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高平瓦窑头 红色旅游热起来

高平瓦窑头 红色旅游热起来
2020年05月08日 07:13 山西晚报

  原标题:高平瓦窑头 红色旅游热起来

  近年来,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高平市瓦窑头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特色产业种植,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精品之路。近日,山西晚报记者探访了瓦窑头村。

  瓦窑头村隶属高平市南城街街道办事处管辖,现有234户820口人。然而,在当地都算不上是大村的瓦窑头,却在太行山革命老区名声不小。

  1926年,这里走出高平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1927年,高平第一个“中共特别支部”在此组建,同时成立了高平第一个瓦窑头农民协会;1938年7月,高平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在该村诞生;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高平县牺盟会、县政府、八路军115师兵站、高平县抗日前方司令部驻地。

  作为高平的早期革命发祥地,瓦窑头素有“红色瓦窑头”之美誉。

  红色历史文化浓厚

  五一假期前,山西晚报记者来到瓦窑头村。村外临公路两旁,巨幅中国共产党党旗映入眼帘,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在村内街道两边林立,红色旅游标牌随处可见。

  在村北的一座玉皇庙前,有工人正在已维修好的照壁前做木工活计。“高平县抗日前方司令部”“瓦窑头农民协会”“高平市革命遗址”的牌匾挂在玉皇庙门前两侧。

  “瓦窑头”与高平党史密不可分,是高平早期革命发祥地。

  据高平市南城街街道办事处主任郜剑介绍,1926年,瓦窑头村的袁致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高平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1927年1月,袁致和、袁凤鸣组织组建了高平第一个“中共特别支部”,同时成立了高平第一个党的外围组织——瓦窑头农民协会;1938年7月,王家瑞组织的中共高平历史上的第一个党支部在这里诞生。

  如今,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村民们修建的新房多集中在村南,而村北片区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则被大多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包括袁致和、袁凤鸣等老革命前辈生前开展革命斗争和生活的居所、农民协会旧址、抗日战争期间朱德同志路居处,以及当时创办的红色学校、食堂等。

  郜剑介绍,近年来南城街街道办事处加大了对瓦窑头革命文物资源的整体保护和整合利用,并请有资质的单位专门对瓦窑头革命资源进行专项设计。去年,项目施工就已经开始,目前为工程的第二期。此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50万元,建设总规模达2万平方米。

  2009年11月,瓦窑头村委会将办公楼改建为“红色圣地——瓦窑头展厅”,展厅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内分两个展厅四个部分,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丰富的珍贵图片,实物展示了瓦窑头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史实。

  2015年,在南城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瓦窑头村把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作为目标,依托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动工兴建,投资700余万元,建设烈士纪念馆,修缮革命烈士公墓。2016年,革命烈士纪念馆建成并接待来自各地的参观学习者。建馆开放4年中,先后获得山西省第三批国防教育基地、晋城市国防教育基地、晋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平市国防教育基地、高平市干部教育基地、高平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等荣誉,年接待人数达2万人。

  目前,瓦窑头已成为高平红色革命教育功能设施最全、接待人数最多、服务最为满意的基地。

  红色旅游带动周边乡村致富

  瓦窑头有234户820口人,党员18名。几十年以来,受自然条件限制,瓦窑头人均仅有1亩多地。村民主要靠跑短途运输、打短工维持生计,集体经济也就靠租地的几万元钱勉强维持。

  通过对历史和未来进行重新审视,瓦窑头果断提出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村里的共产党员开始收集、整理村史,挖掘宝贵的图文资料,给开展红色旅游提供详实的佐证。随着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建成,图文并茂地向游客展示瓦窑头的光荣岁月,让后人永远铭记瓦窑头人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2017年3月,瓦窑头村纳入“省级财政奖补美丽乡村”示范点。面对有利契机,瓦窑头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0余万元完成致和广场景观提升、红旗雕塑、纪念影壁、红色主题形象街等工程,建成数座小游园,对村内三条主要街道进行了改造绿化,全村接入天然气;修建了停车场和高标准旅游厕所,方便接待自驾游和团队游;畅通了连接梨园、琚庄等村的四好农村路。

  2015年,瓦窑头村流转土地700余亩种植玉露香梨。2019年,瓦窑头与其周边的梨园、南韩庄、琚庄、掌里等村流转土地2200亩,引进省农科院拳头产品玉露香梨。农户不仅能获得每亩7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农闲时还可以在果园务工。

  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如今,一条18公里长的旅游公路,将谷口、上庄、汤王头、琚庄、梨园、唐庄、瓦窑头在内的南城街街道办事处西部地区的17个村庄连接起来,围绕瓦窑头红色文化形成的主线,同时将玉露香梨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发展休闲采摘、革命教育、乡土生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让旧村古宅老树“活化”,已经成为高平旅游的重要一环。

  山西晚报记者 李吉毅

高平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