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镇江非遗下了“双黄蛋”,丹徒和润州都报了“宝堰面干拌制作技艺”

镇江非遗下了“双黄蛋”,丹徒和润州都报了“宝堰面干拌制作技艺”
2020年04月21日 18:18 扬子晚报网

  原标题:镇江非遗下了“双黄蛋”,丹徒和润州都报了“宝堰面干拌制作技艺”

  

   扬子晚报网4月20日讯(记者 万凌云 ) 4月13日,镇江市政府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镇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正式对外公布了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镇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其中“宝堰面干拌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色香味俱全的宝堰镇干拌面。

  不过,由于同时获批公布的申报单位有两家:丹徒区和润州区,一次下了“双黄蛋”。那么,“宝堰面干拌制作技艺”到底是丹徒的,还是润州的?几天来,这一非遗“新贵”引发了激烈的地域之争。丹徒区、尤其是丹徒古镇宝堰(埝),不少人很难接受“宝堰面干拌制作技艺”成了外乡人“润州”的非遗!

  “宝堰面干拌制作技艺”下了“双黄蛋”

  记者从镇江市文广旅局非遗处了解到,2019年12月9—10日,镇江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开展第六批镇江市级非遗名录评审工作。参加评审的专家共5人,均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推荐的省内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评审的资深专家。

  随处可见宝堰干拌面。

  评审表决时,对丹徒区推荐的丹徒区宝堰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宝堰干拌面制作技艺》项目投同意票的为5票;对润州区推荐的南乡一绝宝堰面馆《丹徒宝堰面制作技艺》项目投同意票的为5票。

  评审中,专家们认为,润州区《丹徒宝堰面制作技艺》项目系《丹徒区宝堰干拌面制作技艺》项目扩展而来,增加一个项目保护单位南乡一绝宝堰面馆,不仅会更有利于《丹徒宝堰面制作技艺》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更能促进和提升其在更大区域内的传承和影响力。

  宝堰干拌面都是主打。

  最后,专家评审会建议列入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称为“丹徒宝堰面制作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为[丹徒区(宝堰干拌面制作技艺)、润州区]。

  “双黄蛋”的认定依据

  对“丹徒宝堰面制作技艺”的非遗认定,镇江文广旅局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搞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具体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宝堰干拌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该意见要求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请不具有排他性,申请地区或者单位不受数量上的限制。

  再回到“丹徒宝堰面制作技艺”这个“双黄蛋”上来。经润州区上报的南乡一绝宝堰面馆,何以被认定为《丹徒宝堰面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

  入选名录。

  记者了解到,评审时专家组认定,该项目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应该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同时,专家组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流布性,即一地区的非遗项目可在另一地区传承和发展,并带有另一地区的地域特色,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点。不同地区文化的互相吸引和交流,使中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有特色的同时得以流布、传承和发展。

  还有,润州区《丹徒宝堰面制作技艺》项目系《丹徒区宝堰干拌面制作技艺》项目扩展而来,公布时已把丹徒宝堰干拌面制作技艺放在前,润州区列后,实际为丹徒宝堰干拌面制作技艺的扩展项目,增加一个保护单位南乡一绝宝堰面馆。

  “这样做将更有利于《丹徒宝堰面制作技艺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升其在更大区域内的传承和影响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让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镇江民俗专家、镇江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罗戎平告诉记者。

  非遗《扬剧》项目还是“三黄蛋”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非遗项目下“双黄蛋”甚至“三黄蛋”乃至“多黄蛋”,早已有之,可以说已经屡见不鲜。

  例如,《东乡羊肉制作技艺》项目也是“双黄蛋”。2008年分别由丹阳市和镇江新区推荐,经镇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而《扬剧》项目,则是“三黄蛋”。该项目由扬州市2006年推荐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镇江和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申报的《扬剧》项目2008年也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干拌面标配。

  《董永传说》项目,则已是“多黄蛋”了。2006年江苏省东台市、山西省万荣县、河南省武陟县和湖北省孝感市分别申报成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丹徒申报的《董永传说》项目2008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丹阳申报的《董永传说》项目2009年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等于商标注册,并不是说一个地区申请了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拥有了该项目的所有权。”对此,原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已经说的很明白 ,他用非常通俗化的语言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与商标注册、原产地标志、专利申请不一样,没有排他性,不问出身,不问最早出处。

  故此,非遗申报,没有抢注一说。只要某个社区或群体认为某种习俗或做法是他们的传统,又符合相应的申报要求,就可以申报,但这只是说他们拥有或也拥有某一传统,而不是说只有他们才有,别人没有。不是一个地方申报成功了,这个项目就成了他们独有的传统,就是把谁的遗产抢走了。

  事实上,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交融中,很多文化遗产是多个民族、多个区域共同享有的,或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下了30年面的赵师傅说“双黄蛋”是好事

  21日,记者从镇江市文广新局非遗处获悉,此次公布的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六大类,共计16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包括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四大类,共计10项。

  此次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公布,将进一步充实镇江市非遗项目库,丰富非遗传承保护种类,为推动镇江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截至目前,镇江市已经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省级非遗项目37项,市级非遗项目136项。

  发稿前,记者还采访了位于镇江正东路上的“面艺世家”。这是家在镇江小有名气的面店,“宝堰干拌面”和“镇江锅盖面”一起,成为该店的“双绝”。在该店下面的赵师傅,已经有近三十年的“下面史”。当年在老的镇江苏北路上下面,就已是远近闻名的“一绝”,很多人专程赶到苏北路吃她下的面。

  赵师傅给记者演示了“宝堰干拌面”的全过程,她特别提醒,姜丝和蒜(葱)花汤可是“宝堰干拌面”的“标配”。此外,面条出锅前必须在捞面的竹勺里甩上几甩,让面条“脱水”,然后浇上特别熬制的酱油和猪油。这样,干拌面吃起来不仅越拌越多,也才有劲道和喷香。

  赵师傅在下面。

  在听说“宝堰干拌面”引发地域之争后,赵师傅说,这种“争抢”其实没有实际意义,本身镇江满大街的面店也都在下“宝堰干拌面”。但丹徒、润州两地获批下出“双黄蛋”,对进一步扩大“宝堰干拌面”的名声还是非常好的,非但对没有伤害,还便于“宝堰干拌面”做大做强,走出镇江!   图片、视频均为万凌云摄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