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童大焕:政府应尽快查明公开结石婴儿事件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11:20  浙江在线

  作者:童大焕

  最近,“结石婴儿”频频在内地出现: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连续收治了14例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病症的婴儿;南京也发现10例婴儿肾结石案例,病情严重的已转至上海治疗。;湖北省同济医院小儿科也收治了三名分别来自河南、江西和湖北患有肾病的婴儿。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出生后一直都在吃名为“三鹿”牌的奶粉。此前,还有山东、甘肃、安徽、湖南等地的家长告诉湖北的记者,称自己孩子也吃该品牌奶粉,出现类似症状。目前尚不知患儿所使用的奶粉是否为假冒伪劣产品。河北三鹿集团传媒部对记者表示,已派出工作人员赴甘肃调查,当地质检部门对该集团奶粉的检验显示没有质量问题。(9月11日《东方早报》)

  虽然案件的真相尚未大白,但相信人们对当年发生在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记忆犹新。国内研究泌尿结石的权威专家、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南京鼓楼医院泌尿科外科孙西钊教授表示,这一疾病与前几年安徽阜阳发生的奶粉所致的大头娃娃事件相比,后果更严重。因为它容易导致患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若抢救不当或不妥当,会导致婴儿的死亡。人命关天,有关部门应该密切配合,及时启动各种应急程序。

  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查明原因并向社会公布真相。案例中有一对双胞胎,喂母乳的没事吃奶粉的患了肾结石。如果肾结石是先天性的,那么双胞胎姐妹都会患上,但此例可以排除是家族史,基本上可以判断和喂养方式有关。同时,各地都发现同样案例,并且都指向同一品牌的奶粉,因此,此病基本上可以排除水土、环境等“地方性外因”,而同样指向食源性原因。因此,卫生监督、食品安全都部门应该尽快分析是否是奶粉配方成分失当引起婴儿的代谢问题。

  其次,鉴于此病平时症状很轻难以发现,被发现时往往病症基本上都到了中晚期;也鉴于此病时难于诊断(9月11日《扬子晚报》报道:权威专家孙西钊教授发现,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结石。他告诉记者,这10年来,他在鼓楼医院一共分析过来自全国各地的结石成分,共4710例,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病例,而且都发生在尚在喝奶的婴儿身上。由二水尿酸和尿酸铵混合形成的这种结石,在普通的X片子上根本看不到,只有在B超和CT上才能看到,一些小地方的医院根本判断不了),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本着“一切以人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的原则,在原因查明之前及时公布信息,让一岁以内儿童的家长周知,注意观察孩子的早期症状;如果孩子长期服从该品牌奶粉,应该提请家长注意,必要时启动相关孩子的身体健康检查,由卫生部门组织有足够经验和能力的医生和医院进行,费用暂时由政府埋单,等真相大白后向相关企业追赔。

  鉴于全国已多处发现此案例,不排除其他地方也有相关病例,信息公开的范围应该是全国而不是上述具体地区。

  如果最后真相大白,与该病与具体的企业产品质量无关,有关部门再启动相关程序,用政府公信力挽回企业信誉。当务之急,是全面公开现有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而不是把企业利益置于公民生命安全之前。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婴儿 结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