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运筹大国外交 携手应对危机

图文:运筹大国外交携手应对危机

楚天都市报讯 据新华社电 过去的十年,是世界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十年,是以积极应对危机为主线的十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中国外交坚定服务大局,妥善应对乱局,积极开创新局,积极运筹大国外交,全力推动大国间双边和多边合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外部环境。

  运筹大国关系更加积极主动

  大国,对国际关系的衍进有特殊的影响,在全球事务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大国间的互动,对各自国内发展、地区局势乃至全球格局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从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到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再到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关系十年来的发展历经波折却始终保持着向前势头。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成功访美,中美两国元首就推进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两国之间战略互信达成重要共识。两国正致力于探索一条“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相处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历经一甲子,中俄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务实合作始终保持在高水平上持续发展,两国战略沟通、协调与合作不断加强;经贸合作日益深化,人文交流得到加强,先后举办了中俄国家年、语言年和旅游年等大型交流活动。

  2003年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中欧双方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2月14日,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成功举行。十年来,中欧关系曾稳步前行,也曾经历低谷。2008年农历春节,温家宝总理赴欧洲开展“信心之旅”,中欧宣布恢复领导人会晤,中欧关系逐渐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本世纪头十年,中日关系在历经曲折和坎坷后,向着战略互惠关系的目标迈出了重要步伐。通过两国领导人的“破冰”“融冰”“迎春”和“暖春”外交之旅,双边关系回到了正常的发展轨道。近年来,中日关系既取得一定发展,同时又有钓鱼岛这样的一些突出问题,成为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障碍。

  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十年里,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大国的政治互信与互利合作进一步增强,中国与大国关系的总体框架更加稳定、积极,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言与行也得到国际社会充分肯定。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伦敦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四点建议,重申中国将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做出应有贡献。

  在瑞士达沃斯、在博鳌亚洲论坛……温家宝总理提振信心的呼声引起各方关注和共鸣。

  世界在倾听中国的声音,世界同样也在关注中国的行动。在这场罕见的危机中,中国向世界宣示了主张,身体力行,传递了信心,促进合作。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提升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地位。

  2010年,欧洲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出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二次触底的恐慌。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中国没有置身事外,更没有袖手旁观。当年,中欧互访的级别和频度都超过往年。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多边和双边层面与欧盟和欧洲国家领导人就形势和对策深入探讨,表达对欧盟的理解和支持。危机爆发后,中国派出30多个采购团赴欧,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购买欧洲部分国家国债……以此支持欧洲国家增加就业和恢复经济增长。

  十年,对人类历史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中国外交而言,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十年间,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在世界上获得普遍认可并发挥积极作用,确立了与其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大国外交方略。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高中掐尖明火执仗 精英教育孰喜孰忧?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惊世骇俗头饰 运动员转型艺人衣品公开
  • 尚品浪漫催情香槟 世界尽头的魅力“监狱”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一套连环画换半套房 背绿壹角币卖15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