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讲座走进摩纳哥 推开学习汉语的另一扇窗(组图)

2014年02月20日10:54  国际在线 微博
中国饮食文化讲座走进摩纳哥推开学习汉语的另一扇窗(组图)

  法国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向“摩纳哥-中国协会”第一届中文班的最优秀学生颁奖

  原标题:中国饮食文化讲座走进摩纳哥 推开学习汉语的另一扇窗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朱增兰):19日,由中国文联和摩纳哥政府共同主办的2014“今日中国”艺术周活动为当地民众举办了一场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讲座,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激发了他们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详细情况,请听本台特派摩纳哥记者朱增兰发回的报道。

  在摩纳哥举行的“今日中国”艺术周的丰富活动里,不仅有轻松愉悦的观赏、品尝活动,更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深层次的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机会。2月19日,组织方特别邀请了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博士生导师白乐桑先生举办了一场以“中国厨艺、艺术与系统”为题的讲座。白乐桑先生从事汉语教学推广工作30年。他认为,中国文化其中一个很重要、很丰富的内容就是饮食文化。接受采访时,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谈到了当天讲座的主题--中国饮食文化对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学习语言就是走向、发现另一种语言文字和文化,而中国文化里饮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据我所知,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曾经提到:‘国际上,西方以法国大菜最为代表菜系,东方以中国大菜为代表菜系。确实,中国饮食文化最富有传统、历史悠久,而且各方的作家都有这方面的论述。所以,学习汉语非得了解中国文化不可,再说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各个菜系,也是了解中国各个地区的重要方式。我希望中国更加关注中国饮食文化,把它作为一个文化话题,作为一个学术话题。 ”

  当天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上,白乐桑先生以幻灯片的形式,用法语向在场学习汉语、关注中国的摩纳哥民众详细地讲述了中国饮食的各大菜系分布、特色以及当地的文化特点,还列举和解释了很多与饮食相关的中国文学片段、诗歌、成语,还分享了一些他个人学习中文时的有趣故事,让整个讲座在轻松的氛围中顺利进行。听完讲座后,已经学习汉语四年的玛蒂娜女士认为,从饮食文化就能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她说:“我觉得这个讲座很有意思,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我们西方人所不了解的中国饮食文化:各种口味、各种菜品。中国的饮食很讲究,也很精致,讲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想品尝更多的中国美食,激发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我已经在学习汉语,所以这对我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虽然学习汉语很难,但是能够帮助我探索中国的文化,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当天的讲座上,参与组织活动、成立于1997年的“摩纳哥-中国协会”邀请白乐桑先生为协会第一届中文班的最优秀学生颁奖。如今,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不光中国美食,“汉语热”在摩纳哥也逐渐升温。在摩纳哥的公立学校,学生们可以从11岁也就是初一开始选择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每周三小时的学时,可以一直学到高三,并且把汉语作为高中毕业会考的科目。在摩纳哥,除了在校学生学习汉语外,摩纳哥的市民还可以通过“摩纳哥-中国协会”的中文班学习汉语,学员的年龄从六岁到六十多岁不等。协会的副主席、汉语教师王晓琴女士介绍说:“我们在2007年开设中文课以后,很多摩纳哥的当地居民主动要求学习中文。他们学习中文之后,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我们一直都保持着中文课、书法课,今年计划要开设太极课,还准备组织一次中国旅行,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我们希望当地的摩纳哥人都能够对中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因为以前主要都是停留在电视、电影,比较片面。我们希望这个‘今日中国’艺术周能每年都举行,就是把中国文化带入民间,让他们从身边的生活就能感受到,比如说这次艺术周的美食展示、讲座,还有港口的艺术村,这些都是当地市民可以随时去看一看的。”

  当天以中国美食文化为主题的讲座是2月14日在摩纳哥开幕的“今日中国”艺术周的最后一个活动。在一周的时间里,艺术周通过搭建艺术村、举办摄影图片展、组织文艺演出、厨艺展示以及文化讲座、研讨会等方式,向当地民众全面展示了中国的民间工艺、美食烹饪、音乐、舞蹈、京剧、摄影等,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今日中国的风采。

  1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冀文林郭永祥履历背景暴露巨大腐败网络
  • 体育欧冠-10人阿森纳0-2拜仁 米兰遭马竞绝杀
  • 娱乐高凌风弥留频喊:我饿了 临终前泪望前妻
  • 财经国五条出台一周年:房价普涨调控目标落空
  • 科技北京公交WiFi一小时3元部分成摆设
  • 博客马未都:北上广等19城学区房还得涨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求职简历仅34字被赞萌 考研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