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长兄习“六艺”撑起苦难家庭

图文:长兄习“六艺”撑起苦难家庭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王超在小镇上经营小餐馆卖卤菜

  首席机动记者谈海亮 实习生王莎 黄芸 胡雷 摄影:记者黄士峰鲍

  28岁的鲍王超不是古典的儒生也不是欧洲的骑士,他的“六艺”无关高雅的礼乐或骑猎,只是6种生存的技能和救治孪生弟弟的信念。

  这个年轻人本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双胞胎弟弟,可7年前,弟弟小涛(化名)患上精神分裂症。

  年迈多病的双亲,突然出现的精神病人,整个家庭的苦痛有多深,鲍王超体会最真切。7年以来,他先后学会烹饪、驾驶和家电维修等6门手艺,凭着自己的勤劳,用赚来的钱带着弟弟四处求医问药。

  他给本报打来电话,没有悲情的故事和无助眼神,他只是希望记者能帮忙推荐一个更好的精神科医生,一种让弟弟融入社会的途径。

  他的家,在长江中的枝江市百里洲镇。

  弟弟患病后他明白自己该长大了

  7年前那恐怖的一幕,鲍王超至今难忘。

  2005年5月的一天,弟弟小涛从厨房拿出一把菜刀,独自到屋外,面无表情地磨起来,闻声而来的鲍王超跑上前去,抱住弟弟,准备夺下菜刀。小涛拼命挣扎,一只手胡乱抓扯。最终,刀被鲍王超夺下,他的手臂、前胸后背全是抓痕,血不停往外渗。是夜,小涛精神异常亢奋,睁着眼睛到了天明,鲍王超和母亲也陪着弟弟,一宿不敢合眼。

  那一年,鲍王超和弟弟21岁。

  他们的家,在枝江市百里洲镇,位于长江江心的一个洲上,到枝江市区要坐上10来分钟的渡船。由于家庭贫困,兄弟俩高中毕业后双双辍学,分别到广东和宜昌市打工。

  2005年,弟弟表现出语无伦次等症状,鲍王超得知弟弟生病,立即从广东赶回,不想就遭遇弟弟最暴烈的一次发病,随后,小涛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那一刻,我和父母都感到无比绝望!”鲍王超有些感伤地说:“我在广东工作得很好,也学了些技术,如果不是弟弟生病,我本打算在南方干一番事业。”

  可兄弟间的手足之情令鲍王超无法割舍,他清晰记得,几年前有一次他去宜昌找弟弟,说起自己身上没钱花了,弟弟从身上搜出一把钱给他。后来他才知道,那100多元钱,是弟弟当时所有的钱,一分不剩全给了他。

  在广东打工时,鲍王超不止一次见过衣衫褴褛的流浪精神病人,他无法想象弟弟如果有一天沦落到那般境地,该有多心酸。“只要有我在,一定不能让弟弟和父母受苦!”他说。

  从那天起,他意识到,该是他担起这个家的时候了。从此,他的人生篇章开始另起一行。

  备受煎熬从不言弃带着弟弟求医问药

  鲍王超背起行囊从广东回到枝江百里洲的老家,他利用在电子厂打工时自学的技能,在家中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兼卖小五金。村子里留下的能人本就不多,他头脑灵活,又肯钻研,店里很快迎来生意,并逐渐在周边村子里赢得声誉。

  在小涛发病之后的头一年里,这个家尝尽了痛苦。小涛发病时,家里能摔的东西全摔了,稍不留神,他就会跑出门去。有时候,一家人坐在饭桌前吃饭,端着碗的小涛会突然发笑,“一家人的心瞬间沉下去了,再美味的饭菜也食之无味。”鲍王超说。父亲越来越沉默,母亲常常是一转身,眼泪便掉了下来。

  接受治疗后,小涛服药又成为难题。在医院的病床上,每次主治医生来查房,要求他吃药时,小涛总是固执地将头扭开,嚷嚷着“我没病,不吃”。母亲劝他时,总被小涛不耐烦地打断,但是,只要哥哥鲍王超坐到病床前,小涛便安静许多,哥哥一劝,小涛就自觉地服下药片。

  靠着电器维修店挣的钱,他带着弟弟四处求医,多次到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精神病医院看病,还去过北京多家医院。闲暇时间,他便在网上四处搜索精神病医疗信息。

  寒风中坐船过江学习先后掌握6种技能

  南方的打工经历,让高中毕业的鲍王超明白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为了给自己和弟弟今后的生活铺好路,他开始更加刻苦地学习技能。

  2007年5月,他报考了宜昌市第二技工学校的电子维修班,学习半年后,拿到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证书。同年,他还拿到了C1驾照。此后,他相继拿到了电工操作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全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初级操作员证书。“这些东西其实都不难,关键看你肯不肯用心去学。”他回忆考电工操作证书的过程时说,正值冬天,第一班轮渡上的喇叭声响起时,他早就在岸边等候,站在轮渡上,刺骨的北风往衣领里灌。下船后浑身僵硬的他又一路小跑,前往位于市区的技校。在教室里,他捧着课本自习,不懂就问老师。每天中午,他还要准时赶回家中,经营电器维修店。那2个月的辛苦,至今留在他的记忆中。

  他的勤奋获得了回报,除了供弟弟治病的花费,2009年6月,他还给家里盖起了一栋3层小楼。而他学到的多种技能,也让他脚下的路变得更宽。两年前,他在百里洲镇上租下一个店面,开起了一个小餐馆,兼卖卤菜。为此,去年12月,他专程来到武汉,在精武人家卤鸭公司,花一个星期学习卤菜制作技术。这是他的第六门“手艺”。

  现在,开餐馆已成为他的主业,而作为副业的电器维修和水电安装也没有丢下。

  看着他拿出的一摞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结业证书,还有厚厚的各种电工、电器、电脑自学教材,记者忍不住连说“佩服”。

  为了弟弟正常生活他愿再换工作再学艺

  2011年6月,母亲突发脑溢血去世,又给这个家庭沉重的一击。母亲入棺的那一刻,鲍王超借故支开了弟弟,“不愿他看到那一幕,怕他受不了又发病了”。母亲去世后,寡言少语的父亲愈加沉默,鲍王超感到压在自己肩上的负担更重了。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弟弟的病治好,希望他能够作为正常人,被社会所接纳。”鲍王超说。至今,他还没有女朋友,也没有考虑过成家的事。“不把弟弟安顿好,我没法考虑自己的事。”

  他一直小心地保护着弟弟,想让弟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事实上,至今为止,除了老家的亲朋好友,在镇子上,很少有人知道弟弟小涛是个精神病患者。经过长达7年的坚持治疗,小涛的病情已有很大好转,已不再有对人的攻击行为,若短时间和他交谈,外人并不一定能看出他的精神状态。记者采访时,曾留心观察小涛的表现,他长久地沉默,很少与人说话,显得落寞而孤独。

  7月初的一个晚上,鲍王超外出买调料时,小涛和邻居发生争吵。不知隐情的邻居火冒三丈,冲突一触即发,万幸的是鲍王超恰在此时回来。他不停向邻居赔礼道歉,但绝口不敢提弟弟患有精神疾病。“别人如果知道他是精神病人,就不会拿他当正常人看,顶多会可怜他,但不会和他正常交流。”鲍王超说。

  “父亲一整天都没几句话,我又要忙生意,如果再这样下去,我担心弟弟会越来越封闭,这对他的康复很不利。我最希望有一个群体,接纳他做些简单的工作,能让他正常融入社会,有和人交流的机会,哪怕一分钱报酬不给都行。我可以在他的附近重新找个工作,顺带照顾他。”鲍王超说。

  目前,记者正在帮助鲍王超,寻找省内精神科实力较强的医院,并试图找到一家可以接纳小涛的爱心企业或团体。

分享到:

 
  • 新闻美国称中国设三沙市加剧南海紧张局势
  • 体育奥运-羽球混双夺第20金 蹦床摘19金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学者呼吁高速路遇特殊天气应取消收费
  • 科技广电总局:网络游戏不得改编电视剧
  • 博客体操刘璇:常人无法体会失去冠军的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考研培训公司惊天骗局 多人资料泄露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雨天果冻凉鞋 奢侈品牌为富豪定制麻将盒
  • 尚品揭秘奥运巨星豪宅 葡萄酒生钱的四种方式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灵隐铜殿佛像在日本被盗 千年古刹无恙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