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社论:要稳定肉价,更要稳定政策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4日07:17  新京报

  社论

  稳定猪肉价格,关键是从根本上建立预防猪肉价格暴涨暴跌的机制,稳定政策预期,另外,要改变目前整个养殖业小、散、乱的状况。

  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大涨57%,举国震惊,成为CPI破六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继前几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陕西专题调研之后,7月13日,国务院又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以稳定猪肉价格。

  对于本次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除了饲料、人工等成本上涨的推动,以及年初“瘦肉精”事件等影响之外,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和去年生猪收购价格创2007年以来的历史低点,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导致生猪总体供应偏紧,游资乘机借题发挥进行炒作导致价格上涨预期,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稳定猪肉价格,关键是从根本上建立预防猪肉价格暴涨暴跌的机制,稳定政策预期。

  事实上,这次猪肉价格上涨,作为产业链底端的养殖户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但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政策扶持和预防价格波动机制,人为打压价格,则受害的肯定是养殖户,再次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为猪肉价格的再次波动埋下伏笔。

  因此,无论是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是温家宝总理在陕西考察时的指示,都特别提到了扶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

  应该说,中国养殖生产市场化以来,在扶持生猪养殖政策上,一直缺乏长期的战略性的举措,生猪一短缺,就出台补贴政策,但由于养殖户多是散养,其在市场上并没有价格的制定权和话语权,国家的补贴大多被掌握定价权的销售端群体套利赚走;而在生猪供应充足时,又取消补贴养殖户的政策。

  政策的这种摇摆,使得中国猪肉价格一直处于时涨时跌的周期性波动之中,使得养殖户长期以来都面临着风险,无法获取真正的收益。

  从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采取的具体举措看,除了一些临时性价格干预措施之外,大多是一些长期性的扶持政策。比如,恢复以前的政策补贴25亿元,以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这是改变中国养殖业长期散养和品质无法保证的关键,同时也恢复了母猪养殖的百元政策补贴以及母猪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降低农户的养殖风险;在金融政策上,再次强调增加对规模养殖企业的信贷支持,为规模养殖场和小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改变养殖户获取银行信贷困难的情况等。

  相信这些政策举措一旦落实,能够在短期内恢复养殖户的信心,增加市场供应,平抑暴涨的猪肉价格。同时,必须指出,鉴于我国养殖业长期以来落后的状况,政府除了保证扶持政策的长期和连续之外,一定要研究推动我国养殖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的战略举措,改变目前整个养殖业小、散、乱的状况,加大政策的力度,这才是真正稳定猪肉价格的治本之策。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