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畅:万人审计救灾款的新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08:26 长江商报

  作者:肖畅

  为确保此次赈灾的民间捐赠物资、政府拨付的救灾和重建款项能一一到位,截至目前,共有近万名审计人员正在对18 个中央级单位、240 多个省级单位、370 多个地市级单位、2500 多个县级单位进行审计,审计覆盖了重点地区和主要环节。据介绍,这也是我国审计部门第一次对突发事件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

  让人眼球一亮的,不仅有“万民审计员”这一庞大的审计队伍,有民间捐赠物资这一新的审计范围,更有“过程审计”这一新的审计形式。为这一新形式做了最好阐释的,应该还是新任审计长刘家义的“审计免疫系统论”。简而言之,这一“免疫系统”旨在从数据审计过渡到效益审计,从结果监督过渡到过程监督;不仅要发现结果中的问题,也要从问题的源头开始介入,并以此带动、激活国家资源在问题衍生的各阶段自行纠错。

  以前我们曾欣慰于审计部门带来的一次又一次“审计风暴”。的确,“审计风暴”让我们看到了审计功能的强势,让我们得见诸多部门的经济问题曝晒于阳光之下。应该说,“审计风暴”的几次出现之后,也同时激活了公众的头脑,让人们以此为起点,开始进一步的思考,即:审计出来的问题,如何纠错?问题摆出来了,但这是以结果的形式摆出来的,如果审计部门只能止步于查出一例是一例,那么一些部门的积习并不足以得到大的改变。

  此次“万人审计”的亮点自然不少,而“过程审计”应是最大的亮点,它不仅为此次赈灾物资的顺利到位提供了保障,也还为以后审计部门的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特派员杨宁生看来,此次救灾款物的过程审计,实际上是新任审计长刘家义“审计免疫系统论”的首次试水。我们愿意相信他的判断,也更愿意看到:此次“万人审计”不仅是审计部门多年工作思考的结晶,是一次难得的“试水”,也是审计功能进一步强化、科学化的新起点。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凭这“万人审计”的规模,“过程审计”的形式,就轻易叫好。深究这“万人”覆盖的力度、层次,深究审计的具体手段,的确可以粗略感受到此次赈灾审计之后所深藏的技术细节。例如专家的延请,专业软件的开发,涉及其他部门专业问题的关注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正面评价。概而言之,规模也好,新形式也好,只有依助技术性的细节,才具备在各个层面的渗透力。这对审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既然由结果监督走向了过程监督,就需要从一个层面走向多个层面、多个环节。“免疫系统论”需要繁琐的实践予以激活,的确并非易事。

  “万人审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动作,有如此新的形式,显然是为了应对赈灾的非常所需。此前,有关赈灾物资输送、发放如何做到透明与公开,社会舆论有过担忧,有过讨论,甚至有民间人士带着捐赠物资去救灾现场亲自发放。而审计部门此举,应该能在很大程度上打消公众的疑虑。更为重要的是,此次审计工作所体现的新亮点,应能促成审计部门自身的成长,让审计走向新的阶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