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祁乐纛
希望这位父亲知道,如果他接受,愿意陪伴他,走过那伤心地,接受那份严酷。那时,无论美国人、或是中国人,对波士顿爆炸案、对恐怖主义,都有新认识。恐怖主义反人类,反恐同样应该无国界。
马拉松比赛,两枚炸弹,3名观赛者丧生,最新数字确认超过180人受伤,一些人身处医院,依然在生死边缘徘徊。
只是,在那座东部城市,16日夜晚,几千人聚集,为伤者祷告、为死者慰灵。即使聚会结束,人们久久不散。那是一种无畏,心理意义上、精神意义上。
3名死者,最先确认身份者是男童马丁·理查德,8岁。他的妈妈头部受伤,6岁妹妹截肢。男童的父亲发布一份书面声明,感谢邻里和公众支持,吁求尊重家人隐私。
另一名死者,克丽丝特尔·坎贝尔,女性,29岁,生前在一家饭店充任经理。她的父亲接获通知,女儿在医院接受治疗,已经脱离危险……父亲去医院探视,发现伤员是女儿的朋友,女儿已经离世。坎贝尔的奶奶颇为执著。她鼻中插着氧气管,双眼眼圈显现深紫,16日在家中接受电视记者采访,“坚持”说,不相信孙女会那样失去生命。
第三人,中国公民,直到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16日确认遇难,美国媒体依然不作报道。所有新闻发布会场合,没有记者追问,因为依照惯例,除非家属最先获知,除非家属认可,媒体不可以抢先报道。
当天,有线新闻广播网女主持埃琳·贝尔内特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做直播报道,分别连续几个小时。傍晚,贝尔内特播报中国公民是遇难第三人,强调尊重家人意愿,不可以报道姓名,同时援引波士顿大学声明,介绍死者是研究生,攻读数学和统计学,可望明年获得硕士学位。
直播过程中,至少两次,提及中国公民遇难,贝尔内特说:恐怖袭击,杀伤对象,与国籍无关,与身份无关……
那是一种解读,浅显、直白,恐怖主义无国界。依据这种解读,作延伸推断,恐怖主义反人类,反恐同样应该无国界。
美国,一个移民国家,对外国人原本“不稀奇”,对外国人在美国遇难“不惊奇”。上一次遭遇恐怖袭击,更严重袭击,是2001年“9·11”事件,将近3000遇难者中,至少几十名外国人。
从英文媒体获知,那名中国女学生的父亲正寻求签证,来美国处理女儿的后事。有一种冲动,希望这位父亲知道,如果他接受,愿意陪伴他,走过那伤心地,接受那份严酷。那时,无论美国人、或是中国人,对波士顿爆炸案、对恐怖主义,都有新认识。
相关报道见今天A28、A29版
(原标题:同胞之殇警示反恐应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