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6月7日8时10分左右,长沙新姚路与友谊路交叉路口斑马线附近,一位母亲带着高考女儿过马路。一辆黑色大众车突然撞上母亲,将其撞飞十多米,倒在血泊中。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劝说下,女孩(张倩)含泪答应参加考试,交警紧急将其送往考场。
张倩遭遇了两难境遇,就连得知此事的局外网友也各执一词,有指责女孩不道德、缺人性的;有的为张倩辩护,认为她参加高考的选择正确,不应该受到道德谴责;另有部分人将批评矛头指向“万恶的高考”。
在进行道德评价、价值判断之前,事件过程中的任何细节都不可不细细掂量。人们在事件现场所产生的感受,和新闻受众、网上读者的感受往往差别不小,在场者提出与己无关的无私建议,基于自身的观察、判断和感觉。也就是说,他们的建议,由自己的细节观察、经验判断为根基,并且,在场的人们之间也有某种(或许并非言传方式的)看法交流,他们在当场形成了共识。这就是劝说女孩奔赴考场的根据。
在场的人主要看女孩母亲身体的被伤害情况,当时,大家虽然谁也没说出来,但模糊的感觉大致是“伤情不至于死亡”。假如那位母亲当场死亡,或在场人均感伤者必死无疑,则不可能对女儿提出参加考试的建议。女儿见到母亲遇难又当如何?参加考试是不可能了,即使仍有“全无人性”的看客劝其参加高考,也考不成了。同时,路人建议包含善意的信息传递:你的妈妈无大碍,请不要太难过,不要误了大事情。张倩改变去医院的决定,不是内心道德冲突得以解决的结果,而是接受了一群有经验的成年人的判断结论。
没必要怀疑母女亲情有缺或女儿寡情少义,这种道德谴责一点根据都没有。遇到这类两难问题,我们不应该立马开展道德审判,进行严谨的技术分析,比道德评价重要得多。
读者的意见和情绪,都产生于对事实的了解,差别、异议发生的原因,通常由于对事实细节的把握程度不同。这里,所谓的“道德选择”,其实和道德无关,真实决定了现场所有人选择的,是伤情与体征观察。
摊开说一下,这事的“社会学意义”也是有的。高考是件特大的事,人们对它毕恭毕敬,不说是压倒一切,也得说压倒许多大事。大家对高考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解不一样,对高考以及中国学校教育的爱恨情仇也不一样,对高考该压倒什么、不该压倒什么的理解自然不同,争议也就在所难免。不过,还是可以断定大家拥有基本共识:高考不能压倒亲人性命,不能压倒对至亲的临终关怀。
高考对不参加高考者来说无意义,对参加者则要紧得很。高考不必要和高考至关重要的论证都不算错,无需就此统一思想。两种道理都有事实证据,也都有实用价值。理论上虽很复杂,但正方、反方的道理运用却很简单,因人制宜或各取所需罢了。
全体在事故现场的人,无意间均对高考的人性化程度做出了恶意评估:为陪受伤的母亲而不去参加考试,那肯定误了终身;高考机制、高考机构不会因普通人的意外横祸而通融,过了这村没有这店。
看某些媒体的表现,水平或精神也不咋地。比如,将议题设成“该不该救母亲”,或者让读者在救母和参加考试之间做出选择,这就将部分人的谴责矛头无端引向了那位女生。
这件事理想的结果是引起高考机构的思考,以便在考生遭遇特殊事件而不能、不该参加当时的考试时,为不幸的考生安排某种特别的应变、补救措施。大家希望这种两难现象不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陪护了遇险的亲人又不被高考排挤出局,这愿望合情合理,技术上、公理上均无障碍。若是做到这件小事,高考组织将增添一点人性化色彩。
作者知名深网友◇ 黎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