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梁丁:杭州飙车案替身门后的社会溃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09:04  中国江西网

  作者:梁丁

  杭州飙车案替身事件,张礼礤顶包胡斌,成为“华南胡”,传言愈演愈烈,但杭州法院和检查院方面却无法在第一时间,平息流言。这正是一起分析社会溃败的典型事例。

  首先要指出,在这里,我不是做技术分析,说出替身门的诸多疑点,来印证替身门的真假虚实,而是超越传言的真假,就这个“替身”传言的本身,做出对应的分析。问题是这样的:你相不相信,一个富家子弟在交通肇事之后,会找人顶包服刑,即使这起交通肇事案被舆论聚焦,举国皆知?而即便当事司法部门再三进行解释,你仍然认为其中会有猫腻?

  这是一道选择题,而飙车案“替身门”事件表明,有很大一部分民众,选择了相信。这种答案,其实蕴含着社会溃败的诸多信息:

  其一,一个富家子弟通常是纨绔子弟,“为富不仁”已经成为富家群体以及富二代的一个刻板印象。这既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真实,包括太多人财富来源的蹊跷,以及太多人没有展现与其财富相匹配的社会责任,另外,也包含了一部分“民粹主义”思潮,两者纠结,很难辨析。

  其二,一个富家子弟(其家族)是能够摆平司法的,某种程度上,权贵市场经济,官商同盟已经成为改革的一大诟病。摆平司法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就是富人有更多的财富,能够支付成本区摆平司法;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富人与官员之间的天然紧密关系(在中国),他们熟络更多权力运作的内幕,能够掌握更多的权力信息,甚至和很多官员是朋友,因此,又可以花费相对低廉的成本,摆平司法。

  其三:司法原本是社会公正的守护神,但是司法权力的失控现象,已非个别,而是不断发生在各级、各地方。很多法学家,包括我所敬仰的贺卫方先生,称司法不独立,是一大病灶。事实上,权力一体化国情下的司法权力体系,受到党权力和政府权力的极大掣肘,是不争事实;但是另一方面,其本身又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力量,尤其是相对于民众而言,拥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和寻租空间。

  其四:面对民众的诉求,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舆情,权力部门总是缺乏必要的智慧,应对措施僵硬,执政效能明显不足。从“替身门”来看,则是应对方式机械、单一,无法第一时间平息质疑,修复政府公信。而如果放眼到全国,就会发现,面对群体性事件或其他公共事件,如“不明真相的群众”、“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等等,这种广受民众嘲讽诟病的话语体系和解决方式,仍然是主流。这显然跟不上建设“法治国家“,实现从统治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的需要。

  上面的分析,从前面三点来看,是部分的展现了社会溃败的场景。

  第一点,是民众之间群体分化,在底层民众和富人群体之间,所出现的信用解体,而随着当前中国的利益结构日益定型化,贫富分化的现状还在不断加剧,这种群体性断裂所产生的社会鸿沟依然在不断扩大;第二点,某种程度上的权贵同盟,必须说到的是一个社会中间层的缺失,原本他们是联系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履带,因此,政府与底层民众是呈现一种断裂性存在的;第三点,则体现了政府公信力的不断丧失,无论是“官商同盟”,还是摆平司法,还是层出不穷的司法腐败现象,这些权力失控的图景,再加上中间层的缺失,使得这种政府信用危机愈演愈烈,普通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裂缝日益加大。

  让人担忧的是,面对社会溃败,社会健康的修复力量究竟从何而来?

  按照中国的现实图景,政府掌握了大部分的资源,财富以及权力,理应承担更多修复的职责,可是,随着当前中国利益结构的日益固化,形形色色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他们更多的是继续的作为“掠食者”而存在,也正是由此,使得中国的改革日益呈现一种“扭曲的改革”之现状,自上而下的改革日发艰难。

  另外,排除令人诟病的权贵财富群体,在部分相对健康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以及新经济群体中所产生的新财富群体,力量依然相当薄弱,而且可以看到,自从去年经济危机以来,一股“国进民退”的潮涌就在不断的发生。

  前文提到,在网络问政的到大潮中,虽然不断的发酵着现代性的公民意识,公民社会也蓬勃发展,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一股集体无意识的潮涌挟持民粹主义,在网络暴戾生长,加上权力经常不恰当的介入,一种恶劣的互联网广场文化的形成始终具备可能。

  面对社会溃败,倘若我们无法呵护这些社会健康的修复力量,那么中国的后改革、大转型之路危咦,也许这就是杭州飙车案“替身门”超越个案的意义之所在。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飙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