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峭壁上最后的中学

图文:峭壁上最后的中学

图文:峭壁上最后的中学

图文:峭壁上最后的中学

图文:峭壁上最后的中学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建在峭壁上的金銮山中学

  图为:粮食、蔬菜全靠师生们从山下扛上来

  图为:高低床的大通铺,挤得满满当当

  图为:孩子们沿悬崖边的小路上学

  本报记者关前裕 特约记者徐雁初 通讯员王传洪 吴永东 摄影:记者朱熙勇

  在郧西县夹河镇的大山里,有一所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学校。学校不通公路,从山脚走上来需要20分钟,学习生活用品都靠师生肩扛背驮运上来;学校师生多达500人,却是校舍紧张,几名老师住一间寝室,几十名学生挤在一间宿舍里,睡的是上下两层的大通铺,连翻身都难。

  但就是这所近似于世外桃源的学校,却创造了连年中考成绩全县第二的佳绩,每年中考考上省重点中学的学生近40人。

  这所学校就是郧西县夹河镇金銮山中学。今年秋季开学时,这所峭壁上的学校将完成历史使命,整体搬迁至集镇上新建的一所中学里。

  废弃道观建学校,连年中考成绩位列全县前茅

  滔滔汉水千回百绕,穿过秦岭向南奔涌,在鄂陕交界处,水势变缓。发源于秦岭的金钱河在此处与汉江交汇。金銮山恰似一条蛟龙,卧于碧波荡漾的两水之间。

  金銮山属秦岭余脉,四面悬崖峭壁,山势陡峭,未通公路,上山只能步行。沿着条石铺就的小路拾级而上,步行20分钟左右,半山腰上出现一座废弃的道观——金銮山初级中学就建在这座道观里。

  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教育亟待振兴。但由于缺少校舍,正好这座荒芜废弃的道观里,残存有几栋房屋。于是,几间破屋,几名老师,就开始了办学的筚路蓝缕。后来,推倒了几座破败的道观危房,盖起2座楼房,虽依然破旧,却一直沿用至今。

  30年弹指一挥间。现在,学校已由当初的一个教学班发展成为拥有近4000平方米校舍、9个教学班、540名住校生的县级示范学校,连年中考成绩位列全县前列,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劳动课当搬运工,学生每周要运两次“粮草”

  一个编织袋和一个塑料水壶,是每名学生必备的两件“宝”。

  由于不通公路,从山下到学校,不歇不停需要走20分钟。师生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要靠师生肩挑背驮到学校,编织袋正好派上用场。

  遇到干旱季节,师生还要到山脚的金钱河里去提水。一色白亮的塑料水壶,一群风华正茂的学生,步行在蜿蜒的山道上,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学子求学图。

  6月5日下午,学校正好有一批粮食和蔬菜运到山脚。下午5:30下课后,八(3)班的73名学生熟练地拿上编织袋,在几名老师的带领下,下山搬运“粮草”。

  大米每袋25公斤,男生王兰州用编织袋一套,扛上肩膀就走。女生则是两人抬一袋。四十分钟左右,2000多公斤粮食全部搬到学校库房。

  校长李美清介绍,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办学经费不足,从建校之初到现在,就一直让师生充当“搬运工”,学校称之为上劳动课。每名学生每周至少要上一次这样的“劳动课”。现在天气热了,为保持蔬菜的新鲜,买菜的频率增加,每名学生每周要上两次“劳动课”。

  每周上山下山的劳动,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给学生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每年中考体育成绩,金銮山中学的学生总是最好的。

  螺蛳壳里做道场,一间宿舍挤下30多名学生

  走进一间学生宿舍,20来平方米,却住了30多名学生。床是上下两层的大通铺。人均大约0.35米宽的位置,2个或3个学生共一床被子,睡觉排成密密麻麻的一排。

  在另一个大房间,住了65名学生,显得更为拥挤。不过,被子折得有棱有角,毛巾和脸盆摆放整齐。

  老师的住宿条件一样拥挤。教导主任郭清强在学校工作23年,夫妻俩都在学校任教,他还把76岁的老母亲带在身边。可学校也只能提供一间半住房。若是夫妻在两地工作的,两名老师住一间,年轻未成家的老师,3到4名老师住一间宿舍。即便如此,也不能使每个老师有住处,3名负责后勤的老师住在附近的灵官殿里。

  早晨6:00是早操时间。由于场地有限,只有分年级分时进行。

  9年级4个班的学生走出教室,列队到操场上晨练,其实就是排队跑步。

  操场全是裸露的黄土。两圈跑下来,虽然头天下午洒了水,可禁不住这么多学生奔跑,满是尘土飞扬。接下来,8年级的4个班学生还得在这里上早操。

  正是囿于操场场地小,课间操也是分年级分时进行。第一节课下,8年级4个班的学生来到操场上跳操。第二节课下,9年级的学生到操场上跳操。可场地实在太小,跳操时,站在后面的一排学生无法伸展手脚,稍一后退,就退到教学楼的墙上了。

  操场上两个乒乓球台,只有一个是好的。下课了,球台前照例会排起长队。李校长介绍,政府从2005年开始筹划搬迁,可由于新建学校经费难以筹措,就一直搁置。而正因为总想着要搬迁,所以上级就没有再投入资金对学校进行维护。

  即将整体搬迁 峭壁学校成绝影

  硬件设施的不足,并没有影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也没有阻挡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追求。

  6月4日清晨5:40,天刚蒙蒙亮,记者走进金銮山初级中学,虽然离起床还有10分钟,可教室里已经传来琅琅的读书声。

  校园里,学生三三两两,在水龙头旁匆匆洗漱,然后一阵风向教室里跑去。

  “快要期末考试,学生们已经紧张起来了。”班主任陈传爱站在校园里,看着忙碌的学生,脸上露出笑容。作为班主任,她每晚必须在学校里住宿,每天早晨5:30起床,照顾学生上早自习,并为学生贴身服务。

  整个校园环境幽静,本就是学习的好地方,加上学校远离城镇,也就远离了网吧等诱惑,学生更能够专心致志读书。

  李校长介绍,去年学校初三毕业生,考上十堰市的郧阳中学、东汽一中、十堰一中这3所省重点中学39人,上县一中等市重点中学110人,升学率在全县仅次于城关中学,并长年保持亚军的位次。

  然而,这所峭壁上的学校里数百人生活、学习、娱乐的艰难,自然环境的制约,发展空间的匮乏等无不令人生忧。

  鉴于此,郧西县政府多方筹资在集镇附近新建了一所可容纳20个教学班、1500余名师生的新学校,今年秋季即可整体搬迁。

  对于金銮山中学旧址,政府将在此建立金銮山旅游区,打造一个富含金銮山道教文化、山水文化、汉水名人文化为特色的4A级文化旅游景点。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