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1日07:25 新京报

  作者:葛剑雄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

  当一次严重的地震发生后,总有人预言,某个城市或集镇会从地图上消失。对此,我们往往习惯予以断然否定:一定要重建,而且要建设得更好。

  的确,地震阻挡不了人类前进的道路,也阻挡不了我们发展的进程。但是,对具体的城市或集镇而言,是不是一定要重建?是不是一定要建得比过去更“好”呢?

  其实,有些城市或集镇是不应该重建的,地震本身就是一种明显的警告。例如,这次汶川大地震的中心地带就处在地震多发区,有些地方地质结构很不稳定。1933年,在汶川附近的茂汶叠溪就发生过7.4级地震,岷江一度断流,形成堰塞湖,40天后城陷湖塌,灌县(今都江堰市)以上村落荡然无存,2500人遇难。上世纪70年代,松潘等地还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有些地方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以我们现有的国力,要在这些地方恢复原貌,或者建得更大更好,当然不会有什么困难。我们也很难预测,这些地方在未来若干年中会不会发生破坏性的地震。但这样的“人定胜天”的气慨有必要吗?这样的险值得冒吗?为什么不选择更适宜的地点,以更适宜的方式,再建适宜的居民点呢?

  所以,应该趁重建之机重新规划,将主要的城镇、居民点迁至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势相对开阔的平原、谷地,并适当分散。震前这一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虽然不高,但在人口集中的县城、集镇建筑物还是过于稠密,特别是混合结构的多层建筑大量增加。

  当然,由于行政、经济、产业、交通等各方面原因,有些居民点不得不建在这类地点,那就得充分考虑防震的标准。我们从这些天的电视镜头中已经看到,倒塌建筑物中最致命的是那些水泥预制板、预制梁。如果建成符合抗震标准的框架结构,就不至于出现这样的后果。日本阪神地震中,多层、高层的框架结构建筑几乎完好无损。所以,重要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车站、行政中心必须在建筑标准上予以保障。而一般建筑和民居,应该采用适合防震、防火的轻质、复合材料,尽量建平房,特别不能建简陋的多层混合建筑。在日本、美国的地震多发区大多是这样的建筑,即使发生地震,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伤害,并易于清理和重建。

  重建的过程,也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和产业配置,及时调整整体发展规划。例如,当地水利资源丰富,适宜开发水力发电,但地质结构复杂且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重大灾害或不可逆转的变化。又如,这一带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多处国内罕见的世界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要发展旅游,就要建设旅游设施,开辟交通线,提高运输能力,增加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这些都可能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在重建的过程中就要严格控制旅游点的开发和游客的规模,为不同的景点制定不同的管理标准,对震前违反规划,滥建乱造的旅游设施,擅自开发的旅游点要彻底整治。

  我们当然要将震灾地区建设得更好,但好的标准,不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广场喷泉,一味贪大求全,而是自然、宜居、安全、节约、舒适。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