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毛颖颖:迷信以暴制暴难以根除恐怖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6日03:35  北京日报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1日晚宣布,在“9·11”恐怖袭击发生近10年之后,事件元凶——“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终于在巴基斯坦腹地被美军击毙。拉登之死,是美国反恐战争的“重大胜利”。西方国家一片欢腾,多国政要表态,称“世界变得更安全”、“全世界松了一口气”。

  恐怖主义是国际公敌,理应遭到全世界正义力量的共同追击。但我们也看到,击毙拉登依旧引发了一些质疑和忧虑,这其中有美国政府对袭击行动的描述前后矛盾的原因,但也不乏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向全世界通报战果的电视讲话中,奥巴马说,“事实再次证明,美国一旦决定去做,就一定能做成任何事情”。的确,通过连篇累牍的报道,我们看到:靠183次水刑,中情局让“基地”组织成员开了口,最终找到了拉登藏身之处;空降到他国领土上的美特种部队,40分钟就消灭了那个“头号恐怖分子”,并击毙了他的儿子。

  事情是能做成,但美国一家包办警察、法官和行刑者多重角色,不通过法庭审判就直接就地处决的一贯做派,以及“我想干啥就干啥”的粗壮语气,恐怕不会如奥巴马所言,令“和平爱好者欢欣鼓舞”,而只会令他们担忧。正如近日,北约炸死卡扎菲4个儿孙引发不少人担忧一样,以暴力对暴力、以恐怖对恐怖、以非人道对非人道,这种“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的态度本身,很容易激起新仇旧恨,擦出更多的恐怖主义火星,让世界不得安宁。迷信以暴制暴,已经让过去十年的反恐战争陷入“越反越恐”的泥淖,引发国际社会深刻反思。

  不过,面对质疑,美国司法部长的回答是:“美国在巴基斯坦的行动合法、合理、合适”,“符合美国的法律和价值”。显然,在类似问题上,美国已经习惯于评判别人、限制别人,却不愿接受别人评判自己、限制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击毙拉登,美国仅是打赢了一场“一个国家对一个人的战争”,这种胜利付出的代价恐怕过于大了。应该看到,分歧、冲突、仇恨并没有随拉登而去,“基地”组织形形色色的接班人随时可能浮出水面。对此,美国和全世界都应该反思:假如说拉登是特殊政治环境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生长出的“怪物”,那么滋生这一“怪物”的土壤今天是不是还依然存在?又如何彻底铲除呢?

  事实说明,迷信以暴制暴难以根除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国际合作,更需要标本兼治,而不是哪一家充当老大,按照一己意愿采取单边行动,更不是以此为借口动辄付诸武力。

  自诩为“反恐老大”的国家,不妨多用自己宣扬的标尺量量自己。如果热衷于将自身利益图谋塞进反恐大概念,搞所谓的双重标准,终究难以服众,也无助于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在这方面,国际社会永远要以史为鉴,以“基地”组织渐成气候、拉登坐大的实例为鉴。

(编辑:SN021)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基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