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除却浮名抬望眼 楼林深处三里庵(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05:08  中安在线 微博
除却浮名抬望眼楼林深处三里庵(图)

  快速公交站“国购广场”即将更名为三里庵。

除却浮名抬望眼楼林深处三里庵(图)

  蜀山新村39栋前的香炉上写着“三里庵”。

  最近,商业合同已经到期的“国购广场”公交站名有望更改为“三里庵”。三里庵,合肥的一处老地名,因一座建于唐代的尼姑庵而得名。

  如今的三里庵高楼林立,这里似乎已看不到尼姑庵的踪迹,不过你若仔细寻找,会发现在群楼高耸的一处角落里,摆着三座大香炉,而房屋的门头上写着“老三里庵”四个大字。

  繁华高楼处寻觅三里庵

  从五里墩立交桥转入长江路,就到了三里庵。虽然在许多年轻人口中,这里已经叫“国购广场”,不过大多数老合肥仍然固执地将这里称为三里庵。确实,单听这名字,就觉得这个城市具有历史感。

  此处为何得名“三里庵”?老合肥人会说,这里曾经有一座尼姑庵,叫“三里庵”。只是在林立的大楼中,哪里还能寻到“三里庵”的踪迹呢?“这个庵上个世纪就拆除了,早就没有了!”有人这样告诉记者。

  真的吗?别急,先让我们逛逛。仔细逛三里庵附近,你会发现,在这繁华的商业圈中,有不少老旧小区。比如蜀山新村,去年11月,一件碎尸案就发生在这个老小区的37栋。若问起该案,小区的居民依旧噤若寒蝉。若问起“三里庵”的旧址,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不过,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在隔一栋楼的39栋楼就有“三里庵”旧址。“过年的时候,许多人到这里来烧香!”

  在39栋楼处,三个大的铁制香炉立在门口,上写“三里庵”,而一楼的院子门上写着“老三里庵”四个大字。“这里就是三里庵的旧址,也是现在三里庵作为一个庵的所在地。”楼上的老人告诉记者。

  西平三里外一座尼姑庵

  据了解,三里庵最早建于唐代,是老合肥一座非常知名的庙宇。曾经与老合肥城内的莲花庵为姐妹庵。《合肥县志》上说,它的遗址在官亭路以西约100米、长江西路路北20多米,庵门朝东。庵外有一块石碑,记载着建庵历史。而现在的“老三里庵”就是在这原址上,只是所有的老建筑已经不在了。

  为什么叫三里庵呢?老合肥的许多地名是以曾经的庐州府衙作为原点的,府衙在现在的安徽省博物馆附近。所以许多文字记载,这座庵离曾经的庐州府衙有三里路。但是若你从安徽省博物馆附近走到三里庵附近,你就会发现,这个路程远远不止三里路,那么这个三里的标准究竟在哪儿?“是距离西平门的位置三里路,所以叫三里庵。”合肥民俗专家牛耘告诉记者,西平门在现在大西门附近,也是老合肥的老城墙正西边唯一的进城之门。“老合肥的庵多在城区(环城路)内,三里庵则在城外。在解放前后,西门的二里街西南侧还有观音庙,安徽中医学院附近还有睡佛庵。”牛耘介绍,解放前,三里庵的香火常年旺盛。

  庵旁有水塘庵中有和尚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三里庵还是一片农业区。“今天的国购广场所在地曾经是一片大水塘,旁边都是大片的农田。水塘里的水很清澈,过路的人口渴了,就从塘里弄一点水上来解渴。”牛耘介绍,现在许多文字都记载三里庵里住的是尼姑,是一座尼姑庵,但他曾亲眼所见,三里庵里曾住过和尚。

  牛老介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和几个同学一起相约到大蜀山游玩。当他们路过三里庵时,看到庵中竟然走出来一个和尚!当时还不到20岁的牛耘和几个学生决定到庵里一探究竟。“到了才发现,里面都是和尚,大概有七八个。”

  三里庵不是一座尼姑庵吗,怎么住着和尚呢?后来牛耘才知道,当时战乱频仍,且合肥郊区有许多土匪,“可能是为了尼姑们的安全,就将她们撤到了城内其他庵庙,而派和尚主持这个尼姑庵。”

  据牛耘介绍,上世纪50年代中期,市政府将稻香楼一带重新规划并加以绿化美化,建起稻香楼宾馆。当时稻香楼附近的居民需要搬迁,许多人就搬到了三里庵附近。拆迁的居民成了三里庵的第一代人,当时只有三十来户。“哪能想到,现在三里庵成了合肥重要的商业圈呀!”

  精美石狮子藏于明教寺

  “解放前,三里庵的规模还是非常大的,不比现在的明教寺小。”牛老介绍,当时三里庵门口还有一对石狮子,雕工精美。在“破四旧”时,庵中佛像等被拆除毁掉,不过门口的石狮子幸免于难。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因建设蜀山新村住宅小区,三里庵被拆除,庵前的石碑和石狮子被合肥市佛教协会收去,存于明教寺内。

  1986年,政府以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三里庵”作为街道名。1998年,有王姓的女居士在原三里庵旧址附近的蜀山新村39栋楼自己家中,重新打出了“三里庵”的庵号,行香礼佛,继续修行。当时的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也为其题书。

  2007年国庆前夕,88岁的女居士谢世,这里就成了“老三里庵”的旧址。在蜀山新村这处略显破旧的门前,“老三里庵”的门外摆放着三座香炉。附近的居民说,“三里庵”每逢初一、十五才开门,香火旺盛,庵内还有斋饭。“听说公交站牌又要改为三里庵了,这才是尊重历史呀!”蜀山新村的居民说道。(杨天骏 记者周晔/文 马杨/图)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吃饭打嗝是啥病 眼皮总跳是怎么了
  • 女性法国击剑男队全裸上镜 男模时尚圈现状
  • 尚品约会腕表的秘密 盛夏享受欧洲“空城计”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摸着石头过河的文交所:发展方向迷失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