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进“桃花源”——阳泉市桃林沟村强村富民见闻(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5日03:29  山西新闻网
走进“桃花源”——阳泉市桃林沟村强村富民见闻(图)

  图为桃林沟村全景。本报首席记者魏贵富摄

  “桃花源”,是东晋大文豪陶渊明先生为世人讲述的一个美丽故事,呈现的一个虚幻的幸福家园。而记者今天要说的“桃花源”,却是一个真实的村庄,它就是阳泉市郊区的桃林沟村。这个坐落在千亩桃林中,掩映在桃花海洋里的小山村,环境优美,百姓富裕……

  7月末,记者走进桃林沟村,专程探访了这个现实版的“桃花源”。

  转型发展,让千亩薄田变为美丽的桃园,传统农业升级为现代观光农业,让昔日的小山村成为阳泉市民的“后花园”

  走进桃林沟,但见山村四周山坡梯田上桃林遍野、山间沟壑中松柏葱茏、村内花园小湖花艳水清,别墅、高楼风格迥异错落有致,整个山村美景如画。

  村主任史亨军说,原来的桃林沟缺林少绿,民宅破旧散乱,街道是窄小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实实在在叫个“脏乱差”。作为环境差、日子穷的“落后村”和“贫困村”,村民娶个媳妇都挺难。真正让桃林沟旧貌换新颜的巨变,始于2000年村里实施的转型发展。

  桃林沟有耕地千余亩,对于有着700多农业人口的村子而言,人均耕地已算较少。可遗憾的是,就是这点耕地也全部挂在沟沟坎坎上,土薄石多,即使好年景,种植传统作物亩产也不过三、四百斤,收入不过二、三百元。如何让贫瘠的土地“生金生银”?他们决定,利用紧靠阳泉市区的区位优势,将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观光农业,发展旅游产业。

  首先是启动“千亩桃园”工程,将耕地变果园。他们在一期工程就栽植桃树650亩,葡萄200多亩,将桃林沟变成桃花艳丽、瓜果飘香的花果园。其次是开展生态村建设,用了数年的时间,栽植各类观赏、绿化苗木10多万株,使全村的林木覆盖率达到了80%,并重点建设了梅花园、牡丹园、樱花园、月季园等主题植物观赏园。同时,配套建设了生态酒店、健身中心、动物园、水上世界、垂钓中心、茶会所、汽车电影广场等一系列的旅游设施。为了使山村更美,他们还实施了硬化、亮化工程,将村里的所有街道全部改造成水泥路,建起三座夜光彩虹桥让村庄五彩缤纷。这一系列工程终于使桃林沟由“脏乱差”变为生态靓村。

  美哉,桃林沟。从2004年起,村里依托每年4月的“桃花艺术节”和6月至9月的“果品采摘节”,将以观光农业为载体的旅游业做得红红火火,引得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阳泉市民,已经把这里作为他们休闲度假的“后花园”。目前,桃林沟观光农业年接待旅游人数5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吸纳劳动力300人,从业农民平均年收入达1.5万元。

  跨越发展,以煤为基多元并举,兴办百万只蛋鸡养鸡场,煤矸石砖建材厂,商品砼公司,冷冻保鲜公司,食品公司等,成为当之无愧的经济强村

  “一产劣、二产弱、三产没着落”,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桃林沟村的真实写照。不仅如此,村集体亏欠外债1000多万元,村民人均负债1.4万元。最困难之时,村里连水、电费等日常开销都无钱支付。

  如何摆脱窘境,建设一个经济强村呢?桃林沟两委班子选择了“以煤为基,多元并举,壮大集体经济;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实现跨越发展”这样一条强村富民之路。

  村委会工作人员史清秀告诉记者,2000年,通过各方努力,村里一座年产5万吨的村办小煤矿,生产经营步入正轨。2001年,在煤炭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之际,他们把握市场先机,投资750万元,购买了郊区的神堂煤矿,实现了煤炭产业的低成本扩展。随后,他们又建起了年产9000万块煤矸石砖的太阳石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洗煤80万吨的洗煤厂。

  在煤炭产业带来资金积累后,他们又把发展的触角伸向更加宽广的领域,步入多元化发展的新天地。他们兴办了百万只规模的金凤凰养鸡场(现已存栏32万只蛋鸡),建立了以鸡蛋和淘汰鸡为加工对象的香千里食品有限公司,设立了存储量在2500吨的雪飘飘冷冻保鲜公司,开办了年产100万立方的商品砼有限公司等。

  这一批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为桃林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11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完成2亿元,上缴国家税金400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6万元。至此,桃林沟成为了阳泉市名副其实的经济强村。

  村强民富,百姓住上高楼别墅,劳动力村内致富,孩子们学有所教,村民病有所医,老年人老有所养,幸福的桃林沟胜似“桃花源”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桃林沟走上了强村富民之路,让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记者走进村民王爱子的家,说起现在的好日子她满脸喜悦。她说,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村里建起了20多幢别墅楼和“桃林人家”住宅小区,让村民做到户均一套楼房。她指着自家125平米的住房告诉记者,村里以每平米500元的价格出售,自己只掏了6万多元,并且自来水、暖气免费。为了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村里还建了标准化幼儿园,中小学生则全部送入阳泉市内最好的学校就读,而且设立奖学金,对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重奖2万元。为了解除村民看病难问题,村里除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到小病不出村之外,还采取了大病给补贴的措施,确保村民大病看得起。为了让老年人晚年幸福,村里建立了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男60岁、女55岁后,每月可领到600元—1500元的退休金。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做到民有所乐,村里组建了锣鼓队、秧歌队、晋剧团,建起了农家书屋、健身园,让人们乐在其中。

  尤其让王爱子开心的是,村里产业多元化,为村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使所有劳动力都能足不出村完全就业,实现致富。她现身说法,自己每月上班能挣1000多元,爱人在煤矿工作,每月能挣4000多元,一年全家收入6、7万元。而这样的收入,在村里也只算一般。

  做桃林沟的村民真是幸福!记者离开小山村的时候突然心生羡慕,羡慕这些生活在“桃花源”里的人们。

  本报首席记者 魏贵富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惊世骇俗头饰 运动员转型艺人衣品公开
  • 尚品浪漫催情香槟 世界尽头的魅力“监狱”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一套连环画换半套房 背绿壹角币卖15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