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中国航母出海试航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6:36  荆楚网-楚天金报

  

图文:中国航母出海试航
楚天金报讯 昨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按照计划,首次出海试验时间不会太长,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cfp供图)

  在大连进行改造的原籍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航母,10日上午驶出港口开始试航。按照原定计划,“瓦良格”首次海试时间不会太长,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这次海试出港,没有使用自身动力,而是由拖船拖出海港。军事专家表示,中国舰母从首次海试到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凌晨出海

  军迷未能拍下珍贵镜头

  10日上午6时38分,新华社播发了一条非常简短的官方消息,全文如下:“根据改造工程进展情况,8月10日我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按照试验计划,首次出海试验时间不会太长,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这条消息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但是立即引起强烈关注。

  实际上,自从7月底传出中国首艘航母即将海试的消息后,全国各地军迷就齐聚大连,期待着一睹中国航母乘风破浪的盛景。因此,航母所在的大连造船厂附近的宾馆早已人满为患。

  为了能近距离观看,航母停泊处附近的商场、码头、公寓等,也都成了军迷蹲守的观察点。在29层的振富公寓楼顶,尽管距离航母将近两公里,但停泊在港内航母庞大的舰体,依然令军迷们感到十分震撼。甲板上身着深蓝色服装、戴白色头盔的海军人员,舰舷上高耸的通信天线,舰岛上转动的雷达,都是军迷津津乐道的谈资。画起飞线、夜晚亮灯、调试天线、“保姆舰”出港……每次航母的一点动向,都能引起军迷的关注。十天来,军迷通过自己的方式、渠道关注着航母,终于在昨天等到海试的一刻。

  8月9日下午,辽宁海事局网站发布了禁航令:从8月10日到14日,其他航船禁止驶入辽东湾特定海域(如图)。军迷们根据辽宁海事局给出的坐标,可以推测到,中国航母平台首次海试的范围并不大,出海的距离也不太远。为此,当天早晨得知这个消息的网友十分兴奋,很多人扛着相机就往码头赶。

  然而,根据新华社随船记者的微博判断,昨天凌晨5时左右,中国航母平台就在拖船的拖带下,做好了驶离码头的准备,稍后鸣笛三声,在晨雾中缓缓离港,惊起海鸥一片。因此绝大部分网友扑了空,他们肯定会为未能留下珍贵的镜头而感到惋惜。

  戒备森严

  有人违规立即扭送派出所

  曾有传闻称,中国航母将在8月1日建军节进行首航,但事实上当天并无动静。但是从这一天起,中国航母每天都有新变化。8月3日零点,记者赶到大连造船厂附近时,出租车司机介绍说,最近两天,港口及周围派出所都加强了管控。在附近一处高层居民楼,楼道口贴着一张当地派出所下达的“紧急通知”,规定“禁止登高拍摄及窥视港区”,要求小区物业及居民提高警惕,“如发现有人违规,立即扭送派出所……”

  航母命名

  不再使用“瓦良格”名称

  记者注意到,新华社稿没有再用“瓦良格”的称呼,而使用“中国航母平台”这一新的称谓。根据海军惯例,军舰在正式服役以后才会有真正的命名。随着试航开始,中国航母的命名日程又往前推进一步。“瓦良格号”刚刚启动改装工程之时,关于中国首艘航母的命名问题,就已经引起国内外媒体的热议。从“施琅号”、“毛泽东号”、“泰山号”到“天津号”,不同寓意的航母命名建议不绝于耳。

  据介绍,在舰艇命名的权限方面,一级舰艇(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核潜艇)由总参谋部命名;二级(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大型登陆舰)与二级以下级别舰艇由海军司令部命名。水面舰艇具体命名规则为:航空母舰、巡洋舰以行政省区命名;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训练舰以人名命名;辅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如东拖、北油、南标)再加序号命名。

  人员编制

  约2000人属大连舰艇学院

  据了解,改造完成的中国航母平台,将成为大连舰艇学院第三艘训练舰(83舰)。已担任大连舰艇学院副院长的柏耀平将主抓83舰的日常训练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这艘改装后的航母训练舰的人员编制约2000人,航母军官与舰员的大范围选拔与培养工作几年前就已经全面展开。武汉航母工程模拟平台、葫芦岛舰载机训练平台,以及航母舰员训练综合保障舰(88舰)相继建成使用。即将开始的海军院校体制调整,也将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航母舰长、舰员的人才培养路径。

  【焦点访谈】

  首任舰长是谁

  关于中国航母首任舰长的人选,近期有媒体盛传可能是飞行员出身、又曾任护卫舰舰长的李晓岩。

  对此,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曾参与中国航母论证的海军少将尹卓表示,李晓岩是否是第一任舰长,目前尚未确定,但李晓岩是中国培养的航母舰长班学员之一。他曾经给这个班上过两次课,这些学员的素质都很优秀。

  尹卓介绍说,作为航母舰长,必须要有“两栖”经历:既在天上飞过,又在海里“游”过。从西方规律来看,航母舰长一般是舰载机飞行员出身,又在驱逐舰等担任过舰长,有大型水面舰艇指挥的经验。舰长人选要具备四个条件,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战术素养。第二要有部队管理经验,要懂得指挥部队。第三,要对武器装备比较熟悉,熟练进行应急处置。第四,要熟悉后勤工作。

  为何先要试验

  尹卓说,“瓦良格”买来时就是一个空壳,动力装置全拆了。内部一切设备都是我们后来研制装上去的,当然要比拆掉的先进得多。

  航母将组成综合性非常强的战役集团。而航母本身的建造、功能要求非常复杂。举一个例子:航母最危险的是被鱼雷攻击,如果一个水密舱室被打破了,关上舱门,对舰的平衡造成一点影响,但影响不大。一般航母下面会带有2000多个水密舱。“航母不沉性”是指相邻四个舱室都被击破,舰船也不会沉没。每个舱室设置多大?指挥舱放在什么地方?油舱放在什么位置?这些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然后,到舰上实际检验。

  人员训练是新建航母的重要问题。美国航母建设有数十年历史,老兵带新兵,就可以一代代传承下来,而我们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都需要训练。

  何时形成战斗力

  尹卓表示,航母平台离港海试只是一个开始,从海试到航母最终形成战斗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认为,关键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从零到新飞行员出炉,一个周期大概需要三年时间。然后新飞行员还要在舰上进行起降,需要三年。此外还需要在舰上进行实验、放单飞,可能又需要一年时间。而除单一气象和复杂气象下的着舰飞行外,夜航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训练的难点科目。对指挥人员来讲,飞机在甲板的运行规律,团队与周边属舰的配合等等,也需要长时间磨合。

  尹卓表示,航母需要进行多次演习,包括防空演习、反潜演习等,要演习对陆攻击和对海攻击。“我们没有看到完整的数据,但从法国经验来说,大概需要10年时间。”

  为何不自建航母

  尹卓表示,中国从改造旧航母入手,而非建造一艘全新航母,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中国的船舶制造技术还有一定差距。航母不同于一般舰艇,制造难度超乎想象。迄今为止,我国海军舰艇最大吨位不超过2万吨。

  第二,人员缺乏训练,迫切需要一艘训练舰。

  第三,旧舰改造会比建造新舰要稍微经济点。

  尹卓还表示,航母是“一支强大的海军”的重大标志,但不是唯一标志。航母并不会改变中国海军的未来战略布局,也不会改变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改建之路】

  ●2002年3月3日,“瓦良格”抵达大连。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由大批拖轮拖进大连造船厂第一工场的30万吨船坞。

  ●2009年5月底,苏联海军航空兵徽章开始拆除,舷侧的俄文舰名“瓦良格”也被铲去。

  ●2009年10月,相控阵雷达安装基座出现在舰岛上。

  ●2010年5月30日,汽轮机组锅炉点火吹管。

  ●2010年9月,滑跃甲板前端和飞行甲板尾部,人员防坠网支架安装完毕。

  ●2010年10月,左舷中部和尾部的近防武器平台,安装舰载干扰弹火箭发射炮。

  ●2010年12月24日,制冷机和动力舱蒸汽发电机组启动运转成功,低频段雷达信号干扰机安装完毕。

  ●2011年2月,“瓦良格号”舰岛一前一后安装了两座364雷达,舰岛侧面安装了多套电子战系统天线。

  ●2011年5月11日,“瓦良格号”舰岛后方相控阵雷达安装完毕。

  ●2011年7月3日,“88”大型辅助船现身大连,停靠在“瓦良格”边上,网友热情地将88号称为中国航母“保姆舰”。

  ●2011年7月19日,“瓦良格”两艘工作艇到位,“瓦良格”改装进入收尾阶段。

  ●2011年7月22日,“瓦良格”飞行甲板开始多处同时涂装。

  ●2011年8月4日,“瓦良格”附近加强管控禁止拍摄及窥视港区。

  ●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首次试航。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