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太急(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02:30  华商网-华商报 微博
水太急(图)

  西安城南东三爻村,水位最高时没过了膝盖读者 张先生 摄

水太急(图)

  昨日下午,科技路与白沙路十字,积水最深处没过了小腿。两岁的小男孩希希在妈妈怀里涉水通过时,被吓得哭起来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宁峰 摄

水太急(图)

  科技路与桃园南路十字路口,交警光着脚设置警示路障

水太急(图)

  在东三爻村,商户自发清理积水 实习记者 马捷文 摄

水太急(图)

  扫描二维码看相关视频视频记者王一超

  昨日下午3时前后,西安爆发了一场局地短时雷阵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南郊和西郊,而北郊、东郊仅仅零星掉了几滴。

  昨日的降雨,西高新降水 72 毫米,电视塔附近降水68毫米,都达到了短时暴雨的程度。南郊很多地方积水堵车。由于降雨,昨日西安的最高气温只有30℃。

  昨日下午,不到半小时的降雨,西安市城南东三爻村内的商户们却打响了一场“防涝保卫战”,堵门、排涝、木板推……沿街40多家商铺还是被淹,20多台冰箱、冰柜、鼓风机等电器被烧毁。

  水冲进店里冰箱就冒烟了

  “水势来得太快了,也就四五分钟,积水‘哗哗’地就流过来了,不一会就把店里全淹了。”昨日,东三爻村“老北京千层饼”店老板余永明说起刚刚经历的这场雨,仍心有余悸。余永明说,昨日下午2时40分左右,突然下起了大雨,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不一会水势就迅速上升。而等他把店里怕淹的东西收拾完,正准备抬冰箱时,积水已经没过店前40多厘米的台阶“冲”进了店里,外边路面的水位都到了1米多,前后不到5分钟的时间。“想找人抬冰柜,水位已经淹到了冰柜二三十厘米的位置,插头都来不及拔,就冒烟了。”余永明说,之后他赶紧拔掉了插头并把冰柜抬到了高处。

  对面饭馆王师傅家的冰箱电机也在雨中被烧毁。“水太急了,用木板往外推都来不及,水一下子把店里全泡了。”王师傅说。

  虽有防备无奈水势太急

  开面馆的刘师傅说,他们所在的这条街是东三爻村中地势较低的,每次一下雨就容易积水,而就在一个月前,这条街也被淹过一次。

  “上次没这次水大,淹得也没这次严重。”开超市的苏女士说,因为多次被淹,所以她们已经有了经验,平时都准备有木板等防水用具,这次也有防备,但无奈水势太急店里还是被淹。

  “我们用大块塑料和橡胶皮围在门口,上面还放了几捆啤酒压着,把门也拉下来了,水还是淹了进来。”苏女士说,虽然门前台阶有50多厘米高,但水还是涌进了近百平方米的店内,没过了小腿,低处货架上来不及收拾的商品也被水浸泡。

  20多台电器被烧毁

  商户刘师傅说,水位最高时已经没过了成人膝盖。记者挨家询问损失情况后初步统计,40多家商户被淹,其中在雨中被烧毁的冰箱、冰柜和鼓风机等电器有20多台。

  昨日下午3时50分许,距大雨结束过了40分钟,记者在东三爻村中看到,这条不到50米的街道,路两边商户自发地在没过小腿的积水中排水清淤。

  商户们用木板、笤帚、铁锨等工具一边将店内的积水、污泥往外清理,还有部分商户自发地将路边的下水井疏通,并开始清理路面的淤泥。4时许记者离开时,这条路上的积水已经清理干净,路边还有部分淤泥、杂物等待清理。

  本报记者周金柱实习生王菲

  目击

  10分钟“淹死”3辆车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科技路与白沙路十字路口看到,四个方向500米全是积水,漫过了整个车道,远远看去如同一片人工湖。由于积水过深,导致该十字路口交通中断,几十辆车和人员滞留在路面上,导致科技路、太白南路等路段交通拥堵。有一些胆大的车辆冒险涉水通过,很快有车辆因为底盘低,排气管进水,导致车辆熄火。记者在现场观察,仅仅10分钟就有3辆轿车涉水熄火。

  下午4时许,市政工作人员紧急打开下水井盖,排水速度明显加快,路面积水也逐渐变小,车辆也可正常通过,逐渐恢复了交通。

  吉祥路东向行驶车道,雨水淤积,约30厘米高,没过人小腿。行人无法过马路,只好绕道太白南路与科技路十字路口。私家车主王先生开车回家,经过吉祥路,发现道路积水,却又无法掉头,车子熄火,王先生只好困在“河”里,左右为难。本报记者杨明宫志芳

  交通

  部分路段拥堵 增加警力疏导

  昨日下午的这场暴雨使得西安个别路段出现严重积水,主要集中在南郊,如高新路、科技路十字、医学院十字等,一些路段的水深达到半米,由于积水的这些路段都是主干道,并由此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周边的次干道也发生拥堵,引发了整个南郊的路段交通压力陡增。

  强降雨发生后,交警雁塔大队和交警高新大队立即增加警力,安排人员在重点路段疏导,以高新路和科技路十字路口为例,由于积水深达半米,一下水井盖没了,给过往行人及车辆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交警高新大队现场增派了4名警力,民警及时找来地铁施工工地的防护板将缺口封挡,将隐患排除。

  同时,在医学院十字向南约50米的路段,深约半米的积水占据整个车道,现场民警及时引导过往车辆临时借用公交专用道缓慢通行。昨日西安未发生严重事故,事故数量也与平常一样,事故类型中多为涉水熄火事故,剐蹭事故并不多。本报记者杨明

  意外

  一男子疑似被电击身亡

  昨日下午3时许,西三环富裕路二府庄上空电闪雷鸣过后,村民发现,一名20多岁的男子躺在村口一处空地的树下,已经死亡,村民怀疑是躲雨时被电击身亡。目前,当地派出所已介入调查。

  昨日下午4时30分,记者赶到现场时,公安雁塔分局的法医和刑警正在勘察现场,死者已经被盖住,只露出手和脚,手和脚上并没有发现有皮肤灼伤痕迹。

  至于死者是否为电击致死,警方并没有说明,但有村民认为,事发时瓢泼大雨,并且死者又死在树下,从这些推测来看,雷击身亡的可能性比较大。记者注意到,这棵树只有两米高。据知情者介绍,该男子为商洛人,今年只有20多岁,目前正在学习技工。本报记者杨明

  微博

  一些车浮在水面上

  @Miss外貌协会:朱雀大街到南大明宫这一段下雨后瞬间成海,下水管道不仅不排水还往外冒水,水已能没过人的膝盖了。(昨日15:28)

  @唐小喵:高新区路边停的车都被淹了,一辆小轿车和小巴士公交抛锚在高新四路十字。一辆小皮卡乘风破浪冲过去了,激起一阵浪花……(昨日15:41)

  @校园乐翻天:大雨突袭,来西安看海,来高新看海,徐家庄十字水深二尺,致使车辆无法通行。这会南郊又出太阳啦!(昨日16:19)

  @歪咪:刚才西安下了十来分钟的雨,高新四路与科技路十字被淹,枫叶苑门口的十字被淹,软件园附近的路段被淹。积水已经过膝了,深处估计快到大腿根了。路边停的一些车已经浮在水面上了。仅十分钟的雨,西安的交通就彻底瘫痪了。(昨日17:25)

  @西咸新区人:西安8月5日下午天象奇观:东郊观日,南郊看海,西郊听雷,北郊闪暴。西安新谚语:东郊日头南郊雨,北郊暴闪西郊雷。有图为证。(昨日16:48)

  本报记者周金柱实习生王菲

  天气未来几日西安仍少雨

  今夏西安雨水为啥少?只有暖空气,缺乏冷空气

  最近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明明预报西安下雨,可是最终周边地区都下了,西安却往往只有零星小雨或者局地下了点雨,总是没有一场凉爽够劲的透雨,为什么雨水总会绕过西安?

  今年7月降水量比往年少

  据统计,西安7月降水量只有87毫米,这比多年 月份平均降水量98毫米还要少。

  陕西省专业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贺皓解释说,最主要的原因是西安一直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的中心地带,在副高控制下,只有暖空气,缺乏冷空气,因此很难形成降雨。而处于副高边缘地带的陕北、陕南等地,由于冷暖气流交汇,雨水就明显。

  此外,西安地处秦岭北边,关中平原中心,南部的暖湿气流受到阻挡,而一旦关中平原气温较高,气流又上升较快,水汽很快向周边扩散,本地区难以形成有效降水。预计未来几日西安仍处于少雨期,气温维持在32~33℃,湿度较大,仍然是闷热的天气,中旬以后或许会有明显降水。预计近期我省仍在副高控制下,天气闷热少雨,降水以分散型的阵性天气为主,建议大家在做好防汛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和抗旱工作。

  陕北20年来降水最多

  今天是中伏的最后一天,明天起就要进入末伏,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立秋时间。回顾入汛以来我省的天气特点,总的来说,全省平均降水量总体上接近常年平均值,但降水时空分布严重不均,陕北北部降水偏多1倍以上,关中大部、陕南东部部分地区偏少2~6成。

  6月下旬以来(6月20日~7月29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78.6毫米,较常年同期(146.9毫米)偏多21.6%,与去年持平,为近十年第3多,但降水分布极为不均,陕北降水偏多61%,为近20年最多,特别是榆林、府谷和佳县,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陕南偏多22%,遗憾的是,关中降水偏少。

  本报记者李琳

  西安三日天气

  8月6日阵雨转阴24~32℃

  8月7日

  多云25~33℃

  8月8日

  多云25~35℃

  >>本报专访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暴雨灾害

  从今年北京“721”,到陕西榆林洪灾,为什么今年北方多雨,而南方安然无恙?全球环境研究所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官员季琳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分析城市暴雨加剧原因。

  极端天气呈增多趋势

  “721”北京暴雨让中国人更多地开始关注气候,连日来,国内陕西北部、天津、四川等地普降大雨,国际上俄罗斯南部也出现罕见洪灾,而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酷暑难耐。另据一份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报告称,在全球最炎热的10个年份里,已有9个出现在2000年以后。

  针对近年来愈发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全球环境研究所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官员季琳表示,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很难用科学的数据直接证明某一次暴雨或洪水等极端天气现象,是全球气候变化所致还是一种自然的形成,但是从全球的气温趋势上来看,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的确并不寻常,并且罕见高温、暴雨及洪水、长期且严重的干旱,以及与海平面上升相关的一系列极端天气现象也出现了变化,呈增多增强的趋势。

  西南季风袭击中国北部

  在本次全国范围的降雨中,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像北京、天津、陕北这些原本干旱的北方地区,却遭遇了大规模的暴雨袭击,而一向多雨的南方却安然无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季琳说,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降雨过程一直呈现南北交替的趋势,并不罕见,只是随着气候变化以及城市热岛效应,一定程度上对于区域性气候的改变、降雨的强度和时间,在正常的周期基础上增加了。

  单就本次中国北方降雨而言,是因为印度洋酷暑导致了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水汽云层袭击了中国北部,遇上北方的冷空气,助推了暴雨的形成。

  城市热岛效应难辞其咎

  对于许多城市遭受到的极端天气影响,“城市热岛效应”难辞其咎。

  在东京、上海等大城市,市区气温往往比郊区高出5℃以上,这是因为植物叶面有水汽蒸发过程,使得地表及近地面大气得以冷却降温,而当城市化速度加快,森林被砍伐取而代之成为密集的城市建筑群,上述冷却降温的效果就会大幅降低。柏油路和水泥路面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市地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形成热岛效应。

  在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城市聚集的热量无法被释放出去,形成热对流,久而久之,将造成一定的区域气候变化。她解释说:“热岛效应的产生可影响雷雨产生机制中热力及动力过程,导致降雨时间的延长等,进而造成更大的灾害。

  目前无法掌握灾难周期

  在北京暴雨来临时,北京市气象部门曾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但是对暴雨降水量缺乏实际的有效估计,成为民众不满的原因之一。有民众言论表示:“既然预估到了暴雨,为什么不发布更明确的预警信号呢?甚至可以通知民众不要出行,一个蓝色预警的标志,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根本没有价值!”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承:“目前我们还无法控制自然灾害。”而实际上,天气预报只能预计到暴雨来临,但并不能确切地知道暴雨的降水时间会有多长。

  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着尝试去了解自然。既然我们常常将一次降雨或者洪水称之为多少年一遇,那么有没有办法掌握自然灾害的周期,让人类规避这样的气候灾难呢?

  答案不容乐观。季琳说,气候的异常是因为很多因素导致的,它因为人为因素而出现了众多的不确定性,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气体的排放、工业污染等等,当然也有自然现象的本身变化。因此,目前人类都无法准确掌握自然灾害的周期,例如北京这次下了暴雨,下一次什么时候再会出现这样的大暴雨?也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下一个60年。

  总之,它目前还无法被准确预测。 本报记者 刘斌

  小 贴 士

  雷电天气别撑金属伞

  昨日午后,全省各地局地出现雷阵雨,据陕西省雷电监测网显示:全省从下午2时到6时,共发生闪电638次,商洛最多163次,西安102次,宝鸡113次,延安87次。

  室内关好门窗拔掉电源插头

  气象部门建议,遭遇电闪雷鸣时,大家应当关好门窗并远离阳台和外墙壁,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同时,不要靠近或触摸水管、暖气管等任何金属管线;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并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发生雷电时也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尽可能不要洗澡,也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室外感觉头发竖起赶紧趴下

  发生雷电时位于室外的居民,应当避免在大树下躲避。气象部门提醒,在户外看见闪电后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不要用金属雨伞。雷电交加时,若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有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减少遭雷击危险,并拿掉身上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本报记者李琳通讯员高菊霞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吃饭打嗝是啥病 眼皮总跳是怎么了
  • 女性法国击剑男队全裸上镜 男模时尚圈现状
  • 尚品约会腕表的秘密 盛夏享受欧洲“空城计”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摸着石头过河的文交所:发展方向迷失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