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身:南京大屠杀 永远的祭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10:54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作者:杨耕身

  70年。300000人。12·13,1937,南京。

  作为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仪式的一部分,在今年的12月13日,凄厉的警报声再一次响起,投资3亿多元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此日起竣工开放。据12月12日《现代快报》报道,新展馆整体形状犹如一艘巨大的“和平之舟”,与原馆相比,新馆区的占地面积增长了3倍,达到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扩大为2.5万平方米,展示的文物从100多件扩大为3000多件。据了解,新馆将全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是伤心之域,更是胜利之城。是无法排遣的历史梦魇,更是不可遏止的未来愿景。因此,一座更大的纪念馆,不仅仅是悲痛的表达,更是永远的祭祀。一种祭祀,不仅仅是沉溺于历史,更是许和平于未来。硝烟散尽,杀戳之声隐没,70年过去,李秀英走了,李纯如走了,然而历史犹存,真相仍在,一艘“和平之舟”依旧坚定地起航。

  一座“记忆之城”。任何时候,南京都不再只是南京人的南京,中国的南京,更是全人类的南京。不论是南京,还是布痕瓦尔德、奥斯维辛,都供奉着人类永远的记忆。正像当年曾无私救助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说过的:“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所以这是不可忘却之记忆,是不可忘却记忆之后的宽恕。失却记忆的宽恕与和解,仍等同于某种意义上的抹杀与否认。在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惨绝人寰的

南京大屠杀几乎被世界遗忘。去年七月,一份来自对南京高校10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是哪一天,三成多的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发生在哪一年。而那曾经的施暴者,总有一些人,一直在试图否认或篡改历史与真相……

  我们记忆,并且祭祀,因为我们必须“为未来打通一条道路”。在1970年12月7日,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全世界的注视下,为1942年被希特勒残杀的50万犹太人下跪致哀。他这样说道,“我下跪并不是因为我有罪……应该有个举动。它对德国人和犹太人都有利,能为未来打通一条道路……”一个民族因为勇敢和真诚而伟大,一个国家因为勇敢和真诚而值得信赖,一个世界因为勇敢和真诚而值得期待。因为像欧洲那样凝重而真诚的和解,仍没有出现在亚洲各国之间;因为即使到了今天,人类的天空仍不平静,一些恐怖与战争的阴霾仍然密布,一些不愿正视历史、甚至美化侵略的论调仍然时有出现,一些国家仍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历史任务的现象仍然存在,所以我们不能忘记,所以我们仍无法逃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经身陷布痕瓦尔德的犹太作家凯尔蒂斯被认为“一生都在逃离奥斯维辛”,但是,除了直面历史的勇敢以及寻求谅解的真诚,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逃离它。

  必须以张纯如写作《南京暴行》的方式,来直面那场不曾远去的屠城记忆。在张纯如女士长达两三年的调查、写作过程中,她的生命就在“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中日渐耗尽。必须以阿多诺绝望地喊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的方式,来直面人类社会所有令人发指的暴行与杀戳。阿多诺这样说道:“日复一日的痛苦有权利表达出来,就像一个遭受酷刑的人有权利尖叫一样。”而在今天,我们也必须以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生前所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最沉痛的理性,最艰涩的文明。

  祭祀是一场回归与出发。尽管那是以血泪和成的海水,尽管头顶依然有一些乌云,但这样一艘以理性与正义为桨的“和平之舟”,装载着文明与希望,依然坚定地起航,并不可阻挡地划向未来。“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刻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照壁上这段话,是今天人类共同的未来与方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