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黄金周之忧”,现实可行的是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包括带薪休假制、景区预约制等。
有报道称,为缓解黄金周变成“一锅粥”状况,全国假日办建议对五一假期进行调整并适度延长。这一说法遭到国家旅游局否认,新闻发言人称相关内容严重失实,全国假日办及工作人员从未就此发表过意见。
虽然相关说法已遭否认,但这或者反映了部分人的想法。长假期间,各地景区人满为患让人心有余悸,难免有人会把恢复五一长假当作灵丹妙药。可这么看的话,未免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黄金周变成“黄金粥”,并不全在于长假过少、过集中的缘故,以增加长假来应对,不过是见树不见林,想当然罢了。
本轮长假堵况空前,在一定程度上是政策刺激的效果。特别是高速节假日免费政策,直接推动了自驾游热潮。长假人满为患虽不是相关部门想看到的结果,然而这样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消费量。问题就在于,既想要人流量和消费量,又不想看到景区拥堵,这实际上是难以办到的事情。
长假年年堵,则更多和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有关。岂不见,只要在旅游旺季或节假日,许多景点便是人满为患。如杭州西湖,别说节假日“只见人潮不见桥”,周末时何尝不也是人头攒动。何况,当旅游消费处于“初级阶段”,游客最喜欢的就是往那些著名景点扎堆。这就像一个人首次到北京,如果不去看看天安门,大概会觉得白来一遭。在这种旅游文化不发达的背景下,黄金周期间各地景区拥堵不堪,其实是个常态。
哪怕再多出一两个长假,这些景区也会照堵不误。这一点,已经得到实践验证。2008年新节假日方案出台前,五一、十一黄金周人山人海的场景,许多人大概记忆犹新。事实上,此前正是因为实施多年的黄金周制度广受诟病,这才有了取消一个黄金周、变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新方案。若是再行恢复五一黄金周,结果只能是故事重演。
理论上讲,缓解黄金周压力的根本之策非但不是恢复五一长假,反倒是取消所有黄金周。没有黄金周,自然就不会出现全民集体出游的盛况。可这实际上做不到。民众要休息权、决策部门要刺激经济,这决定了相关设想眼下不可能被接受。因此,化解“黄金周之忧”,现实可行的是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包括带薪休假制、景区预约制,这些手段都可起到一定作用。尤其是落实带薪休假制,让个人有更多休假选择,当前显得十分迫切。
相关报道见今天A05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 魏英杰
(原标题:恢复五一长假难解黄金周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