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妈妈们商场里集体哺乳后“快闪”

图文:妈妈们商场里集体哺乳后“快闪”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几十位妈妈现场哺乳,倡导母乳喂养 记者肖颢摄

  本报记者陈凌燕 庞正

  昨日,30多位妈妈在武汉市徐东大街销品茂举行一次“哺乳快闪”,当天11时整,她们同步撩起衣服为怀中的幼儿哺乳,约1分半钟后哺乳结束,妈妈们四散离去。组织者说,2012年8月1日至8月7日是第2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此举是为了倡导母乳喂养,呼吁在公共场合和单位设置母婴室。妈妈们的行动获得现场一些人的支持,“这些妈妈们很棒!”在公共场合集体哺乳,也有人对此表示不解。

  现场回放

  集体哺乳引来众人围观

  昨日上午约10点半,在徐东销品茂中央地带的舞台附近,怀抱幼儿或推着婴儿车的人明显比平时多一些。没一会,约30来位怀抱孩子的母亲,先后在舞台边的台阶上坐了下来。11时整,随着音乐响起,这些母亲或解衣扣或撩起衣角,纷纷开始给孩子哺乳,很快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

  在妈妈们身后,两名男子拉开一个横幅,上书“母乳,我做主;母乳,我快乐!”此时,舞台边已经站满围观者。

  活动组织者之一、29岁的肖女士介绍,为支持世界母乳喂养周,全国各地的哺乳妈妈都发起活动。其中,包括北京、南京、深圳、沈阳及武汉市在内的共14个城市共同响应了“哺乳快闪”这一活动,即妈妈们相约在一个地方集体哺乳,若干分钟后就消散在人群中。活动想以此来倡导母乳喂养、呼吁在公共场合和单位设置母婴室。

  武汉市的“哺乳快闪”活动于7月27日通过QQ群、育儿网站及微博征集报名者,有50多位年轻妈妈热烈响应,肖女士说,昨天到现场的有30多位。

  观点碰撞

  当众哺乳引发热烈讨论

  昨日的“哺乳快闪”时长1分半。围观者中,57岁的杨鸿女士面带微笑,看着正在哺乳的儿媳妇。她说,现在的妈妈们都有哺乳服,在公共场合哺乳没大碍。“倒是有些男的不自觉,盯着哺乳的妈妈看。这种人很不尊重人。”

  同样是围观者,王女士则认为在公共场合哺乳既不卫生也不文明。“总能找到避嫌的地方啊,这样当众喂奶,多不好。”她说,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有个年轻妈妈抱着孩子,孩子哭个不停,那位妈妈直接撩起衣服就开始喂奶,当时车上很多人投来异样的眼神。那位妈妈丝毫没受影响,王女士倒替她害臊不已。

  昨日,本报通过新浪微博发布了现场的图片和消息,很快收到百余条留言,支持和反对者的观点可谓碰撞激烈。支持者认为,母亲喂养孩子天经地义,而且也是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反对者表示,妈妈们应该注意形象,“母乳喂养是好事,但也应该注意一下,尽量避讳一点,不能当人的面就这样把衣服拉起来,可以带个披肩啊,围巾什么的……”

  参与者说

  请理解母亲的迫不得已

  “哪个女人愿意在公开场合露自己的隐私部位?可又有什么办法?这么小的孩子吃奶时间没规律,他要吃,当妈妈的必须喂。作为母亲,我只能说,感谢理解我的,理解不理解我的。”参与活动的周女士说,现在奶粉商无孔不入,孩子一生下来,病床的枕头下就被塞了个试用装的奶粉,“能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已经很少了。”

  32岁的刘女士是参与活动的母亲之一,“有回在广州地铁上,孩子突然要吃奶,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飞快地解开衣服给孩子喂奶,甚至不敢抬头看一眼周围的人。”

  儿子刚满半岁的罗女士说,有次带孩子逛商场,孩子忽然饿了要吃,罗女士没法,只得就近在一个沙发上坐下,给孩子喂奶。没想到,一个男服务员走过来,盯着罗女士冷冷地说:“我们这里是要消费的。”这让罗女士窘迫不已,一来她并不知道那是咖啡厅的沙发,二来被年轻男服务员一直盯着,她觉得很不舒服。

  走访调查

  商场车站难见婴儿哺乳室

  记者在武汉三镇调查发现,包括大型商场商圈、客运站等在内很多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都没有专门的哺乳室或母婴休息间。

  一位哺乳期妈妈苦笑着告诉记者:“每次到商场问有没有母婴室,得到的回答要么是‘没有’,要么就是‘厕所在那边’,所以后来我都不想问了。没办法的时候,我只能让老公帮忙挡着。”

  对已经上班的哺乳妈妈来说,坚持母乳喂养更难,不少人成为“背奶族”(上班时带着奶瓶,奶胀时挤出来,下班后再把母乳背回家喂宝宝)。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的刘女士说,办公区没有私密场所,她要挤奶只能去卫生间,可卫生间没有空调,又热又臭,“熏得我经常挤不出奶来。”

  还有一位“背奶”妈妈说,以前她要挤奶就悄悄溜进会议室,把门反锁,挤完赶紧出来。可有一次单位召开紧急会议,领导在外面敲门敲不开,之后会议室就上了锁。后来她好不容易在单位里又找到一个人流量小的小房间,却赫然发现天花板上有个摄像头,这让她非常失落。

  “哺乳期的妈妈们不可能不出门。”30岁的程先生昨日专程赶到现场为参加“哺乳快闪”活动的老婆鼓劲,“我们只是希望,在公众场合能有一个小小的母婴室,给妈妈和宝宝们一点点隐私空间。”

  新闻链接

  世卫组织:母乳喂养利于母子

  早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就共同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明确指出: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之后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从促进孩子身体健康发育角度看,吸吮奶汁有利于孩子面部肌肉与牙床的发育,纯母乳喂养还有利于孩子消化吸收,提高肠胃功能,增强免疫力;母乳喂养的孩子成年后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比例更低。

  对女性来说,母乳喂养孩子不仅不会身体走形,还能预防一些疾病,国外专家最新研究表明,未进行过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是进行过母乳喂养女性的五倍。

  近年,我国在普及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上也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而目前,我国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0%,而每一位坚持母乳喂养的母亲都遇到过各种压力与无奈。

  公共场合哺乳世界各国怎么看

  澳大利亚:尽管很多公共场所有明显的“允许哺乳”的提示,但很少有妈妈当众哺乳。

  瑞典:大多数妈妈母乳喂养,在公共场所哺乳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德国:母乳喂养得到很大鼓励,所以在公共场所哺乳是一件非常平常和自然的事情。即使你没有任何遮挡,也不会引来注视或议论。

  美国:母乳喂养得到很好地宣传,所以在公共场所哺乳非常普遍。妈妈们在公共场所时比较注意哺乳的隐蔽性,会借助各种衣物来遮蔽。

  日本:母乳喂养得到大力推广,所以在多数公共场所都有设施良好的哺乳室,较大的可以供15位妈妈同时哺乳。

  网上调查

  公共场合哺乳八成表示理解

  昨日,本报联合腾讯·大楚网及腾讯微博就公共场合哺乳问题发起网络调查。截至昨晚7时许,近2万人参与了调查。投票者中,八成表示支持和理解,一成表示反对,一成表示无所谓。

  在“孩子需要哺乳,应该怎么办”选项中,87.03%的人选择“如果要在公共场合喂奶,可以用毛巾或其它办法进行遮挡”。有超过59%的人认为,公共场合应该建母婴室,各单位视经济能力而定,另有约22%的人认为,无论是单位里还是公共场合,都必须建母婴室。

  公共场合哺乳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昨日,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上,不少网友就此展开热议。

  有网友表示,当众哺乳,目前社会还没有开放到妈妈们一点心理障碍也没有,周遭的各式各样的人也一点心理障碍也没有的地步。公共场合哺乳不够文明,如果愿意,有很多选择可以避免敞胸露怀。比如出门带个纱巾,或者穿上哺乳服。

  有网友表示,现在公共场所可以哺乳的地方几乎没有。建议公共场所设有母婴室,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高中掐尖明火执仗 精英教育孰喜孰忧?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惊世骇俗头饰 运动员转型艺人衣品公开
  • 尚品浪漫催情香槟 世界尽头的魅力“监狱”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一套连环画换半套房 背绿壹角币卖15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