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文化艺术>光明日报 >新闻内容

光明日报

等待文学的复兴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月21日 10:13 光明日报

  毋庸争辩,世纪末的中国文化界是一个纯文学日见衰
颓、通俗文艺过度繁荣的年代。

  一边是《昆仑》、《作家报》《中国作家》等一大批
影响深远的高品位文学刊物先后告停,一边是《知音》、
《家庭》、《人生与伴侣》等通俗文化杂志和许多报刊的
周末版不断扩大发行量;一边是为数不少的专业作家相继
“下海”经商或是另寻他途,并且后起新秀所见日稀;一
边是妇女、家庭类刊物原本就令人“眼红”的稿酬还不时
加价,吸引了不少笔耕者的加盟。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于
歌星、影星、球星的疯狂表现和“绝对”隐私,却一点也
不知道《白鹿原》、《骚动之秋》、《抉择》、《人间正
道》是何东西,文学发展到这个份上,不能不说是一种悲
哀。

  曾经令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心驰神往的文学殿堂,何
以到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境地?其原因自然离不了市
场观念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大气候的来临,华夏大地上
的生存竞争突然变得激烈,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忙碌,
为了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费
在外语、计算机、驾驶汽车这些“敲门砖”上,难得有大
块大块的时间来细细品析宏篇文学作品的“滋味”,即便
是小段的诗歌与散文,也远不如大特写、大纪实那样的新
闻来得简单明朗并且离奇引人。另外,在政治、经济转轨
时期,人们在社会中的定位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今天
的“是”可能就是明天的“不是”,这导致人们心情的浮
躁,因而没有耐力去潜心创作和研读文学作品。少数人甚
至处于一种变异的心态,追求猎奇、暴力、色情新闻以满
足感官刺激,而不少传媒为了迎合这部分读者,竟然让这
类新闻充斥“传媒空间”。正是因为以上两点原因,让不
少纯文学作品暂时一天天流失读者,而市场经济的发展,
把纯文学刊物完全推向了市场,失去政府扶持后的文学刊
物,读者就成了其生存的基础。一边是纯文学刊物在不断
流失读者,一边是纯文学刊物越来越以读者为生存的基础,
纯文学刊物能不艰难吗?

  然而,通俗文艺毕竟是一种相对肤浅的文化,它缺少
一种作为主流文化应该具备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理论,它承
载不了记录一个民族历史的责任,在这一点上,纯文学的
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无法取代的,所以说,通俗文
艺的过度繁荣和纯文学的走低都只会是阶段性的。那千篇
一律的情感故事总有听腻的时候,那搜肠刮肚的生活纠纷
终有看烦的日子,那大同小异的“名人”隐私终有令人反
感的时候……若干年后,当市场经济体制相当完善、国家
物质财富极大丰盈、人们的生活由紧张而稳定、人们的心
态由迷茫而平静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更高境界
的精神享受的时候,或许有人会问:“怎么没有几部很有
影响的长篇力作来深入、广阔、细致地记录那个变革的年
代呢?”这时,文学的复兴就已经起步了。    刘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