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2014:袁伟时

中国近代史专家袁伟时对话新浪:改革需要和人民互动……

动画视频 : 被关进笼子的欲望

2013年是中国官员的禁令之年。禁令之手能否制约权力?

图片故事 : 中国公务员

公务员的一天,是怎样的一天?他们的生活,有多大区别?

南都:秉持“三宽”,请代表委员挺直腰板

2014年03月04日04:40  南方都市报

  中国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昨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报告中表示,要更多更好地搭建平台,拓展民主形式,增加协商密度,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同时要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

  无独有偶,3月2日晚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刊出微评,措辞可称得上激烈,“质询政府,请动真格;会场讨论,何惧观点交锋?代表委员当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饶有趣味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转评并追问“我们敢发言,你敢发布吗?”而@人民日报当真就把这条听起来有些刺耳的评论“先发布”了出来。

  煌煌庙堂与网络江湖,在“两会”时间的这次遥相呼应的表达,虽各具表述上的角色特质,却都意在鼓励和督促“两会”时间的真正主角——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委员不能再沉默,也不能“只知道鼓掌,点头称是”了。此番呼吁,之所以得到公众的围观与讨论,一来是契合了后者长久以来的期待,二来则让公众半是叹息、半是疑惑。代表委员的履职状态是否会应声改观,这是必须要多问一句的关键,也是必须要寻得的答案。

  应当说,从现行《宪法》开始,包括《人大组织法》、《政协章程》在内的诸项规范性文件,均对代表委员的表达权利做了专门强调和保障,人大代表有提出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在全国人大召开的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追究。而在现实的代表委员履职情况中,不乏不说话,不惹事,奉行“无为”、选择闭嘴的代表委员。公众对此虽不满,却受限于代表委员遴选机制,无法实质性地表达出不满,进而寻求代表委员履职生态的改善。

  庄严且难得的议事时间,一年里也就这么几天,如何高效调动代表委员的议事热情,提升代表委员的表达质量,促动代表委员的自省自励,成为激活制度设计和安排的关键环节。《人民日报》对代表委员“请动真格”的督促,如何才足以直面并解答得了“敢不敢发布”的困境?诚如政协主席俞正声所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多个场合强调和重申“容得下尖锐批评”的重要性。批评与建设,二者的关系从来就不对立,批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于代表委员、公众舆论、公民表达而言,批评、抱怨本身就是建设的一部分,且不可或缺。

  让代表委员无顾虑地为民代言,更要创造条件让代表委员有准备地去发言。代表委员履职,不是一年里简单的几天会议、几次讨论,更应是日常与选民的互动,对选区内相关情况、问题的认真调研。公民寄望代表委员,更应有切实有效的督促机制,让更多积极履职的代表委员,在会堂上选得上、留得住、有发言权,且收获更多社会美誉。事实上,不仅是对代表委员的言论,需要秉持“宽松,宽容,宽厚”的方针去搭建平台、促成制度化的良性互动,同时也需要代表委员能与大众传媒一道,互相为彼此创造和争取更宽松的环境。政协主席俞正声重申“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便是意在明确鼓励和支持敢言、有担当的政协委员,挺直腰杆说话,而且要大声地说。真诚、热烈的公共事务讨论,不妨多起来、尖锐起来。

(原标题:[社论]秉持“三宽”,请代表委员挺直腰板)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两会排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