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纬 站点导航 SRSNet Ads.
国内时事 国际时事 体育 财经 科技 游戏 文化艺术 影视音乐 生活娱乐 健康 旅游 社会经纬

硕士村官“下岗了”

http://www.srsnet.com 1998年11月22日 15:26  北京日报

  中国第一位硕士村官“下岗了”!

  杨本伦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后在国家人事部工作了三年。1992年10月,他辞去国家人
事部职务,回到家乡山东省沂源县石桥乡东北庄村,担任
村党支部书记,成了中国第一位硕士村官。朱基总理曾
批示:本伦的选择代表了一个方向。

  农村呼唤人才如久旱盼甘霖,而城市却是另一番景象:
机构臃肿,大学生分配难。从硕士到村官,杨本伦是第一
个吃螃蟹的人。

  非常的选择激起了非常的关注,非常的关注注视着非
常的举动。社会舆论的关注是一张弓,而杨本伦则成了一
枝箭,在弓被拉开的时候,悲剧的序幕也被拉开了……

  杨本伦回到东北庄,当上支书,在当地激起了轩然大
波。

  “硕士当支书,有病啊!”

  “他是犯了错误,被贬下来的。”

  很少有人理解他,赞成他。农村交通不便条件很差,
经济落后,你杨本伦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上了研究生,进
了国家人事部,放着那京官不做,回来当村官,图个啥?

  杨本伦已从中窥破天机:中国正呼唤知识分子第二次
下乡!

  于是一切都不难理解:他回来了。他要让自己的才能
在农村这一舞台上尽情发挥,也给其他知识分子一个示范
效应。

  他选择了东北庄,那儿生了他,也养了他。朱基总
理的批示化成了县里的支持,他一路绿灯,回到东北庄。

  县乡领导,十里八乡的乡亲,新闻媒介都把目光聚焦
东北庄,他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压力……

  弓被拉开了

  杨本伦开始了他艰难但却悲壮的创业。

  他带领群众,利用农闲时间上山开荒,种植果树、山
枣和药材,山坡上,他挥舞着镢头,汗流满面。乡亲们说,
现在很难见到这样的村干部。

  他调整领导班子,换下了原来一些吊儿郎当不正经干
的干部,宁可得罪他们。乡亲们说,不敢得罪人的官不是
好官,有的还加上一句:朱基总理就提倡那些当官的要
敢于得罪人。

  为村里引进良种牛,他啃着干粮,吃着咸菜,守着牛
群,与牛过夜。乡亲们说,他为俺们吃了很多苦。

  并非任何时候,乡亲们都赞同他。平坟建市场时就是
这样。

  东北庄的村头是一片坟墓,恰好正处在公路的岔路口,
这个岔路口是个交通要道,十里八乡的农民和来往的车辆
都从这儿经过———这儿迫切需要建个市场。

  但如何处置这些坟墓?他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
铲平坟墓!其实,他更想铲一铲农民的守旧意识。

  消息传出,东北庄一片哗然,有人扬言:谁要动他家
祖坟,就砸死谁!

  杨本伦却拿起镢头,他首先对准的是自己的祖坟……

  村里人护着自己的祖坟,看着他,有的还诅咒他,他
们没有惊讶,只有不屑,“你铲自己的,俺不管,铲俺的,
就和你拼命!”

  在那次冲突中,杨本伦被打破了头,鲜血直流。最后
决定:平一个祖坟,补偿80元。金钱解决了矛盾。

  如今集贸市场正红红火火,生意兴隆,村里人大部分
都开始理解杨本伦。

  接下来,杨本伦开始筹资办企业,在短短两三年时间
里先后建起了钉子厂,蛇厂,碳素厂,酒厂和最后的纤维
厂,但都一个个垮下去了。

  “摊子铺得大,人才缺乏,管理不善。”徐信强肯定
地说,他是杨本伦的朋友,是个经理,“他有点急于求成。

  “他在厂子还好,他一出门,准坏事,就有人往外偷,
那酒啊,一桶桶地往外弄,没人管。”村民田广凯叹道。

  “像杨本伦这样的人,不要多,只要仨,俺这个村准
能搞好!”他伸着三个手指头,很激动。

  历尽周折,呕心沥血办起的厂子一个个垮下去杨本伦
没有料到,他想种树,让别人乘凉,可树却被毁了。

  杨本伦被调走了。1998年3月,县委组织部决定,将
他调至县委党校,担任副校长,中国第一位“硕士村官”
被罢免了!

  同月,杨本伦像当初离开了人事部那样,打了辞职报
告,南下深圳。这一次他走得无声无息。

  对于他的离职,众说纷纭

  石桥乡的有关领导对杨本伦回村任职的行为表现出充
分的肯定,但话锋一转,认为杨本伦太理想化,对农村实
际工作不了解,缺少经验,换上去的人工作不力,换下去
的人则形成对立面;企业上得多,垮得快。

  杨本伦的一位朋友,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他说:“
这种解释有点片面。换下去的人是不正经干的,应该换;
换上去的人工作不力,是因为人才缺乏。但作为村支书,
敢于调整领导班子,敢得罪人,实属难得。企业上得多,
垮得快,也是由于缺少人才,这是创业风险,只有开拓者
才会有这种风险。”

  县委的领导也对杨本伦做了一分为二的诠释:杨本伦
回村后办了不少实事,热情和干劲一直不减,但也有不尽
如人意之处,再干下去,不但对全乡、全村工作不利,对
其本人也没有好处。

  “作为改革者,他属于激进派,”杨本伦的那位朋友
很有见解,“但力度过猛过快,激起的反对力量就比较大。

  杨本伦走了,不是败走麦城,而是出于无奈,他又去
寻找新的用武之地。

  农村需要人才,农民渴盼好干部,像杨本伦这样放着
京官不做,带着知识,带着热情,深入到农村准备干一番
事业的人,怎会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甚至斥力?这种力量
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又该怎样消除这种力量,创造用武之
地以引来更多“硕士村官”、“学士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