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昀:巡视组保持独立公众才会支持

2014年03月10日04:19  京华时报

  官员有没有贪污腐败,老百姓往往最先发现蛛丝马迹。因此,中央巡视组去哪儿,有必要让民众充分知情,这样才能广泛集纳老百姓的声音,及时发现问题与报告问题。

  本报特约评论员顾昀

  去年来,中央巡视组先后分两轮对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展开巡视。随着各种问题被发现与查处,“老虎”“苍蝇”纷纷落马,反腐成果有目共睹,让人拍手称快。在这其中,巡视组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近日,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十八大以来第22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据中央巡视组有关人士介绍:现在的成果大部分是第一轮巡视的,“今后还会不断地出来”。

  实践表明,当前采取的巡视制度卓有成效,各巡视组很好地充当了“千里眼”角色,出色履行了自身职责。

  反腐倡廉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容有任何懈怠。只有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才能稳固执政基础,取信于民。也要看到,腐败现象就像病毒细菌一样,往往藏身于不见阳光的地方,既不容易发现,也难以一针见效。因此,深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关键在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中央巡视组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换言之,中央巡视组就是中央推进反腐斗争的先锋部队。

  中央巡视组如何及时发现各种违纪违法问题?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指出,要密切联系群众,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和途径。如果说中央巡视组是“千里眼”,广大民众就是中央巡视组的“顺风耳”。地方上的事,当地群众最了解。官员有没有贪污腐败,老百姓往往最先发现蛛丝马迹。因此,中央巡视组去哪儿,有必要让民众充分知情,这样才能广泛集纳老百姓的声音,及时发现问题与报告问题。

  在这方面,此前已落实的如公布中央巡视组工作流程、联系方式,以及向社会通报巡视情况等措施,都有利于增加公众对中央巡视组的了解。不过,在一些公众眼里,中央巡视组似乎还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让人有所顾忌、不敢亲近。例如,有人担心,自己反映情况后,中央巡视组会不会重视,又会怎么处理相关问题。所以,今后还有必要加大中央巡视组的工作透明度,鼓励公众更加走近巡视组,积极反映情况、举报问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取得公众信赖与支持,就是中央巡视组顺利完成工作的良好开端。要取得公众信赖,就有必要从中央巡视组的工作机制入手,不断完善程序制度,始终保持巡视组的独立、公正地位。也就是说,要加强中央巡视组自身监督问题,切断巡视组成员可能与巡视地方、单位发生的利益勾连。中央巡视组目前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在于其地位相对超脱,没有被腐败分子拉下水。这一良好态势,应从制度上加以稳固与保障。相关报道见A17—A22版

(原标题:巡视组保持独立公众才会支持)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关注“失联”飞机是一场生命的守望
  • 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一天,我们共同祈祷
  • 马航飞往北京航班失联事件媒体评论汇总
  • 人民日报:心手相连 祈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