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西风
为了更好地按自己的意图施行艺术创新,养活一大帮子人,梅兰芳1922年成立了私人剧团“承华社”。为什么他能做新中国第一个私营企业家,且从电影《梅兰芳》说起——
影视本是遗憾的艺术,电影《梅兰芳》遗憾之处甚多,最为遗憾的就是没有充分再现梅兰芳的美:人美、戏美、人格美。梅兰芳是中国人格典范“君子”之集大成者,是中国文化的绝佳宣传广告,历经清朝、北洋、民国、日寇占领、新中国而声誉日隆,一百年来,一人而已。
先说人美、戏美:电影《梅兰芳》里的少年梅兰芳,落落大方、静若处子,举手投足都有种超凡脱俗的韵味。因改戏与十三爷大唱对台戏,颇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弦外之音。梅兰芳,不仅在舞台上是美的,舞台下也很美,那是一种仪表和内在气质结合的美。黎明扮演的青年梅兰芳,偏胖不说,且太过压抑、拘谨,眼神都不对,完全没有梅兰芳谦和、不卑不亢、风神潇洒的味道。
“蓄须明志”是梅兰芳传奇人生里高扬民族气节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因为缺乏必要的铺垫,影片未能充分表现梅兰芳的人格之美,是为最大遗憾。1919年4月,梅兰芳首次出国演出便是东渡日本,一出《天女散花》令岛国“万人空巷,争看梅郎”;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梅兰芳举行赈灾义演,捐献一万元现大洋,是第一个向日本捐款的外国人,在日本家喻户晓,至今令日本人感念不已。
电影里日军用军刀胁迫梅兰芳答应演出,完全是无稽之谈。导演这样处理,严重歪曲了历史事实,只能说他既不懂梅兰芳,也不懂日本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梅兰芳的人性、人格和舞台之美,获得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党派、不同阶层的交口赞誉,绝非浪得虚名。
陈凯歌说他一直到现在都想不通,为什么梅兰芳在抗战爆发之后,坚决不去重庆,而要一直留在上海?如果他看过唐德刚的《梅兰芳传稿》,也许会茅塞顿开:梅兰芳是罕见的飞黄腾踏而不忘故旧之人,那些穷困潦倒的父执之交、梨园旧识,甚至是破落了的昔日捧过他场子的戏迷,都是他念念不忘的感恩对象。其他剧团吃的都是开口饭,惟独梅剧团既养老又养小,1950年代周恩来特许保留梅兰芳的私人剧团(1960年4月改为“梅剧团”)。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梅兰芳是唯一名副其实的私营企业家。
但凡对生活和艺术,“一笑万古春”的梅兰芳都讲究一个“不争之争”:你说你的,说的都是好的;我做我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不伤害人,不忘本。“梅派”尚有传人,梅兰芳舞台之下的人生艺术却似乎已成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