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玩意转型艺术品 棕编工艺重焕活力(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10:51  红网

   棕编工艺急剧转型,在传统与现代、通俗与高雅的较量中重焕活力

  

小玩意转型艺术品棕编工艺重焕活力(图)

  罗俊扬以一副《光耀万年》庆祝建党90周年。 熊文 摄

  红网长沙县站5月18日讯(分站记者 熊文)从断肠心碎的《秋思》,到曲水流觞的《兰亭序》,从游学湘江的《朱张渡》,到献礼建党90周年的《光辉万年》,患过脑梗塞的罗俊扬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了,10幅棕编墙挂足以消耗掉一个老人太多精力。星沙新闻网此前曾以《棕编老顽童还原<朱张渡>》、《他再现清朝长沙城全貌》为题报道过这位老人,随着了解的增进,罗老那些不为人知的付出渐渐浮出水面,一个棕编老顽童平凡而伟大的理想呼之欲出。

  曾受欢迎的棕编一度走向消亡

  清光绪年间,纯叶派棕编在长沙县高桥、金井、脱甲一带盛行,小孩生日、老人过寿,倘若收到一只制作逼真的喜鹊,是一件幸事,寓意喜上加喜。棕编制成的小玩意逼真到什么程度?做一只蚱蜢扔在地上,鸡一口就啄掉!那时候,一些穿长褂的乡人为换取油盐钱,背着剪刀和棕叶,走到城里街头巷尾,现编现卖,小摊前总是围着一圈人好奇地观看。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时期,棕蔸、棕干、棕枝、棕鞘笨重而不便携带,因此,采用棕树的苗、蔸、干、叶、鞘、枝、籽及干衣等全棕树的各部位作原料的全棕派,只限于就地编制,为外界知之甚少,发展缓慢。

  罗老说,最开始制作的小玩意局限在虫、鸟、虾类,如螳螂、麻雀、小虾,采用的是单脊双叶锁折法,手法较为简单。“ 我小时候生活的高桥镇白石村,个个都是高手,男女老少都能露一手。”稍晚些时候,有了双脊双叶法,可以编制出大型的马、鹿、牛、羊等动物。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曾经很受欢迎的乡下小玩意愈显土气、单调、廉价,没有了立足之地。

  小玩意转型艺术品只因大梦想

  2007年,长沙市文化局将长沙棕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退休在家的罗老重拾儿时玩意,同女儿罗忖一道,继承和发扬全棕派传统工艺,将以前拿在手中把玩的单一的小东西重新组合,形成一个系统的画面,由情节迸发火花,由故事展现主题,由意境引发联想,发明出墙挂式、壁龛式等能承载这一艺术思想的载体。同时,对技术有了更高要求,不但做工复杂,还少不了技术之外的艺术思维和丰富联想。

  他用棕枝刻锉成人的面孔、手足;用棕鞘编制人物的服装;用植毛法提取棕纤维,制作人物的须发和动物的皮毛;用棕叶、棕衣制作成高山、流水、原野、烟云等作为景物;用置景法将棕制的树木、竹子、桥梁、船筏、亭榭等置入景物中。古今中外各种场面无一不能灵活展现,逼真程度堪比标本,意境所及之处,惹人思绪飞逸。

  当然,世上总有很多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罗老的作品渐渐受到一些有艺术鉴赏力的人士的垂青,并开出数万元高价欲购买。罗老一一拒绝了“有人欣赏它们,我固然开心,可这不是我一个退休老头子谋生的手段。我已经75岁了,之所以这么拼命地与时间赛跑,日复一日地编制作品,只希望有人来学习、传承,把长沙县这项传统工艺发扬光大,假以时日形成文化产业。”

  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棕编

  罗老的作品,现在一部分寄挂在省展览馆,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这一古老而高雅的艺术品。2008年,他编著《长沙棕编艺术》一书,详细记载了毕生经验及技艺手法,并赠送给有心人。

  现在罗老不那么着急后继无人了,目前已有20余名徒弟。曾经是全叶派艺人的汨罗人周安民,一年前带着万余件手工玩意儿来与罗老一较高下,欣赏到融合了故事情节与艺术构想的全棕墙挂后陶醉得不能自已,转而投师门下,水平突飞猛进,如今直追罗老。一对研究生夫妇决定辞职潜心学习,着手准备将棕编艺术投产。

稿源:红网 作者:熊文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