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让孩子们认识故宫

让孩子们认识故宫
2020年05月14日 07:33 山西晚报

  原标题:让孩子们认识故宫

  《我是故宫“看门人”》单霁翔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故宫博物院第6任院长单霁翔常说,我只是故宫的“看门人”。本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网红院长”单霁翔在故宫博物院担任院长期间,深入贯彻“活起来”的理念,带领全体“故宫人”通过不懈努力,让故宫文化走近人们的生活,让故宫博物院成为“活起来”的博物馆,实现“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庄严承诺的故事。内容涉及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管理改革、学术与教育、品牌建设、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各个方面。

  本书也是单霁翔首次完整记述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点滴的代表之作。作者用丰富的人生积淀、独特的叙事视角、流畅的语言和珍贵的图片,解读了故宫博物院的社会形象转变。全书贯穿着作者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渗透着守正创新的博物馆人深耕力行、润物无声的朴素和真挚,也呼应了新时代赋予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使命。

  孩子是我们社会的未来,也一直是接受教育的“主力军”。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为知名的博物馆。我们理应让更多的孩子认识故宫。认识故宫,不仅可以了解丰富的中国历史,了解各种类别精美的文物,了解那些精湛的工艺与高超的技术,还可以了解到故宫是如何从“封建皇宫”成为“大众的博物馆”,了解到故宫博物院一脉相承的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了解到“故宫人”在各个时代“不忘初心”的文物保护精神。从这些意义上来看,故宫博物院在孩子们身上投入更多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社会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工作是故宫博物院的工作重点。在针对青少年宣传教育方面,故宫博物院一直寻求探索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方式,让博物馆成为学校之外的第二课堂。从2004年3月1日起,故宫博物院在全国率先对中小学生集体实行免票参观和义务讲解:每周二设为学生团体免票日,针对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团体、大学相关院系学生团体免费接待参观;自2006年开始,利用中小学生放假期间举办的“故宫知识课堂”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氛围活跃,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学生来到故宫博物院参观、参加各类活动,担任志愿者;与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通过“孩子,圆你故宫梦”等项目,将文化活动带到偏远山村小学,开展知识与动手相结合的儿童课程;研发适合青少年的“数字故宫”项目,通过视频短片、互动设计、故宫网站青少年版、APP等潜移默化的形式,让不同的社会群体了解故宫文化内涵;研发面向青少年观众的卡通系列文化产品等。

  故宫博物院努力架起沟通的“桥梁”,以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校外课堂形式,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以2006年正式推出的“故宫知识课堂”为品牌的公众教育项目,因轻松活泼和普及性、参与性强等优势,易于在各项文化活动中推广,也受到公众的欢迎。十多年来,上万名学生走进故宫博物院,走进“故宫知识课堂”,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根据故宫古建筑和故宫博物院藏品研发的“仰望太和殿,一起看斗拱”“屋檐下的缤纷彩画”“机巧连环探榫卯”“布艺堆绣,巧仿瓷瓶”“朝珠DIY”“青白相间,妙笔生花”“皇帝的新衣”“宫廷里的遂心‘如意’”活动,根据展览研发的“霓裳彩绘”“寻访石鼓”“瓷片觅踪”“合卺礼成”“中印佛教雕塑展教师工作坊”活动,根据明清宫廷历史、文化研发的“上元结彩,巧手生辉”“宫中过端午,夏日‘粽’动员”“书福迎春”“玩转乾隆印,巧刻橡皮章”“甲胄八旗”活动等,知识讲述、现场互动、动手制作相结合,深受青少年和家长的好评。

  为了进一步增强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职能,推广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项目品牌,故宫博物院又于2016年年底成立了故宫教育中心。该中心位于太和门广场西侧、熙和门南北庑房内,面积约800平方米,由教育项目展示区、主题活动教室、工作区及志愿者工作站等四个不同主题功能的教室和辅助空间组成。作为重要的公众教育基地,其意义在于充分整合故宫博物院现有教育资源,开展针对不同年龄观众的教育或研修活动,尤其为常年面向中小学生及家庭观众提供各类具有故宫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项目,提供了灵活便利的场地空间。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也把更多的空间用于社会教育,增加了一批大教室,使更多的班级、更多的同学们能够来到故宫博物院学习。

  这几年,故宫博物院的社会教育活动也深入到更多城市,例如到四川成都、吉林长春、贵州毕节、广东东莞、河北秦皇岛等。不仅如此,故宫博物院的公众教育活动还频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例如前往马耳他、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地,以生动的知识讲解和手工体验课程,获得了各国青少年的喜爱。

  故宫博物院不断把握文博领域新动向,设计更多更好的教育课程。比如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故宫博物院就在2018年挑选了传拓和雕版印刷两项技艺,向预约前来的数十名中小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验课程。传拓,即制作拓本,是一种用纸和墨及传拓工具将铸刻在金石器物上的文字或图案捶印下来的传统技法。传拓工艺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技艺,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并流传至今,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通过传拓工艺才得以完整保存,传承至今。30位中学生参加传拓技艺体验课程,了解什么是拓片以及拓片制作的悠久历史,体验和学习妙不可言的传拓工艺,并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拓片。在传拓工艺基础上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则是一种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印刷、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在2009年就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雕版印刷体验课中,15组小学生家庭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共同了解雕版印刷的历史,动手印制木板图画,感受雕版印刷的独特魅力。通过这样生动的课程,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一项实践技能,更对我们的非物质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知。

  我一直想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什么,又是如何铭记的。在我小的时候,父母曾经带我参观故宫博物院。那时的情景今天还历历在目,成为生活中永远留存的珍贵记忆。几年来,每当参加5· 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的亲子教育活动,每当看到在爆满的“故宫知识讲堂”内,青少年们动手参与串朝珠、绘龙袍、画盘子、包粽子等活动,我都感到这些参与性的教育活动,必将使他们从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未来。无论是学习绘画也好,练习书法也好,手工制作也好,都会使他们对故宫博物院产生难以割舍的感情。这些青少年们长大以后,一定是故宫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一定是故宫事业发展的坚定支持者,一定是故宫服务公众的热情志愿者,他们是故宫博物院的未来。

  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的“孩子,圆你故宫梦”自2012年启动以来,先后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黔西南州贞丰县、铜仁市万山区等地区开展,到访当地小学10所,开设公益教育课程数十场次,捐赠图书6500余册,参与学生达到25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经过几年的发展与积累,该项目从2017年起扩展为“圆梦活动”,为贵州乡村小学生提供一个了解故宫、走进故宫、学习历史、感受文化的机会,让传统文化通过多种传播形式,在信息化时代持续传承和弘扬,真正意义上为孩子们圆“故宫梦”。

  大家都知道,故宫博物院是我国从事博物馆数字化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开展新媒体业务相当早的博物馆之一。我们也没有忘记在故宫网站、APP以及新媒体上开设更多的“青少年”定制板块。我们制作了专门的故宫青少年网站,并把它做得更加活泼,无论从形式和内容设计上都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点,以情境交互式地图颠覆刻板的栏目,在形象化的探索中感知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展览、文物藏品,整个过程中穿插着各种类型的游戏,以及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文化专题。

  当今社会的孩子们上网已成为常见现象,我们也希望能借助网站,让他们多走进故宫博物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希望孩子们参加故宫博物院教育活动以后,深刻认识故宫文化的独特价值,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未来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责任和希望就寄托在他们身上。

故宫博物院雕版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