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称曹操高陵见证其经济思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9日02:48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河南省文物局宣布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得到考古确认,这座位于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东汉大墓,有多项证据显示是曹操之墓,例如随葬品上的“魏武王“字样,墓室中的一男二女人体头盖骨,男性头盖骨的年龄同曹操卒年(66岁)相近。

  尽管有舆论疑虑以考古发现造假而牟利,甚至有“男骨若是曹操,二女则是大乔小乔”之讥。但我们认为,曹操高陵这一发现有很大可能是真实的。

  曹操坟冢千古之谜,其实学术界意见早已收敛。很多人将曹操坟冢难寻,归因于曹操本人多疑,制造迷局。例如曹操担心仇家多,建立72座疑冢迷局以分散视线。但考古界后来发现,最接近72疑冢的河南磁县古墓群,其实是北朝时期的皇亲墓群。其次,接受《三国演义》小说形象,不相信曹操是“厚养薄葬”主义者,忽略一些小墓穴,而专注于大墓穴。

  实际上,曹操在其死时《遗令》已说得很明白,关键三条:“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不要耽误农业生产)、“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邺城是其归老之地)、“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墓室高度简陋)。由此,曹操的坟冢基本锁定在河北磁县和安阳安丰之间大约5平方公里的地域,此地贫瘠,地势高无法引水灌溉,居铜雀台遗址望西,这5平方公里尽收眼底。

  据陈寅恪学生万绳楠整理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一书,尚节俭的曹操是儒家寒族代表,一生对立于袁绍所倚的儒家豪族,其“有德未必有才,才在德先”、“厚养薄葬”等观念皆是当时刺芒之声。在经济上他施行屯田制,收募流客、奖励农耕、兴修水利、抑制豪强、并对农业和工商施加非常低薄的赋税,生活上则“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并身体力行,百官效仿。其子曹植之妻过奢,曹操下令赐死。

  曹操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观念,认为金银货币不能被死人“掠去”,而应用于当世之中。为了募集军饷而不增加税赋,他将盗前世帝王大臣古墓索取金银看作是一个重要途径,他甚至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化盗墓”。陈琳曾替袁绍写了一篇被曹称之为“可愈头风”的檄文,其中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可见曹盗墓之严酷程度。这一经历也对曹提醒,墓室藏金则成鬼亦无宁日,故曹操选择薄葬。

  于是,尽管高陵在曹的遗令中地理比较确凿,但千年来虽有小盗(而且主要是在1980年后),但大盗却并未过度关注。高陵主要在历史爱好者和学术际之中流传,例如陆机之文、俞应符和清朝陈大玠“疑冢”猜测等。相反,像藏宝浩大的秦始皇陵和乾陵(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则不断引发大盗的侵袭,大盗不止。而另外一个较少让人注意的地方,则是这种金银珠宝规模宏大的陪葬,则会引发后世的通货紧缩,就像曹操所想那样,大量金银的沉淀不利于当下。事实上,武则天去世后十余年,发生该朝最为严重的“钱荒”。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操寒酸的陵墓反而是他伟大经济思想的一次呈现,曹操一直很透明,但后世对他误解使得以讹传讹如此流行。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曹操墓葬被发现

更多关于 曹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