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拉夫特:中国不必为减排“忙于招架”

2014年11月19日07:42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美】盖尔·拉夫特

  根据中美不久前达成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美国承诺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最多削减28%,而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这意味着,未来数月内,中国将面临把言语变成行动的国际压力,接受可能损害其经济增长的减排措施。对此,中国不应同意。

  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中国有太多理由要采取坚决行动,比如大城市雾霾天气不断增加,污染引发的疾病持续上升等。但与众多西方人士给二氧化碳打上“污染”的标签不同,二氧化碳排放对我们的健康并无直接影响,其引发的气候变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也不明显。奥巴马政府提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一说法同样值得商榷。

  既已做出限排承诺,中国就得慎重推进,并确保美国的减排步伐与其保持一致。鉴于奥巴马总统曾屡次做出空洞承诺、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中国一定要保持谨慎。其中一例就是他曾提出,机动车燃油经济标准到2025年达到每加仑汽油行驶54.5英里,这意味着要在十年内就实现燃油效率的成倍提升,这从第一天开始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现在奥巴马承诺美国大幅减排更是不足为信,尤其是在共和党又控制了参议院的背景下,美方落实该协议的概率几乎为零。

  另外,中国既不应被视作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障碍,也不应接受有关其作为世界头号排放国未履行责任的指责。《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做的一项调查表明,事实恰恰相反。

  《经济学人》根据对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值,对20项国家性或国际性政策进行了排名。在每年削减的143亿吨二氧化碳中,只有4项政策每年的减排量分别超过了10亿吨:旨在逐步淘汰导致臭氧耗竭的化学品的《蒙特利尔公约》(56亿吨)、水电利用(28亿吨)、核电利用(22亿吨)以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13亿吨)。最后一项政策其实并非气候政策,但如果目标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人们便无法忽视这项政策。

  在仔细审视真正能够减少碳排放的政策时,中国所做的贡献远比人们想象的大。中国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水力发电能力,仅此一项每年便可减少7亿吨温室气体排放,这几乎是欧盟可替代能源项目和美国机动车燃油经济标准贡献值总和的近10倍。

  在核能领域,中国的决心也是无人能及。当德国、日本等气候政策拥护国甚至美国和法国等核电大国开始疏离核电时,中国正全力奔向核未来。目前全球在建的72座反应堆中,将近一半在中国。

  综上所述,中国已尽到应尽的责任,且其贡献大于许多工业化国家。随着中国开始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做准备,它应批驳西方所谓“中国是气候破坏者”的说法。中国不用为其减排去辩护和“忙于招架”,而应突出其对全球减排的贡献,并要求西方做出类似规模的减排努力。▲(作者是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执行所长、美国能源安全理事会高级顾问,本文由王晓雄译)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减排 二氧化碳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中青报:崔永元与肖鹰骂战别成为泼妇骂街
  • @haitaode:潘小梅,意外地告别夹缝生活
  • 新京报:莫以“老外逼退轿车”拷问国人勇气
  • 环球时报:G20适合在中国的哪座城市开
  • @中青报曹林:“教师课堂抹黑中国”缺少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