增量和占比方面均高于上年同期。第一方面是民营企业的贷款增速高于上年同期,9月末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是45.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比去年同期要高0.2个百分点。第二方面是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量,前三季度累计新增3.1万亿元,同比多增5516亿元。第三方面是民营企业贷款的占比,分子是民营企业的贷款,分母是国有企业加民营企业的贷款,也就是说新增的民营企业贷款占全部的国有及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量,这个占比是40.1%,比上年同期要高4.5个百分点。

不存在通胀或通缩基础 正积极推动银行运用LPR定价

财新记者:过去多年CPI是否突破3%是通胀与否的重要信号,今年9月份CPI同比上涨达到3%,但是核心通胀率在持续下降,现在还是比较低的位置,PPI9月份的数据是下降1.2%,请问央行如何看待目前的物价水平?是否面临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在引导融资成本下行和调节通胀之间是如何平衡的?

孙国峰:关于物价的问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对内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所以对内我们要关注物价。物价其中有很多指标,刚才财新的朋友谈到了有CPI、核心CPI、PPI,还有GDP的缩减指数,这个指标是比较多的,从央行的货币政策角度来看当然所有的指标都要重点关注,我想其中对于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从国际上来看关注最多的还是CPI指标。另外一个方面我想还要关注物价走势的动态变化,刚才媒体朋友谈到了刚刚公布的CPI超过了3%,也谈到了PPI的指数,对这两个指标后期发展的变化我们也要密切关注。

第二个问题是预期的管理问题。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者是通缩的基础,但是也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央银行需要关注预期的变化,更多是通过改革的办法来降低融资成本。人民银行在今年8月份改革完善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形成机制,8月20号、9月20号已经两次发布了新机制下的LPR,两次报价合起来算,一年期的LPR比同期限的基准利率下降了15个基点,5年期以上的LPR比同期限基准利率下降了5个基点,基本是符合市场预期的,金融市场反映比较平稳,社会反映也是积极正面的。

人民银行正积极推动银行运用LPR对贷款来定价。我们了解,9月末的数据,银行新发放贷款当中LPR运用的占比达到了56%,其中大银行占比会更高一些,运用情况会更好一些。中小银行因为系统改造和修订的问题,进展稍微慢一些。但是随着系统改造的完成,后期我想也是会加快。

另外一个我们做的事就是打破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过去大银行对大企业的贷款有一个隐性的下限,就是贷款基准利率0.9倍的隐性下限。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以后,我们会同监管部门对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进行监督,目前取得了初步的成效。9月末我们也观察到部分贷款利率在低于LPR50个基点的区域,就是说明显低于贷款隐性下限,这样的贷款量占整个贷款的占比已经达到了8%,比前期有所提高。随着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对贷款利率的下行也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是LPR运用的推广本身有利于利率下行,第二是LPR本身也是小幅下降的。第三是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通过改革的办法可以看到促进了贷款利率的下行。2019年9月份企业贷款利率是5.24%,比去年的高点下降了36个基点,对于缓解信用收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这是降成本。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控制预期。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释放出稳健的信号。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存款的基准利率保持稳定。贷款的利率通过改革主要聚焦在LPR上面,也有利于稳定预期,这样能够实现刚才这位媒体朋友谈到的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

未来贷款基准利率淡出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自从贷款主要参考LPR以后,贷款的基准利率已经被取代了,有机构说央行可能把贷款的基准利率取消,央行如何评论?

孙国峰:目前人民银行正在积极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运用,这个占比是在逐步提高的。我们也预期有一个提高的进度,就是所谓的“358”的进度。对大行来说在今年9月份新增贷款应用LPR的占比达到30%,四季度达到50%,明年一季度达到80%以上。对中小银行来说是在今年四季度的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明年一季度达到80%以上。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已经超出了当初的预期。

随着LPR运用占比进一步提高,新发放的贷款主要参考LPR来定价。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存量贷款定价基准的转换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各方面也有很多很好的建议,我们在吸收研究。我想随着新增贷款运用LPR占比的不断提高,以及将来存量贷款转换工作的推进,未来贷款基准利率的逐渐淡出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不能笼统说银登中心产品都是“标”或“非标”

新华社记者:我们知道今年以来很多的非标资产规模在不断的压降,如何确保这部分需求的有效接续?另外日前央行出台了“标债”资产认定的标准,在公开征求意见。您觉得这会对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邹澜:人民银行发布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的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个规则实际上是去年发布的资管新规的配套文件,在资管新规里面提到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是另行发布的。资管新规出台之后,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发布了一些具体的管理规定,去年还完善了一些方面的政策。所以,为了避免信息的过于集中,实际上这个规则发布的时间错开了一点,当然这也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调研、论证和沟通的时间,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在这个时点来正式公开征求意见是恰当的。

发布之后,我们注意到业界对这个规则还是高度关注的,从正收集的情况来看,各方面反映觉得对市场的影响比较有限,最重要的是,具体的规则还是沿袭了资管新规已经明确的关于“标”与“非标”的规定,所以都在市场预期之内。当然也有一些报道反映觉得相对比较严格,这可能是有一个靴子落地的效应,有一部分关注度比较高的资产,如果按对资管新规的理解肯定是“非标”,只要细则没有出来,总觉得可能还有一线希望。随着公开征求意见,这个靴子差不多就完全落地了。当然我也看到了一些反映,正面地提到了几个场所的产品就该属于“非标”。另一些评论则觉得,这些场所很多都是金融管理部门直接指导的,对自己管的机构仍然严格地遵守资管新规的原则,略微有一点点超出预期,所以大家从这个角度来说觉得挺严的。

总体来说,从去年资管新规发布到现在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而资管新规的过渡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所以大家觉得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这跟我们的预期是比较一致的,也跟我们起草规则所遵循的原则是比较一致的。当然,也有人关注到随着这个规则最终落地,有利于像股票、债券这样标准化产品的发行,它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可能对个别的机构,或者是对同一机构个别的业务部门会有一些相应的业务调整。这就涉及到原有融资的接续问题。这方面我们了解到,相关的金融机构实际上从资管新规一出来就做了深入的研究,也有多方面的准备。最后的规则制定应该有利于最终完成切换,否则的话,总觉得还有不确定性。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也是进一步为接续、为不同产品的替换尽可能地保持一个更加包容和开放的空间。

那么,从债券尤其是私募债券入手,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接续方式。当然还包括,前期《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审议,我们对基础设施的认定也比过去更加有包容性。另外,业界也关注到了商业汇票的认定,根据资管新规的原则,它应该属于“非标”产品。为了在接续过程中更加平稳,票交所和很多机构一起做了积极的探索,尝试推出了标准化票据。标准化票据还在完善过程中,信息披露、规则确定、流动性机制、定价还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这些方面的完善,标准化票据将可能成为一种接续过去“非标”产品的很好的选择。

周学东:我去年参与了制定资管新规,我补充解释一点。出台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规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去的“非标”太多了,还有“非非标”。

在资管新规里讲得很清楚,达到五个标准就是标准化的债权资产,如等分化、信息披露要求明确的债券是最典型的,然后有集中登记和托管机构,而且有公允价格,这便于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再比如必须要在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来交易,过去大家看到一些地方交易场所,没有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信息披露、定价等方面出了很多的问题,所以这里也强调经过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

市场可能比较关注银登中心的产品到底算“标”还是“非标”?实际上银登中心符合这五个条件的产品就是标准化的产品,不符合这五个条件的,应该就是“非标”。所以不能笼统的说银登中心的产品都是“标”或者是“非标”,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点。

两次公布的LPR和市场预期大体是一致的

路透社记者:最近两次LPR的下调低于市场预期,您觉得下一步我们会不会下调MLF的利率来引导LPR下行?

孙国峰:最近8月20号和9月20号两次公布的LPR有所下降,应当说和市场预期大体是一致的。这里主要体现为MLF的加点幅度的收窄,因为MLF利率保持了平稳,加点幅度的收窄更多地体现了风险溢价变化的因素。因为报价行在考虑报价的时候是在MLF利率上面加点,加点的幅度受到自身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和风险溢价因素的影响,会有一个调整。前期的市场利率我也多次讲到已经有很大幅度的下行,关键的问题在于怎么降低风险溢价。9月6号人民银行宣布了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并且对只在省内经营的城商行额外降低1个百分点,这样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成本,也有利于降低风险溢价。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9月20号的LPR报价也是有所降低,这是市场化报价的体现。

MLF利率本身取决于央行通过招标方式投放流动性形成的市场化招标结果,受到流动性的影响,是影响LPR报价的一个因素。就LPR利率本身来讲更多的是通过市场利率去体现,市场利率水平比去年已经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现在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的办法促进完善利率的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促进贷款的实际利率下行。通过这个改革我们已经看到了效果,未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可以看到更多改革的效果会显现。

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网贷领域存量风险化解

财新记者:现在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进展如何?最近P2P的试点是不是已经确定了?有什么安排?

邹澜:2016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启动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工作,到目前已经三年多过去了。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根据当时的情况分了若干个领域,最开始是六大领域,后来随着虚拟货币的交易场所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包括非法的外汇交易平台,又增加了这两个领域。在这些领域里比较突出的或者说整治工作难度比较大的是网贷领域。其他几个领域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基本上进入了收尾工作,更多的是防止死灰复燃,进一步夯实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的长效机制。

网贷领域是由银保监会在牵头负责,人民银行积极参与。今年以来,网贷风险整治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借贷余额、借贷人数、在营机构数量均大幅下降。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三年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统一安排,继续配合银保监会深入推进网络借贷领域专项整治,稳妥有序推进合规网贷机构纳入监管的工作,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网贷领域存量风险化解。

红星新闻记者 杨斌

编辑 彭疆

央行通胀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