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老村医放弃8000月薪坚守山乡

图文:老村医放弃8000月薪坚守山乡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柯尊知在卫生室给村民看病

  本报记者陈媛 实习生袁莲华 通讯员陈瑾 邢志强

  鄂赣交界的幕阜山北麓,一个远离城镇的小山村,沟壑遍布地势险峻。

  这里是阳新县枫林镇沿冲村,2000余村民分布在40平方公里的山岭上,这里条件恶劣,外出一次就要面对荆棘和山石。每当有人生病,求医问诊无比艰难。

  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双鬓染霜的老者,40年来,柯尊知一直行走在这片大山里,行医悬壶,守护着乡亲的健康。无论刮风下雨,不管路途艰辛,每当村民有恙,他总是接到电话就出发。名声外传后,附近几个山村的乡亲们,一旦生病就会来找柯医生。

  曾经破败的乡村卫生室,在柯尊知的精心打理下,如今配置齐全功能完善。一度有私营医院以高薪请柯尊知过去,可他为了村民选择了坚守。

  本月初,记者驱车5个多小时,来到枫林镇,走近61岁的村医柯尊知。

  举债修缮村卫生室,推迟儿子的婚期

  沿冲村村卫生室地处偏僻,却配有门诊室、治疗室、药房等7间房,还有2张病床。除了听诊器、体温表等,还配置有洗胃机、牵引器、消毒锅等仪器。对于一个山村卫生室而言,这样的配置简直可算“豪华”。

  村主任王忠高告诉记者,这里的一砖一瓦,仪器、药品,哪怕一块纱布,都是村医柯尊知自掏腰包置办的。

  以前的村卫生室是一间土坯房,每逢下雨总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药品都无法存放。2006年,为了新建卫生室和购买诊疗设备,柯尊知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并四处举债,总共花了三四万元。为此,他推迟了儿子的婚期。

  开工后,他还当起了泥瓦工,提水搬砖、和泥挑沙的活儿一应揽下。那段时间,柯尊知又黑又瘦。别人问他,村里的卫生室你干嘛要这么上心呀?他总是笑着说,这卫生室要是建成了,乡亲们得了小病就不用翻山去外面的医院了。

  如今,该卫生室常年配备的药品有两三百种,年门诊量5000多人次,成为了阳新县首批达到省级建设标准的卫生室。

  翻山越岭忙出诊,一年要走5000公里

  沿冲村是一个远近有名的穷山沟,这里山高坡陡、沟壑遍布,地处偏僻,交通十分不便,全村2100多口人,分布在40平方公里的山岭上。

  住在大山里面的村民一旦生病,出来看病十分困难,而每个村民都牢牢记着柯尊知的手机号。一个电话,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柯医生都会风雨无阻上门诊治。除了本村的村民,周围漆坊村、大畈村、坡山村、大德村等几个山村的村民也都找柯医生看病,柯医生总是有求必应。

  7月1日晚11时,住在楼下组的64岁翟婆婆支气管哮喘突然发作,柯尊知接到婆婆家人的电话后,立刻穿上衣服,背起药箱,骑着摩托车出门了。由于天黑看不清路,几次差点栽进山沟里。

  住在坡山塘的邹水容婆婆是位老病号,老人患脑萎缩三年。每次去给老人看病,柯尊知要骑两个小时的摩托车到山脚下,再花半个多小时步行爬上山。

  柯尊知说,出诊是他最主要的工作之一,由于山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钱,家里仅剩下老人和孩子,经常突发疾病,外出又不方面,只能医生上门诊治。他经常不分昼夜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去给村民们看病,不少地方的山路连摩托车都上不去,只能靠步行,他平均一天至少步行10多公里,一年要走5000公里,鞋子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双。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73岁的柯爹爹肺结核发作吐血,他冒着大雪出诊,一不小心滑进深沟里,幸亏抓住了树根,一点点地爬上来,手都划出了血。

  村民困难常赊账,自掏腰包去买药

  枫林山区的许多年轻人都在外地打工,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手上都没有什么钱。看了病只能等到年轻人打工回来,才能把钱结清。村民赊账的情况也就见怪不怪了。

  柯尊知的手上有三个厚厚的账本,都是多年来村民们看病赊的账,有的已欠10多年。从2003年至今,村民们赊的帐已有数万元。柯尊知从不找村民们索要看病钱,总是拿出自己的钱垫上,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他干脆直接免费。

  村民贤田因患矽肺已于上个月去世,留下2039元的赊账,柯医生把这笔三年来累计欠下的账直接抹去了。柯医生说,这个病人是去温州打工后患上矽肺的,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女儿的不过11岁,最小的孩子才7岁。在患病的三四年里,家里几乎是一贫如洗,所有的开支一直是靠他老婆微薄的收入和低保维持。“面对这样的家庭,我实在不好意思去找他们要钱。我虽不富裕,但能帮一点算一点。”柯尊知坦然地说。

  如今,柯尊知的工资为每月1800元,而村卫生室每年的周转至少需要两万元费用,除了政府补贴一点外,其他的都靠他自筹。他出诊从不额外收取出诊费,只收取药费和基本的治疗费。像这种倒贴钱的事情,不知道做了多少件。有的人说他傻,他总乐呵呵地对人说道:“别人有钱的话,会还的,没钱也没有办法呀,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这样的经营方式,常常导致村卫生室入不敷出。凭着和医药公司多年的合作,柯医生无奈之下也会去赊药。等儿子寄钱回家时,他再把欠的药钱及时补上。

  有一次,还款给医药公司的日期到了,他身上实在没钱,只好找同村的乡亲借一万元先垫上。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儿女一直比较理解和支持他。

  无私献出祖传秘方,不断学习提高医术

  柯尊知一直认为,医生是技术性很强的职业,给人看病,如果医术不精,稍有不慎就会后果难料。多年来,柯尊知先后多次自费参加县卫校组织的学习培训,每隔两三年都要到县人民医院进修一段时间。如今,他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再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已成阳新一名远近闻名的良医。

  医疗业务日益成熟精湛,柯尊知同时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他人。2005年,在全县乡村医生的培训活动中,柯尊知无私地将自家祖传的中医秘方拿到会上交流。这份治疗烫伤的秘方曾为柯家的祖辈创造了巨大财富,历来有只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当柯医生把秘方在会上公布了以后,他的家族成员纷纷找来。面对亲人的责难,在背负着不孝罪名的巨大压力下,他默默地承受和倔强地坚持。正是有了这份坚持,阳新县枫林镇卫生院烧伤科才得以成立。该科自成立以来,累计治疗烧烫伤病人1800余人次,治愈率达到90%以上。

  闻听老板高薪挖人上百村民上门挽留

  乡村医生不好当,工作环境差,劳务报酬低。有的人跳槽,有的人外出打工,有的甚至改行做生意,柯尊知也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

  2007年,一位阳新籍老板在温州市开了一家私立医院,当得知柯尊知在家乡的情况后,极力想把他招进自己的医院,于是以月薪8000元的条件,向柯医生发出了邀请。

  柯尊知不是不需要钱,家里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需要维修;孩子日益长大,学费也越来越贵;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家庭开支也越来越大……虽然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但柯医生还是谢绝了老板的好意。

  这一次,一向沉默的妻子终于爆发:“你说建好村卫生室能方便乡亲们看病,把家里的钱花光,在外面借债我没有说啥,支持你了;你说卫生室急着用钱,大孩子的婚事推一推我没有说啥,支持你了。可是,现在你每月拿着这千把元的报酬,何时你才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这一次说啥你也要听我的,去温州。”面对妻子的哭诉,柯尊知内心剧烈地斗争着:这些年作为一个丈夫、作为一个父亲亏欠家里太多。但是,村卫生室建好不到两年,村里又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接替,自己走了,卫生室就垮了。

  最终让柯尊知下定决心留下来,是一天早晨发生的一幕。

  那是2007年下半年的一天早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柯家的宁静,100多名乡亲聚集在柯医生的家门口。“留下来吧,柯医生,你走了孩子生病该怎么办呀?”“留下来吧,柯医生,欠你的医药费我想办法也会尽快还给你的……”

  看着乡亲们期待的眼神,柯尊知善良的妻子流泪了,柯医生也留下来了。事后有人问他,你这是图个啥呀?柯尊知说:“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不会丢下几千父老乡亲。只要村民还需要我,我就会坚持下去!”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费德勒胜小德八进决赛 与穆雷争冠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宜家物美价廉被指噱头 宣称低价实则暴利
  • 科技韩寒告百度案7月10日开庭 要求关闭文库
  • 博客孟非:非诚走红原因 董藩:楼市已到底部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不下厨也能吃得可口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中国成注水奢侈品倾销地 巴黎高定时装周
  • 尚品男人做炸酱面更好吃? 经典宝马M3改装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文交所:组包方交易商与投资人博弈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