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永乐热水瓶亮相央视 荒谬藏品为何受追捧(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7日10:42  龙虎网
永乐热水瓶亮相央视荒谬藏品为何受追捧(图)

  央视惊现明永乐青花“热水瓶”

永乐热水瓶亮相央视荒谬藏品为何受追捧(图)

  造假者利用“故宫”包装来迷惑收藏者

  龙虎网讯 在上周六晚上播出的《寻宝走进晋江》栏目中,惊现明永乐青花“热水瓶”,底款: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当有关专家指出这件所谓的官窑瓷器时,持宝人还不愿相信。其实不仅是青花“热水瓶”,目前网上还出现了青花“电视机”、“冲锋枪”等等。其中有的固然是网友的恶搞,但也不乏确实出现在收藏市场上的赝品。

  在目前全民收藏热的市场环境下,许多初学者一开始为利所动,没有重视书本知识,盲目投资,许多较为低级的赝品,甚至是一眼就能看出是真假的东西,被一些人视为“国宝”而收藏。

  造假者抓住的是人们“捡漏”的心理,因而在编造故事的时候,往往希望能够将自己藏品的身价提高,除了在“热水瓶”底下加款之外,在没有办法为藏品本身“美容”的情况下,还会为其制作美丽的“衣服”。在目前的收藏市场上,常成以看到一些所谓“清室善后委员会”的封条以及专用盒子放置的玉器、瓷器。

  虽然这些玉器、瓷器一看就知道是赝品,但因为有了漂亮的“外衣”,许多涉世不深的收藏者往往会为其埋单。近年来有关故宫以及故宫文物迁移的纪录片非常多,其中就涉及了“清室善后委员会”,以及迁移中使用的包装盒和封条。于是,造假者看重了许多收藏者也在观看这些纪录片的“契机”,纷纷推出了这些带有精美包装的藏品。这些盒子和封条基本上都采用了做旧的手段,看上去十分逼真。这些盒子和封条并非没有漏洞,在文字的使用上虽然参照了当年的历史,但在表述上有差异,如“故宫善后委员会”实际上并没有最终的称呼,在一些文字和标志上,基本上都是采用电脑打印,一看上去就与当年的有差别。

  收藏者最为重要的就是摆正心态,千万不能以捡漏的心态去收藏。越是希望以便宜的价格买到收藏品,越有可能被不法商家所利用。我们并不是说收藏市场没有漏可捡,但是当你发现藏品的价值大大低于其市场价格,或者低于自己预期的时候,就应该想想其中是否有陷阱。作者:方翔

  来源:中国网编辑:薛珊

分享到:

 
  • 新闻朝鲜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 体育中超-恒大三叉戟成亚洲最佳外援热门人选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高利贷拖垮山西民营煤企:十个老板九个贷
  • 科技微软发布新版Office:突出社交和云服务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盘点:历史上被开棺验尸的领导人们(图)
  • 教育状元变奏曲:媒体疯狂追逐 光环基本湮没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跟Ta学第3期:冬病夏治“三伏贴”
  • 女性众星跟风文章裸泳 用止汗剂会得乳腺癌吗
  • 尚品闻着臭吃着香的奶酪 腕表国度仲夏夜之梦
  • 星座测试你有桃花劫吗 啥星座婚姻最美满
  • 收藏佳士得上半年艺术品销售狂揽35亿美元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