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技术增友谊 两岸轮滑少年汇聚苏州夏令营(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15:59  中国新闻网

  

提技术增友谊两岸轮滑少年汇聚苏州夏令营(图)
台湾教练“戴哥”与大陆教练指挥队员训练。李克祥 摄
提技术增友谊两岸轮滑少年汇聚苏州夏令营(图)
参加夏令营的两岸轮滑少年在绕场训练。李克祥 摄

  中新网8月11日电(李克祥)海峡两岸少年轮滑交流夏令营今天在中国轮滑协会苏州训练基地开营。在八天的时间里,30位台湾少年、35位大陆少年将通过训练与交流,提高技术水平,增进彼此友谊。

  没有繁琐的开幕式,两岸轮滑少年今天一到训练基地,就穿戴好装备在烈日下绕场试跑,几圈下来,一个个汗如雨下。适应场地后,教练组开始按科目组织训练。随着一声声“准备、BONG”的口令,轮滑少年们依次上场进行训练。

  夏令营的总教练是来自台湾的“戴哥”,台湾教练还有“冰淇淋”、“泡面”、“耗子”。大陆教练是两位中国轮滑女队的队员,因为是双胞胎,让“戴哥”怎么都分不清楚。

  “戴哥”全名叫戴伯函,今年28岁的他,参加轮滑运动竟然已有25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台湾第一批轮滑选手,从事轮滑教练已有10年。目前,轮滑运动在台湾开展得非常好,在亚洲属于一流水平。

  “戴哥”说,这次夏令营邀请的是13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他表示,夏令营不是玩玩的,要进行严格训练,还要观察有没有“好苗子”。对于如何判断“好苗子”,“戴哥”表示主要是看体型、胆量、协调性、耐力、爆发力等。

  30位台湾少年都来自新北市,也都是“戴哥”的弟子,其中“高手如云”。今年10岁的闕均羽,在台湾同年龄组别的速滑比赛中,已连续三年获冠军;今年7岁的邱宇晨,也已连续两年获冠军。晒得黝黑的他们告诉记者,练习轮滑“有点苦”,但自己喜欢就能承受,到苏州参加夏令营,希望能“有所提高”。

  在运动场上,忙于训练的两岸少年话语不多。但一位台湾妈妈告诉记者,两岸少年住在同一个旅馆,昨天入住后就已开始互相认识、交流,彼此很融洽。

  参加夏令营的台湾家长团有六位妈妈、一对爷爷奶奶。詹美铃是陈则言、陈忻妤的妈妈。她坦言,两个小孩都只有10岁左右,又是初次离家,自己跟着来看看,既可以照顾一下,也顺便玩玩。

  詹妈妈告诉记者,两个小孩练习轮滑有3年多了,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训练2个小时,他们都很高兴到苏州参加夏令营。另一位台湾妈妈在边上笑着说,詹妈妈的儿子刚开始经常摔,被称为“摔跤大王”,不过现在水平相当好了。

  重庆女孩高艺函今年11岁,与台湾来的“高手”相比,她的水平还很初级。她妈妈告诉记者,高艺函才练了不到一个月,“戴哥”在重庆看到她四肢长、体型好,就邀请参加夏令营,自己过来看看女儿有没有潜力、能不能坚持。

  运动专家称,轮滑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塑造体型、减少过敏,是一项特别适合青少年的健康运动。目前,这项运动在大陆与台湾都正在快速发展。(完)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