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印象,本报记者眼中的董栋(图)

2012年08月04日05:26  山西新闻网
十年印象,本报记者眼中的董栋(图)

十年印象,本报记者眼中的董栋(图)

  图片来源:董栋微博相册

十年印象,本报记者眼中的董栋(图)

  当董栋稳稳地站定在蹦床中心举起拳头,当董栋站在领奖台上举起金牌,当董栋在五星红旗升起时潸然泪下,山西体育终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作为一个山西人,你是否也沉浸在狂喜、骄傲与自豪之中?然后,你是否对这位23岁的大满贯得主有了更多了解的欲望?本报记者结合近10年来与他的交流,为你描摹一个更立体、更全面的董栋,算是一份献给董栋、献给每一个山西人的大礼。

  生活就是在蹦床上不停地跳啊跳

  讨论董栋爱不爱蹦床的问题,其实有点傻。

  12岁开始练蹦床,刚开始的时候累了就哭,哭完了再练……11年来有3000多天在蹦床上翻腾,董栋与蹦床的感情不能用爱不爱评价。按董栋的话说:“对我来说,训练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在蹦床上不停地跳啊跳。”

  在“不停地跳啊跳”的生活中,董栋爱上的是蹦床带来的荣誉感。“在异国他乡,什么情况下才会奏我们的国歌升我们的国旗?就我的了解,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家领导人出访,二是运动员夺得冠军。其他人,哪怕你是世界首富也不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荣誉感就在这里,在国歌声中,在高高升起的国旗上!”董栋曾专门与记者讨论过荣誉感的问题。

  现在,他终于做到了——在运动员最重要的舞台上,让国歌为他奏响,让国旗为他升起!

  爱思考的董爷是个哲学家

  从关于荣誉感的讨论中,你应该能感觉到董栋与其他大部分运动员的不同吧——他爱思考有思想,能说会道。记者最喜欢采访的就是他,因为他的回答不会出现“标准答案”;记者最怕采访的也是他,一聊开半个小时打不住,长途电话费可没地方报销(他大部分时间在北京训练)。

  因为这些特点,董栋成了国家蹦床队的哲学家,还获得了“董爷”的绰号。女子蹦床名将黄珊汕就曾爆过董爷的猛料。北京奥运会前,为了给运动员减压,国家队请来心理辅导老师给运动员讲课。但是,这课上着上着,往往就变成董爷给老师讲课了。

  董栋之所以能成为董爷,是因为他爱读书,尤其是心灵励志方面的书。广州亚运会前,董爷的备战秘笈是《秘密》。这本书是美国人罗伯特·柯利尔写的,所揭示的秘密是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雨果等卓越人物如何功成名就。

  幸亏董爷没有把书带到赛场,否则欧洲杯上的俄罗斯队就难以赢得文艺青年队的美名了。

  歌王喜欢唱平和点的歌

  董栋带到赛场的是音乐,等待上场的时候,他经常会戴着耳机静静地听着音乐。他不仅爱听歌,还爱唱歌,是队中小有名气的歌王。

  这一点来自遗传。据董栋的母亲透露,她和董栋的父亲都爱唱歌,董栋放假在家的时候,一家人就会在电视前唱唱卡拉OK。“董栋唱得还不错。”母亲如此评价儿子。

  不光在家里唱,假期中他有时候也会和队友去歌厅K歌。去年的春节假期后,记者采访不能回家的董栋时得知,大年初一的上午,他就和队友们去K歌。

  虽然号称是歌王,董栋可算不得实至名归。K歌时他一般会选平和点的歌,比如刘德华的。“有味道而且调不高,像信乐团那种的唱不上去。”扬长避短,才是歌王的绝招,其实,他喜欢听的是王力宏和周杰伦。

  在太原时,董栋喜欢去快乐迪,一般会选择下午,人少,不用排队。奥运会后他或许能休整一段,如果你是他的“粉丝”,就去堵他吧,或许能一块儿唱几曲呢。呃,好像太原的快乐迪门店有好几家。

  领奖前对镜忙梳妆

  董栋也爱“臭美”,这个优点他藏得比较深,记者也是在两个月前才发现的。

  当时,在太原举行了一站世界杯赛,毫无悬念,他获得了个人网上和双人同步冠军。比赛结束后,记者马上去球员通道那里堵他。可是,涂潇、何雯娜、黄珊汕等人都在球员通道口边等着颁奖仪式开始,边给“粉丝”签名,唯独缺了董栋。找了半天,才在活动座席后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他。

  董栋正忙着“梳妆”呢!他不知道跟哪位女队友借了一个有镜子功能的手机,一边照镜子,一边用手捋着头发。估计是怕比赛中的翻腾弄乱了发型,领奖台上的样子不够帅气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董栋的头发不长,再参加两次比赛也不见得能弄乱发型,呵呵。

  快看看他在领奖台上的照片,是不是一丝不乱?

  这才是更真实些的董栋吧。训练累了会哭,领奖前会臭美,闲暇时候去KK歌……奥运会冠军、大满贯选手不是他唯一的标签,在蹦床上不停地跳啊跳也不会是他生活的全部……

  希望,这枚珍贵的金牌能让他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

  本报记者 张立宇

  独家专访,本报记者揭秘董栋爱情

  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之前,董栋的爱情从未在外界曝光,除了其自身口风甚紧,更主要是大多数人还把他当孩子。如今伦敦摘金,23岁的年龄也刚好吻合,董栋的另一半成为目光的焦点,在接受本报采访中,董栋用2小时15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他自17岁开启的那段爱情故事。

  在食堂吃饭,我一眼就看上了她

  谈这段人生大事之前,董栋有过一次初恋,虽然12岁的记忆里还没有爱情的概念。“那会儿只要能见着面就很高兴。在河南我们俩一个班,还一块练体操,那种感觉到现在存在心里都是美的。”

  真正正儿八经地谈恋爱,是从2006年董栋去国家队训练开始的。“我一直比较相信一见钟情,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我一眼就看上她了。”但总局里面男生最吃香的项目不是蹦床,而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而且有钱的、有名的、长得帅的男生也太多了。“敌我悬殊太大!那感觉……你知道吗?就是你一个小屁孩,什么都没有,根本就不行。”所以董栋最初只敢远远地欣赏,没抱任何希望。没想到后来真给谈成了,而且还是用他们这个年龄里最“传统”的一种追求法。

  像李亚鹏追王菲那样“短信催魂”

  董栋看上的是花游队女生,年龄跟他一般大。他的追求过程与李亚鹏追王菲有得一拼——短信催魂。“那简直是糗大了!”董栋最先从要手机号开始,他蹦床的小师妹跟花游女生是同学,但小师妹坚决不出卖友情,面对师兄的恳求仅“泄露”了对方的名字。董栋又找到一个男队友,通过“他的朋友是这女孩的哥哥”这种曲折关系,终于把手机号弄到手。因为不自信,董栋的第一个信息只发了俩字——“你好”,结果没了下文。董栋又发,对方不理。继续发,依旧不理……“身边人到现在还拿这个事笑我。”一方面董栋觉得很没面子,另一方面董栋已在心里暗暗较上了劲,“女孩一般对陌生人都设防,我就一直和她聊,一点一点深入,慢慢地把她的防御打开,最终进入她的内心”。

  依靠强大的外援“横刀夺爱”

  后来董栋才知道,花游女生刚开始一直拒绝他是因为对方当时有男友。“横刀夺爱”的事董栋没有细说,但最终能成功俘获芳心总结下来有两点:一是他使出了“董爷”的特长;二是靠强大的外援。

  “现在很流行认哥哥认姐姐,她认的一个哥哥、一个姐姐都是我们练蹦床的,还是我的好朋友,他们肯定帮我说话啦。当然,确实我也做到了。而且她那个男朋友也挺混蛋的,大家都是为她着想,所以我们就成了。”

  不像其他“年轻人”那么多激情

  在爱情上,“董爷”有一套成熟理论。据他分析,“所谓激情派,一头扎进去的同时或许根本没有了解对方,还有一种人因为怕寂寞寻找另一半。其实,爱情就是:刚开始是恋人、情人、爱人然后演变成亲情。到最后,人们就是为了找一个能跟你亲密无间、能跟你兴趣相同的聊天的人,一个伴儿,一个朋友。得这样考虑爱情,虽然很难,但就得控制。很多伟大的人、有成就的人,都是能够控制自己、控制自己性格方面的一些东西。”

  董栋的爱情观,或许与他的年龄不符,但却有种思考。他的成熟语录与他过早地经历人生、经历残酷的竞争分不开。“想得多并不是坏事,提前想明白了就能更好地去避免。了解自己、发掘自己,你才能认识自己。”或许,这不仅适用于他的爱情,更适用于他的体育人生。“你们什么时候结婚”的问题让董栋很有压力。为了对自己负责、也给女孩一个交代,成熟的董栋早在最初就跟女孩交过底儿:“我们现在太年轻,那些事情不能太早说出口,先做好眼前的每一步,以后就看造化了。”董栋认为,这些应该提前说清楚,避免以后尴尬和难受,也是一种理智的行为。

  本报记者 李霈霈

分享到:
  • 新闻美国称中国设三沙市加剧南海紧张局势
  • 体育奥运-羽球混双夺第20金 蹦床摘19金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初稿已定 或10月份出台
  • 科技广电总局:网络游戏不得改编电视剧
  • 博客体操刘璇:常人无法体会失去冠军的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考研培训公司惊天骗局 多人资料泄露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雨天果冻凉鞋 奢侈品牌为富豪定制麻将盒
  • 尚品揭秘奥运巨星豪宅 葡萄酒生钱的四种方式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灵隐铜殿佛像在日本被盗 千年古刹无恙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