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十年 十人十面
滨海十年 | 十人十面

2006年5月26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5月,我们来到这里,倾听10个人的故事,用他们的亲历与改变,从10个不一样的视角去见证这10年的滨海变迁。

每一周,王洪宁都要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一楼的局领导值班室呆上一天。这是他作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的一项日常工作。

这一天里,王洪宁会通过值班室的监控观察审批局工作大厅的实时工作情况,也会到办事大厅随机查岗,了解前来办事群众的各项需求。

这一切都源自两年前,2014年5月20日,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正式投入运营。为了这一天,王洪宁与他的同事们,整整辛苦了近十个月。

2013年8月,为了响应中央的“简政放权”,天津市政府便开始积极酝酿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行政审批改革,成立了工作小组。此前在行政审批系统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王洪宁,也被选到小组中,成为其中一员。

自此之后,王洪宁与同事们一起进行调研,撰写改革方案,“以前各地都有行政服务中心,但是那些仍然是按照部门设置审批窗口,各部门的审批还是各自为政”。

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2014年5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委等原有18个部门的216项审批职责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局,由行政审批局直接实施审批事项。

以前老百姓来服务中心办事,材料交到审批窗口,往往这些窗口还是要把材料送回各个部门。对此,王洪宁打了一个比方,“行政服务中心就像一个收发室,把材料收了,还得回去办事,办好了,再叫老百姓过来拿”。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天津市滨海新区决定来次动真格的改革,成立行政审批局,将区所属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环保局等原有18个办事部门的216项审批职责,全部划转到审批局。

回想起当初筹备审批局,王洪宁仍然记忆犹新:2014年元旦刚过,他就和十几名同事一起来到了滨海新区审批局大楼,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在大楼了,“就是为了尽快落实改革方案的细节”。因为要将216项审批事项全部收归,如何让原有的区属单位将审批权交出来,成为了最棘手的事。

“这其实就是割肉”,王洪宁便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与各个单位协商沟通,有些单位很快就同意了,有些单位也有质疑:这么多审批事项,你们熟悉吗?忙得过来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部分审批工作人员一并从原单位剥离出来,划到审批局,老人带新人”。

除此之外,王洪宁们还将各部门审批事项一一核对,合并掉相互重复的部分,减少审批手续和费用。

就这样,一个个难题攻克,终于在2014年5月20日这天,滨海新区成立了全国首个“行政审批局”,将分散在18个不同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归并到一个部门,审批人员由原先的600多人减少到136人,1枚公章取代了109枚公章。

而这109枚公章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见证下,于2014年9月11日贴上了封条。当时李克强还曾叮嘱道,“这些公章今天被贴上了封条,就绝不能再打开,再也不能变相给老百姓’设门槛’。”

除了减少了盖章,审批的效率也大大提速,如果申请人的审批要件准备齐全,注册企业一天就可以完成。

很多老百姓都尝到了这项改革的甜头,郭兰胜在2008年曾注册过餐饮公司,因为听说“事难办、脸难看”,还专门找了一家代办公司,结果前后用了20多天时间,花了六七千块钱。而行政审批工作简政放权之后,郭兰胜再次注册公司,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给办成了。

除了减少了盖章,审批的效率也大大提速,如果申请人的审批要件准备齐全,注册企业一天就可以完成。

很多老百姓都尝到了这项改革的甜头,郭兰胜在2008年曾注册过餐饮公司,因为听说“事难办、脸难看”,还专门找了一家代办公司,结果前后用了20多天时间,花了六七千块钱。而行政审批工作简政放权之后,郭兰胜再次注册公司,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给办成了。

“除了给老百姓办实事外,原来的单位也有很大的变化了”。

王洪宁认为,随着审批权的划转,原先“重审批、轻监督”的单位,如今也在转变日常工作重点,以前吧,不少部门是“会批不会管”,并且“对审批很迷恋,对监管很迷茫”。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重视事中、事后的监督,反而工作更加有效率了。

如今,滨海新区的简政放权还在继续。2015年年底,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街镇服务站正式启动,未来区内15个街镇服务站将与区行政审批局拥有同样的审批受理权限。

“未来,我们还要实现30%的审批业务可以直接在网上办理”,王洪宁自信满满地说道。

1 4
  • 王洪宁与同事沟通
  • 值班室能监控观察审批局工作大厅实时工作情况
  • 王洪宁说未来要实现30%审批业务可直接网上办理
  • 王洪宁把行政服务中心比喻成“收发室”
  • 文字 梁超
  • 摄影 吴皓
新浪新闻中心出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