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夏季防蚊液体都易燃?[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01:42  大江网

  随着盛夏的来临,花露水、杀虫剂、风油精等防蚊用品成为居家必备品。近日,一条关于花露水、杀虫剂等日常用品易燃的微博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更有微博称:“在家里,刚涂完花露水可别马上做饭,因其含酒精,一旦靠近火源就会发生危险。”那么,夏季人们常使用的这些花露水、杀虫剂、风油精到底会不会燃烧?这条微博又是不是危言耸听?本期实验室,记者来到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公安消防大队,请专业人士为我们一探究竟。

  本次实验选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公安消防大队的空地上进行,一名消防队员与记者们一起做实验,其他几名消防队员则随时待命以保安全。

  ■实验道具:花露水、杀虫剂、风油精、猪皮

  ■实验人员: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公安消防大队队员

  ■特别提醒:危险实验,请勿模仿

夏季防蚊液体都易燃?[图]

花露水

  3毫升花露水可燃烧45秒

  消防队员把花露水倒入不锈钢碗中,倒入的液体容量大约为10毫升。当把打火机打着,靠近不锈钢碗。只见碗中立即燃起淡蓝色的火焰。紧接着,消防队员将一张白纸放置在火焰上,白纸开始燃烧。可见,花露水确实可燃。

  消防队员又拿来一个不锈钢碗,倒入3毫升左右的花露水并点燃,同时开始计时。随着花露水的燃烧干净,淡蓝色火焰开始变弱,45秒钟左右,花露水燃烧完毕。

  专家释疑:“从花露水的成分表上可以看到,花露水中含有很多有机物,乙醇作为一种溶剂可以让薄荷醇、各种提取物、冰片等有机物更好地溶解。所以花露水肯定是可燃的。”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公安消防大队指导员杨阳解释。

夏季防蚊液体都易燃?[图]

  杀虫剂

  有明火时慎用杀虫剂

  消防队员表示,杀虫剂是一个100%易燃性的物质。“我们平时接到命令,去捣灭蜂巢的时,一般都会使用杀虫剂,将杀虫剂点燃,对着蜂巢喷去。”

  只见,消防队员按下杀虫剂的瓶盖,然后打着打火机,当火苗刚靠近杀虫剂喷射出的液体时,立即蹿起了一条40厘米左右的火龙。当熄灭打火机后,这条火龙也随即消失。

  杀虫剂的燃烧时间又有多长呢?消防队员将杀虫剂同样喷洒了3毫升至不锈钢碗中。随后,试图用火苗点燃杀虫剂。但无论如何实验,杀虫剂都无法点燃了。

  专家释疑:杨阳介绍说,市民一般使用的气雾杀虫剂,是杀虫剂的原液和抛射剂一同封装在带有阀门的耐压罐中,使用时以雾状形式喷射出。因为属于压力包装,因此要避免猛烈撞击及高温环境。另外,部分产品是使用易燃的有机物作溶剂,所以不能将其对着火源喷射,以免发生危险。

  而杀虫剂被倒出来时,可燃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被快速挥发掉了,所以剩余液体难以点着。

  

夏季防蚊液体都易燃?[图]

  风油精

  虽然不可燃但有助燃效果

  “风油精可能不易燃。”当消防队员拿着风油精观察其成分表后,向记者表示。

  为保证准确性,消防队员还是将一瓶风油精倒入不锈钢碗中,把打火机打着,直接靠近风油精,风油精“纹丝不动”,压根无法点燃。不死心的消防队员又点燃了一张白纸,把白纸丢进不锈钢碗中。虽然碗内没有燃起熊熊火焰,但是这张白纸的燃烧时间明显增长。

  专家释疑:杨阳告诉记者,从风油精的成分表中,可以看到里面含有油脂物质,因此具有助燃的作用。

  类皮肤试验

  猪皮没有直接燃烧

  进行上述实验过程中,消防队员提出这三类物质作用在人体上,其危害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那么,网传的“刚涂完花露水不要马上去做饭”是否正确呢?为了进一步探究真相,我们再次进行实验。由于该实验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体,所以记者决定用猪皮试试。

  记者从菜市场采购来三块猪皮,分别将足量的花露水、杀虫剂、风油精涂抹在上面进行实验。消防队员将点燃的白纸分别放置在这三块猪皮上,但是三块猪皮均没有出现燃烧的迹象,只是在涂有花露水的猪皮表面出现了淡淡的烧焦的痕迹。

  专家释疑:杨阳告诉记者,从他多年的救火经验中发现,越是可燃的液体,越具有挥发性,它的挥发越快。因此,当花露水、杀虫剂这类物质直接涂抹至猪皮表面后,液体中的可燃物已经挥发,所以不会产生燃烧现象。

  同时,昌大一附医院烧伤中心余于荣也介绍说,因为猪皮是“死亡”状态,所以对于活体被烧伤后出现的一度和浅二度烧伤无法体现。

  “在我的从业时间里,从未遇见过因为花露水而导致烧伤的孩子。”他告诉记者,也不排除会有小孩玩花露水后,直接接触火源,造成灼伤的可能,起小水疱等。但像网络上谣传的做饭时涂花露水有危险的说法就太夸张了。

  专家提醒:注意藏在身边的危险品

  市民日常接触的生活用品中,其实还有很多的“危险品”,比如发胶、摩丝、空气清新剂、婚礼上用的彩带喷剂、打火机、洗甲水……这些瓶装物品遇高温或明火都会引起瓶内压力过大,导致燃烧或爆炸。杨阳提醒市民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在存放的过程中,也要远离火源、避免高温。同时,随着气温的升高,打火机、老花镜、碳酸饮料、手机等物品长时间放在汽车里也易燃,市民也应该提高警惕。(实验结果仅对本次实验负责)

  信报实验室电话:15070970030、15979001642邮箱:xxrbszb@163.com

  ■记者骆岩岩、赵婉露、实习生代圣文、胡贤胜文/图

 
  • 新闻中方: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许买卖
  • 体育温网-费德勒胜穆雷 第7度折桂重返No.1
  • 娱乐汤嫂突袭提离婚 阿汤哥措手不及
  • 财经四川彭州农民发现乌木被收归国有引争议
  • 科技传iPad mini比新iPad薄近25% 9月量产
  • 博客方舟子:为何死后没灵魂 柴静:英国奇遇
  • 读书延安往事:林彪没离婚就与叶群再婚
  • 教育港校内地招生十年:“高烧”已退魅力尚存
  • 育儿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 健康夏季如何防治红眼病 防暑降温攻略
  • 女性奢侈品不为人知的秘密 高圆圆最美造型
  • 尚品贵比黄金的美味鱼翅 入门级腕表常识
  • 星座周刊下周言行不一 测你生活死角
  • 收藏5千万翡翠镯只值5百万 顶级黄龙玉仍坚挺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