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曹林:“开除党籍”的威慑力依赖公众参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30日11:49  大众网

  国家预防腐败局前几天在其官网推出问卷调查,就遏制公款出国游问计于网友,这个罕见的动作已经向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反腐部门在遏制公款出游上将有重拳出手。果然,这记重拳今天打出,中央纪委印发了《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中规定,对于组织公款出境游者,将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将开除党籍。公款出国旅游者责令其退赔费用。

  开除党籍是纪委的处罚极限。过去公众只看到纪委对严重违纪的大贪巨贪才用这招,如今用到治理公款出游上,对组织公款出游者使用这种极限性的重罚,表明了纪委对这种为公众所深恶痛绝的行为的忍无可忍,也向纳税人表明了其“决不袒护”的诚意。

  “开除党籍”对官员确实很有威慑力,不过,单纯“开除党籍”的重罚并没有多大威慑力,重罚要能触动官员的神经,必须依赖于一个前提,就是公款出游在当下的监管机制能被轻易发现。正像反腐败一样,死刑的威慑堪称极至了,可如果贪污被查处的可能性很小,收钱很容易逃避监管,大家都认为贪官落马只是偶然的个案,那死刑毫无威慑。同样,“开除党籍”对公款出游者的威慑效应也是如此。

  没有一个官员会愚蠢到说自己是公款出游,也没有哪一个公款出游不打着无比冠冕堂皇的正当名义,将这种违纪行为包裹上名正言顺的理由,仿佛不出国就会严重影响到改革开放、地方发展会落后20年一样。正如媒体所曝光那样,甚至像到赌城考察管理,到沙漠考察海洋那样无耻的公款旅游,都会披上合法的外衣。所以,遏制公款出游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惩罚有多狠,而在于必须以完善监管机制向官员传递一个信号:你们公款出游很容易被发现,谎言很容易被识破。“很容易监测到腐败”所产生的威慑,比单纯的“开除党籍”大多了。

  而当下的问题正在于此,伪装着各种考察名义的公款出游很难被发现,公众只能靠坐地铁时偶然捡到旅行社不小心遗失的出国考察清单,才会曝出一起丑闻,这对公款出游者毫无威慑。“开除党籍”预设着这样的前提,治理这种腐败还得靠上级纪委自上而下的监管,可上级纪委对这种事情常常鞭长莫及,审察出国考察线路毫无作用,因为那只是用来糊弄上级和迷惑领导的,旅行社安排的实际上完全是另一条线路。所以某地曾出台一个规定,要求出国考察团必须配备纪委人员,这被公众嘲笑为“打纪委一起出国腐败”。同级纪委也监管不了,因为纪委只是与其他部门同级的一个部门,当公款出游的是比纪委领导更高的地方领导时,比如是地方一把手,纪委如何去监管?即使是一般的地方部门,照顾到同僚面子,很多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潜规则,公款出游已经成为一种公务福利,各部门轮流出国旅游,今年这个部门,明年那个部门,监管部门也是人,他们也有旅游的癖好和沾公家便宜的缺点——风水轮流转,有福大家享,面对这样的潜规则,同样享受到公款出游这种既得利益的监管部门,很多时候只会是形同虚设。

  监管要想有效,必须突破纪委监管的既有套路,而引入纳税人监管。花谁的钱,由谁去监管,这是惟一有效的监管模式。国家预防腐败局在前几天问卷中这样问网友,你认为防止公款出游最重要的治本措施是什么?答案是“透明”。白庙乡的“全裸”经验是最好的说明,吃喝账目一公开透明,招待费直线下降,干部过来考察都不吃饭就匆匆离开——这就是阳光的效应。公款出游所以泛滥成灾,根源在于不透明,纳税人的眼睛不盯着,官员想怎么乱花就怎么乱花,想到哪里旅游就到哪里旅游。所以,最重要的治本措施也在于“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纳税人的眼睛盯着,比什么措施都管用。

  只有当“开除党籍”的重罚,与“纳税人监管”的制度结合起来时,才会触动官员的利益神经。否则,他们会觉得“开除党籍”跟他们毫无关系。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