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访青漂族生活:生个孩子医疗费无法报销(图)

  

探访青漂族生活:生个孩子医疗费无法报销(图)
聚焦青漂:我想在这安个家

  在这座城市,风中会夹杂着些许大海的味道,蓝天下阳光也格外灿烂。青岛,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城市,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有人喜欢这里的海,宽广包容;有人喜欢这里的人,大气豪放;有人喜欢这里童话般的建筑,标新立异。每一个人都对青岛有着自己的偏爱,这座年轻充满朝气的城市也吸引着天南海北的人,为了那片海,为了那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每年,数十万的外地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寻找梦想,成为了漂一族,就如同北漂,他们被称作“青漂”,有人努力打拼,拿到了青岛户口,有人漂泊许久却依然迷茫。出门在外,青漂在青岛的生活、工作、学习会与本地市民有什么不同?他们又会有哪些喜怒和困惑?本报将视角聚焦在了他们身上,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青漂生活。

  青漂族中,不少人已经有了小宝宝,一家三口虽然漂在城市,但也其乐融融。记者调查了6位在青岛工作的青漂父母,父母的漂泊也自然让下一代成为了小青漂,小青漂出生前后的花费该如何报销?采访的 6位家长均表示 ,没有青岛户口的小宝宝,在青出生的报销比例低,甚至无法报销,加之青岛举目无亲,因此回老家产子成了首选。其实不仅是生子 ,部分在青的打工者没有保险,一旦到医院就诊,医疗费要比青岛市民多一些,那让我们先听听两名“10后”小青漂的自述吧。

  1 与青岛相比,还是老家报销比例高

  出场人物:未命名

  过完今天,距离我来到这个世界又近了一天。妈妈时常对我说,青岛比她的家乡更漂亮,我很期待,再过3个月,我就可以看到这一切了。不过临近出生,我却经常能听到爸爸妈妈的叹气声。

  4年前爸爸妈妈从潍坊来到这里,开始打拼,为的是让我生活得更好。爸爸做着一份网络管理员的工作,每一天他努力工作,起早贪黑,自打有了我,妈妈就待业在家,好好休养,家庭的重担就全给了爸爸。我不属于青岛这座城市,因为爸妈是外地人,在青岛买房子很困难,所以我的家只是暂时租住的房子。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爸妈的户口没能落在青岛,还在老家,这意味着,即使我在青岛出生长大,我依然不是青岛人。

  爸爸妈妈最近之所以叹气,还是因为这一纸户口。前几天,妈妈到医院体检,一次检查就需要花120块到150块,因为没有青岛户口,这些钱都是爸妈节省出来的,最近几个月,妈妈每个月都要到一次医院。不过,与妈妈一起做检查的其他阿姨,她们有青岛户口,做体检也可以报销部分费用,能省不少钱呢。

  其实,我出生也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听爸爸说,他在青岛工作期间已经投了两年的保险,我出生时也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不过报销比例还是有点低。为了迎接我的出生,爸妈已经做了两手准备,要么去青岛的医院,不过要多花很多钱,医院里花费五六千元,可能只报销1500元。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回潍坊老家,老家有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费用,据说在老家生孩子花不了2000元。

  最近爸妈商量,他们更倾向让我在潍坊老家出生,因为老家的报销比例要比青岛高,这样也能给家人减轻一些压力。最近,爸爸就打算让妈妈带着我提前回老家,也许我出生后看到的第一片天空,不是青岛,是潍坊。

  爸妈说 ,他们在青岛属于“青漂族”,那等我出生后跟着爸妈回到青岛,自己就成为一名小青漂了,那样一旦我在青岛生病,去医院花的都是爸妈的钱,想报销的话也只能回潍坊了。不过,爸爸妈妈说,他们想在青岛工作下去,不管是十年还是二十年,也想努力买上房子,把户口落在青岛,这样我也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青岛人了,希望这一天能在我上学前实现。

  2 明年我们就要回老家了

  出场人物:嘉嘉

  我叫嘉嘉,是个快乐的小男生 !再过几天我就要满一周岁了,在这一年里,虽然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青岛,但是爷爷奶奶总告诉我,我们的家不在这里,在日照。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六年前来到青岛的,那时候他们都二十出头,一个是因为工作调动,一个是来投奔青岛的叔叔,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那时候他们大学毕业不久,想靠自己的能力可以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奋斗一番,在这里买房子,过幸福的日子,可是这些年来他们的工资增长速度好像一直赶不上物价、房价上涨的速度,所以到现在我们一家人还是一直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而我们的户口本上一直都是日照老家的地址。

  在我出生前的一个星期,妈妈挺着大肚子带我回日照,我是在那里出生的。剖腹产,全价三千八百元,保险报销了八百,听说在青岛像我这样出生的宝宝都要花七八千块,而且我们没有青岛户口,没办法报销。不过爸爸妈妈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觉得在家里做月子有人照顾,心里踏实。在青岛爸爸妈妈是标准的月光族,有时候到了月底信用卡透支了,两个人就只能吃麦片;可一回去妈妈就变回了公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都围着我们转悠,宠着我们,想吃啥就吃啥,想买啥就买啥,这也就坚定了爸妈回日照发展的决心。

  每当我调皮时 ,妈妈总是笑着对我说,爸爸过去比我还贪玩,直到后来有了我,才变得成熟起来,也能吃苦了。可在我眼里,爸爸是世界上最最努力的人了,因为从我一出生就总是看到他很用功地读书,几个月后他就PK掉了几百人,考上了日照的公务员。公务员是啥我不清楚,不过应该很厉害吧,因为老家所有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都很高兴,爷爷说这可是自我出生以后全家头号的大喜事。不过我不这么觉得,因为当上公务员的爸爸要回日照上班,没法像过去那样每天跟我和妈妈在一起,我总是很想他。不过爸爸走了,奶奶就来了,帮着妈妈一起照顾我,她常说过不了多久,等妈妈现在手上的工作忙完了,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在日照团聚了。

  妈妈是医生,她总是把我照顾得很好,所以我在老家缴的医疗保险,到现在一直也没用上。她是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人,偶尔她会有些自相矛盾。一会儿说青岛好,风景漂亮;一会儿又说家里好,买什么都便宜。其实我知道妈妈很喜欢这个城市,她爱漂亮,总说老家那边卖的衣服没这边洋气;她也喜欢这里的气候,不会太冷也不会太干燥,皮肤会很舒服,她说这里很漂亮,只是不适合我们生活。

  虽然是在日照出生,但我对那个城市没有什么概念,常听妈妈说那里的房子很便宜,三四十万就可以在市里买一套不错的房子;那里的路很宽,从来不堵车,空气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在那里生活不会有压力,爸爸妈妈的工资加起来有三四千块,我们一家就会过得很好。

  无保险的临时工医疗费无法报销

  有一些青漂小宝宝刚出生,就不能完全享受青岛的医疗政策,那其他年龄段的青漂面对医疗又是何种情况呢?

  老家在临沂沂南的张师傅会做木工活,去年11月他突然觉得肚子疼,对他来说肚子疼不是大毛病,能撑就撑,撑了半天后张师傅去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了急性阑尾炎。没有别的办法,张师傅只能赶紧做手术。

  手术过后,张师傅花了4500多元,这些钱他攒了半年多,一场小病基本花光了。“我在青岛就做些零活,别提什么劳动合同和保险了,这4500块钱在青岛没法报销,还是因为我没有本地户口。”让张师傅有些惊讶的是,他听说有青岛户口的职工参加保险,治疗同样的病可以报销三千多元。

  不过,张师傅的这笔医疗费也并非无法报销,他在临沂老家参加了新农合医疗保险,最近他在打听当地政策,看看自己的这笔医药费能给报销多少。“要报销只能回老家,最近这段时间我也有了回去的打算,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不想再这样一直漂着了。”

  本市孕妇剖腹产比青漂便宜2400元

  问到青漂的妈妈们为什么把回老家生产作为首选,六个妈妈中有四个人都把坐月子有人照顾放在第一位,从莱阳来的吴女士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小两口已经在青岛贷款买了房子,但一居室的房子才50多平方米,生了孩子即使想接老人过来照顾,一家四口住在一起也很不方便,倒不如回家清闲。当然,因地域差异分娩费用的差距,以及享受保险的局限性,也不得不引起这些年轻父母的重视。

  记者在青岛市目前实施的《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生育保险医疗费实行单病种最高限额结算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看到,生育保险单病种的项目就有120个项目,其中包括较为常见的早期妊娠检查最高报销额度157元、中晚期妊娠检查最高报销额度375元、剖宫产的报销最高限额为2400元、正常阴道分娩即顺产,报销最高限额为1400元……而部分产后并发症治疗的报销费用高达三至四千元,但如果没有青岛户籍,又不享受城镇职工医保的青漂妈妈就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了。

  记者 黄默纪国亮>>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