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十年 十人十面
滨海十年 | 十人十面

2006年5月26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5月,我们来到这里,倾听10个人的故事,用他们的亲历与改变,从10个不一样的视角去见证这10年的滨海变迁。

5月16日的下午,阳光正好,在滨海新区开发区的一户住宅内,Chris和他的五岁半的儿子Nial在房间里,靠着大白,一起读着儿童读物。

Chris的妻子马欣则在客厅和房间穿梭忙碌着,“这房子刚刚装好,正在收拾打扫呢”。说话间,马欣的目光盯着房内的父子,眼中满是爱意。

这个幸福的跨国家庭已经在滨海生活了八年。这八年间,Chris和马欣在滨海成家立业,有了自己可爱的儿子,他们也见证着滨海的发展。

在滨海八年,Chris几乎每周都要工作50多个小时,他坦承“陪儿子的时间太少了”,所以今年他辞去了工作,专心陪伴儿子,只要天气好,Chris都会带着Nial在小区里骑车、玩滑板。

在苏格兰长大的英国人Chris,第一次见到马欣的时候,是2004年在马欣的老家福建。马欣和Chris分别跟自己的朋友去酒吧玩,结果彼此的朋友又互相认识,两人自然而然就有了交集。

后来Chris又跑到了印度尼西亚呆了一年,后来他再度回到中国,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新工作,而马欣也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发展自己的牙医事业。两个人又再次在中国的南方重逢。

一直喜欢全世界跑的Chris在2008年接到了一份工作邀请,这份邀请来自滨海的一家英语教学机构。Chris决定来这个北方的新城看一看,于是接受了这份工作。这一次,只有Chris一个人来到滨海。没过多久,他就向仍在上海的马欣发出邀请,“我告诉她,让她来这里看看”。

马欣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含义,一向习惯在外闯荡的她接受了Chris的邀请,坐上了北上的火车。“那时候还没有通高铁,我坐的还是那种慢悠悠的绿皮车”,马欣先到了天津,再从天津坐了大巴才来到滨海新区开发区,“当时这边都还没啥,就是块荒地”。

不过Chris倒是很喜欢这里,在大城市工作过的他厌烦了每天在通勤上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在他看来,这里没有那么多拥挤的人群,没有那么多车辆,“北京、上海是很好,但是我实在太讨厌堵车了,而且滨海也很好啊”。

对于马欣来说,滨海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城市是新的,生活工作的环境是新的。但是她也想留在这里,一是因为爱人Chris选择了这里,二是她也觉得滨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对恋人经过再三考虑后,于2008年结婚了。不过当时,两个人都没有想到会在滨海呆这么久。

谈起最初在滨海的生活,马欣觉得最不方便的事情是“给Chris买衣服”。由于欧洲人的身形,他们一般都很难买到适合的尺寸衣服,所以他们必须去欧美品牌的店去买。

但是当时,滨海新区刚刚设立建设,很多地方都还缺少配套的生活设施,也缺少大型商场,每一次买衣服,夫妻俩都要驱车四五十公里去天津市区采购。“不过最近几年发展好多,各种购物中心起来了,外资企业也多了,道路楼房都修起来了,真的是方便很多,也越来越有范儿了”。

2010年,马欣和 Chris迎来了爱情的结晶——混血儿Nial,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欢乐。

Nial活泼好动,生于滨海长于滨海的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带着点儿化音。而双语家庭的氛围,又让Nial可以自如地使用英文。事实上Chris在中国生活多年,能听懂不少汉语,但是表达起来多少还有点困难,Nial就会承担起翻译的角色。

在滨海的这八年,Chris的工作都一直非常忙碌,几乎每周都要工作50多个小时,他也坦承“陪儿子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在2016年4月,他辞去了工作,专心陪伴儿子,只要天气好,每天下午,Chris都会带着Nial在小区里玩滑滑梯,一起骑车,一起玩滑板。

对于未来,马欣还没有想那么远,“我们没有打算离开滨海,Nial9月就要上小学了,滨海政府也给外籍人士提供了很多政策保障”。

在滨海,像马欣和Chris这样的跨国联姻越来越多。2007年的时候,初滨海新区外籍常住人口只有约500人,到了2016年5月,滨海新区常住境外人员已超过4500人。像马欣和Chris这样的跨国婚姻也在滨海越来越多。

“I am really really really like live in Binhai”,房间里的Nial抬头望着Chris,“爸爸,你是说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住在滨海”。

1 7
  • 八年间,Chris和妻子马欣在滨海成家立业,有了可爱的儿子
  • Chris和五岁半的儿子靠着大白一起读着儿童读物
  • 喜欢全世界跑的Chris2008年接到了一份滨海的工作邀请
  • Chris带着儿子在小区院子玩耍
  • Chris带着儿子在小区院子玩耍
  • Nial今年9月就要上小学了
  • 妻子马欣说他们没打算离开滨海
  • 文字 梁超
  • 摄影 吴皓
新浪新闻中心出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