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崛起的主引擎(图)

2012年10月22日06:01  中安在线 微博
创新崛起的主引擎(图)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创新的解决方案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ITO导电镀膜玻璃的制造商。图为技术人员在生产线上作业。(记者姚林 摄)

  加速崛起,是安徽人的梦想。可是,“崛起方程式”该如何解析?

  2008年10月,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安徽“应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作为”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挥出大手笔,把自主创新作为崛起的战略核心,全面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区域创新品牌,并号召全省“用科教资源的火种点燃自主创新的火炬,把一个个自主创新的亮点汇聚成普照江淮的光明”。

  4年来,合肥、芜湖、蚌埠三大区域中心城市联袂探路,产业、科技、改革和人才成果加速涌现,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合芜蚌,这个中国中部地区的“科技新特区”正在成为引领安徽创新发展的“火车头”、加速崛起的主引擎。

  引领安徽多项创新指标进入第一方阵,试验区品牌全国“叫响”

  金秋十月,四面环水的合肥科学岛上景色正浓,吴新潮顾不上欣赏。作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所副所长,他倾心投入到被称为“人造太阳”的东方超环(EAST)超导托卡马克研究中。

  “形象地说,我们致力的是让氢弹慢慢释放,其能量被慢慢利用。 ”站在插有鲜艳国旗的实验装置前,吴新潮向“走进合芜蚌”采访团兴奋地介绍,今年东方超环运行创下两项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在合肥诞生的东方超环未来有怎样的应用前景?吴新潮给出答案:希望50年以后或者更短,让彼时的世界所有的灯都由聚变能“点亮”。

  当吴新潮在合肥描绘蓝图时,来自全国的游客正在芜湖方特体验高科技的魅力。

  “天造黄山,人造方特。 ”新颖、惊险、剌激、梦幻,科技“魔力”让游客在方特“上至九天揽月,下至海底欢宴,梦回秦陵汉墓,神游童话世界”。

  芜湖方特,这座敢于和迪斯尼一较高下的主题公园没有辜负“世界一流,国内仅有”的创建初衷。目前,“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两座主题体验区共接待游客近1400万人次,迅速成为长三角的文化旅游胜地。

  在蚌埠,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低温液化,清液发酵”专利技术和世界领先的工艺设备,将农产品可再生资源,加工转化成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产品,立志做中国生物化工产业的领导者。

  4年来,试验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只占全省14.1%国土面积、18.7%人口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创造了全省36.3%的GDP;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占全省64.1%和58.7%;产学研项目占全省56.3%,获授权发明专利占全省72.2%;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省91.0%;引进科技成果数占全省71.4%;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占全省66.7%;引进高端人才占全省80.3%……

  在试验区带动下,安徽多项创新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企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财政科技投入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十位。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9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量子通信、高温超导体、高性能计算机等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2011年实现产值8330亿元,比2008年增长136.8%。合芜蚌试验区作为区域创新品牌“叫响”全国。

  七成科研机构设在企业,试验区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如今,在合芜蚌试验区,在国内外占领行业前沿阵地的高科技企业越来越多。

  芜湖,奇瑞汽车国家级汽车工程实验室,总投资达15亿元、亚洲最大汽车试验技术中心,承载着实车碰撞试验“中国第一碰”的传奇。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里,30度、45度、60度、90度碰撞牵引滑轨一应俱全,能够模拟各种碰撞场景。十多年来,奇瑞始终坚持平均每年将销售收入的7%以上用于研发投入,形成了全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11年底,奇瑞公司累计申报各项专利6626件,累计获授权专利4595件,位居中国汽车企业第一位。

  在合肥高新区,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借力中科院研究成果,在世界首创“控肥宝”,与普通肥料均匀混合造粒制成控失性肥料,施入土壤遇水可形成“豆脑状”网络,“锁住”氮磷钾等化肥养分。多年的应用“成绩单”显示,不仅大幅削减化肥流失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还提高养分效率,使作物平均每亩增产超过10%,惊人技术让国内外业界刮目相看。

  在怀远,安徽省大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有着放眼世界的愿景——致力于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的领先者。大富机电与试验区同成长,4年递交39项专利申请,获得6项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经营业绩走出了漂亮的上扬线,销售收入逐年呈倍数增长,2011年超过3.2亿元。

  从2008年起,我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全面实施升级创新型产业、培育创新型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建设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和优化创新环境“六大工程”,着力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以研发和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产学研一体建设。

  201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合芜蚌试验区参照北京中关村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合芜蚌”成为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之后,第四个进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

  系列政策的强力推动和真金白银的有效投入,让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在试验区凸显:70.6%的科研机构设在企业,73%的科技活动人员在企业,71.9%的研发经费来源于企业,75.3%的省级攻关项目由企业为主体承担,72%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数由404家增加到940家,研发人员数由3万人增加到6万人,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数由85个上升到300个,专利授权数由2507件上升到22780件。

  在试验区带动下,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跃居全国前10位,25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居全国第1位;1617家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

  一批新兴产业迅速成长,试验区成转型发展的靓丽风景

  每天,18路公交车从合肥市滨湖新区往返政务文化新区,这是全世界第一条纯电动公交车线路。目前,180台纯电动客车穿梭在这座城市的14条公交线路上,累计行驶里程已突破800万公里。安静、平稳、无尾气,这是合肥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直观感受。

  2010年6月,合肥市成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获补贴的试点城市之一,新能源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当年,江淮汽车率先实现纯电动轿车批量示范运行,585辆第一代同悦纯电动轿车进入私人领域,一次性投放规模开创了行业先河。在合肥,越来越多上班族开上了纯电动汽车。他们可能不知道,花几万元就开上省钱的纯电动汽车,是受益于合芜蚌试验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举措。 1585辆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让作为首批“十城千辆”试点城市的合肥处在“引领”位置: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客车推广总量排名全国试点城市第一。

  在蚌埠,一个晶莹剔透的产业风生水起。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正瞄准国际前沿做两块新“玻璃”:一块是电变光,属于电子产业;一块是光变电,属于光伏产业。在蚌埠市龙子湖区工业园,中建材电子信息显示超薄基板项目工地,一座投资8亿元、占地近200亩的工厂已见雏形。“该项目生产的玻璃基板最薄的只有0.33毫米,比紧紧粘在一起的4张A4纸还薄,将进入世界上最薄玻璃行列! ”副院长李志铭介绍说。

  有所为、有所不为。芜湖市根据“重大项目引领,产业集聚发展”的原则,在继续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光伏、新材料、智能家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壮大,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32.1亿元,已占规上工业产值的20%。

  在试验区带动下,短短几年,我省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兴产业迅速成长为百亿乃至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成为转型发展的靓丽风景。 2011年,全省共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560家,产值4132.1亿元,同比增长62.1%,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迈过千亿元大关。

  今年上半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工业增长减缓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而上,实现总产值231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5%,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快16.1%。(记者 夏胜为)

  (原标题:创新崛起的主引擎(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我国舰艇编队首航钓鱼岛 距岛最近30海里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陷死亡之组火拼阿扎小威
  • 娱乐董洁发声明:潘粤明蓄意抹黑 嗜赌致分手
  • 财经10月上海车牌拍卖均价超6.6万元创新高
  • 科技谷歌数据中心探秘(高清组图)
  • 博客钱钟书鲜为人知的幽默 真正的高官气场
  • 读书荒诞律法:春秋男子“戴绿帽”必须忍耐
  • 教育大学楼管大叔语录“霸气侧漏”蹿红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