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重庆潼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演绎特色高效农业“好戏”

重庆潼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演绎特色高效农业“好戏”
2021年01月27日 09:55 农业农村部

  原标题:重庆潼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演绎特色高效农业“好戏”

  花椒、生姜、柠檬等绿色作物延绵不绝;

  蔬菜大棚整齐划一,碧绿荷田风光正好……

  潼南是重庆市蔬菜保供核心基地,是重庆市百亿产业链柠檬发展核心区,同时还是全国产粮大区。

  丰富的物产来源于土地,潼南的土地缘何如此“神奇”?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潼南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点点滴滴。

  思维方式之变: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推进

  过去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如今变成了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原来望天收的“豆腐块”农田,如今变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据记者了解,自2016年以来,潼南整合投入财政资金43263.74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9.352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全区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七化”进程显著加快。

  成绩的取得,源于潼南始终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建设中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以开放的思想统领,以超前的思维规划,以全新的方式推进,强力保障了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实施。

  创新建设“新理念”是该区农田建设的核心要件之一。潼南在坚持农田建设优先原则基础上,始终根据全区农业产业发展需要,针对各地不同情况、不同产业、不同要求,因地制宜,一地一策,科学规划布局,确保高标准农田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效益充分发挥。建设过程中,实行集中重点建设,按照“整合财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对资源条件好、开发潜力大、优势特色明显的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全力打造了粮油、蔬菜、柠檬等特色优势效益产业。

  潼南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建设机制,让农民全面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特别是在保障后续利用上,积极探索工程项目后续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在工程项目建成后,确保项目区农民获得工程后续使用权和经营权,实现政府、企业、农民三方的密切合作,形成良好开发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并让各方在项目建设实施中获益。

  建设模式之变:念好“四字诀”

  柏梓镇郭坡、小岭、中渡3个村的村民对区里的农田建设记忆犹新。

  区里规划在这三个村规模连片打造坝地3万亩。

  那段时间,设计单位多次到村里实地踏勘,区领导多次组织召开院坝会,广泛征询群众和经营主体意见。认真设计每一条沟渠、每一段道路、每一处蓄水设施,经反复研究、多方论证、充分商讨,真正做到了规划设计精益求精。

  这是潼南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念好精、细、严、实“四字诀”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四字诀”即在规划设计上突出“精”在施工管理上突出“细”,在资金运行上突出“严”,在建设实施上突出“实”。

  以建设实施和施工管理为例,该区细化责任到人,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工程项目全过程和各方面都有人负责落实。同时建立信息通报制度、考核制度等,促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落实监理责任,实行监理人员常驻施工现场,还聘请了项目区群众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参与工程建设质量监督。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与项目镇村签订管护协议,做到项目建好一片,管好一片,用好一片。

  产业发展之变: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潼南农田建设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农业生产、产品加工销售、美丽乡村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拓宽农业产业链条,加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这一措施,带来的效果是盘活了农业经济。

  太安镇罐坝村是潼南的重要蔬菜生产基地。这里沥青路干净笔直,漂亮小洋房分布有序,蔬菜、瓜果基地整齐平整,2016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列。村民刀慧的家就在这里。早年前,刀慧将自家4.2亩土地流转出来,每年不仅有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给农龙公司干活每年还有1万多元收入。

  “以前都是每家几亩地,土地资源分散,产出效益低下。如今,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引进市场主体,借助他们的新思维、新技术,采用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发展规模化农业。”潼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正在被改变,农民的身份也悄然变成股东、工人和商人等多重身份。

  目前,全区累计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5959家,农民变股东4787人,新发展扶贫产业6800亩,带动1275户贫困户增收;1万余农民专门从事蔬菜运输、销售、加工、农资供应和经纪服务,使农民变为了商人,年纯收入平均增长10倍以上。

  而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潼南塑造出独特的田园风光,形成了“一个产区就是一个景区,一个景区带动一个产业”的农旅融合示范基地,“农业种成景观、农家当成客房、农事变成体验、产品成为礼品”也成为农业旅游的别样体验。

  深入走进罐坝村,你会发现这里有集蔬菜良种展示、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业观光园,可供人们学习和了解农耕文化知识、无土栽培技术,以及独具特色的蔬菜园艺;还能领略世界级农业生态体验区及度假地的田园综合体香水百荷,弯曲长廊、亭台水榭和千亩娇荷交相呼应,构成了优美的田园风貌,还能体验刺激好玩的“水上大冲关”游戏,这些无不映射着潼南农旅融合发展的成果。

  潼南按照“以农促旅、以农强旅、以旅带农”的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旅融合基地,打造农旅融合景区,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做靓农旅融合品牌,缔造了最美油菜花节、国际柠檬节等全国知名节会品牌。一直靠农业“看天吃饭”的农民也吃上了“旅游饭”,收入有了更多来源。

  “摆个摊位销售农特产品,收入都不得低。”每年三月,陈抟故里崇龛镇风光无限。几万亩的油菜花竞相争妍,碧水琼江穿花海而过,成群结队的游客穿梭在花间小道,当地村民唐跃富便摆起小摊,做起了鸭蛋生意。

  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潼南不仅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改善了农村设施条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构建了特色产业,而且推动产业“接二连三”,农旅融合发展,整个农村经济被激活,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探索路径,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热门推荐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