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光明日报 >新闻内容

光明日报

过个文化的春节--“年味淡化”现象反思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2月11日 09:13 光明日报

    年三十长途奔波赶着回家吃年夜饭的游子的匆匆行色,
平时舍不得天天沾荤的院子里琳琅满目的腌鱼腊肉,说是
无所谓而又一掷千金请太太孩子享受节日繁华的都市白领,
无不诉说着一个简单的事实:春节仍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热
闹的节日。

    然而,也有人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似乎是少了点或
根本没了旧时对“年”的雀跃与期待。这是心理的成熟?
是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城市生活快捷
的工作节奏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使我们丧失了对美好气氛的
感觉?是“洋节”登陆分流了我们对春节的关注?还是传
统节日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迁中承载不了我们躁动的
心情?

    现代人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使得春节的“玩”
缺乏了吸引力。有钱天天过年,人们对春节的“吃”也减
弱了兴趣。

    闲暇时间的增多,淡化了春节作为亲朋好友相聚玩热
闹的这一功能。过去,人们一周情况正所谓是“战斗的早
晨、紧张的中午、疲劳的星期日”,对过春节“大假”自
然要加倍看重。如今一年有百十天的休息日,丰富的闲暇
时间“分流”了人们对春节相聚的渴望与急迫。

    现代人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使得春节的“玩
头”缺乏了吸引力。看花灯,打麻将,吃吃喝喝串串门,
这在精神生活比较匮乏的年代,人们不可能不喜欢。而现
代人尤其是城市人所接触的东西太多了,文化需求的水平
也在提高,各种原先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的新玩艺,纷
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毋需在节日便可经常接触
这些东西,还有西方的各种“洋节”“登陆”中国,给年
轻人以强烈的新鲜刺激,生生地夺去“春节”的不少市场。

    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是人们认为春节味道变淡的一个
因素,过去人们对春节的向往,很大程度上是因春节的消
费品比平时好得多:一张“票”买到“大前门”,两张“
票”买瓶洋河酒,一般家庭平时省吃俭用,勒紧裤带,把
几乎所有的好东西都留在春节。如今却“有钱天天过年”,
如此,人们对以“吃”为主的春节还有多少向往呢?

    人们见识的多了,要求也高了,各种节日的兴起对本
已有限的“年乐”再一一分流,人们对春节的期待已不同
以往。

    最近这十几年,人们看的多了,玩的也多了,见多识
广,诸味遍尝,对“味道”、“好玩”的要求也就越来越
高,传统的“乐事”渐渐看不上眼,差不多的东西已咂不
出滋味。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当年多热火,现
在又能有多少人满意?不是晚会没有过去好了,而是人们
的品位变了,要求高了。

    五花八门,越来越多的各种节日的兴起,对本已有限
的“过年感”再来一一分流,清明节、五一节、八月节、
儿童节、老人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再加
上生日、满月等各种纪念日,但凡值得应贺的,都要热闹
一通,无形中也把传统大节“春节”变得再也不是唯一。

    过年的商业的色彩日见浓厚。“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的笑话早就成了过年时候随意可见的真实故事,更不用说
厂家、店家们利用过年所作的各种文章。“年”正在日渐
失去它昔日的情调,披上更为实用的外衣了。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春节的风俗是不是
可以求新求变呢?

    尽管我们在理性上承认传统的东西被现代潮流冲击,
难免失去昔日的魅力,但我们仍不愿相信曾令儿时激动得
彻夜难眠的春节也会有今天。

    也许,问题出在春节本身。

    春节是热闹的。在禁放烟花爆竹之前,春节仿佛是在
全城的放爆竹比赛中开始的。接下来,好酒好菜撑得我们
胃部不适,于是并非自命清高地要吃稀饭小菜;再就是要
游园,灯笼高照,彩旗飞舞,人涌如潮,当然还有糖葫芦
和“正宗特色风味小吃”;大型灯会、花展、游乐也并不
鲜见。内容是丰富,但也年复一年。说是浮躁轻狂也好,
说是标新立异也好,生活在水泥丛林里心情永不得安宁,
而夸父追日般不断追求新奇的人对单调的重复最易感到厌
倦。

    笔者以为,春节的传统“过去”满足不了人们求新求
变的要求是其地位弱化的根本原因。它让人很难再感受到
多少新鲜,倒像莫名其妙地欠了什么债,到时候就得劳精
费神地照老样子走一遍。银发白髯的老者在一大家子的簇
拥下抱着小孙女包饺子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的“标准”过
年图景已显“过时”,不少城市大小餐馆年夜饭被预订一
空说明了很多国人对老一套过年法的不满足和求新态度。
而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春节隆重是隆重,但却不如“母亲
节”、“情人节”那样属于自己,可以对号入座地投入,
有特别的情调和氛围。春节并不能完全承担起愉悦国人,
特别是一部分城市现代人的功能。

    然而,春节并不会在中国消失,在未来传统越来越小
的日子,春节或许又会凸现出它独特的人文价值。

    也许,过年的细节本来就不重要,过于讲求实惠而缺
乏思考的某些“现代人”,还愿从先人的遗产里,寻出我
们祖先过年时那种真挚而有文化底蕴的欢乐。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越来越漠视传统节日里的精
神内容,而只津津乐道于批评它残存的外壳——庆祝形式
(包括吃喝的方式)。我们的先人意欲让精神的追求融入
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它的终极形式便是衣食住行,尤其是
饮食。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节日、饭食都“文化化”了,
连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渗入了文化与精神的品位,你能说
这个民族、这个民族的节日没有精神的追求与超越吗?也
许错误不在我们节日的传统,而在于我们现代人自己!把
极具文化气韵的春节演成毫无品位可言的胡吃海塞,是不
是说明了不少人已泯灭了追求精神享受的心情与兴趣呢?
毕竟,今天被糟践成这样并不是我们春节的本来面目。

    慢说春节没意思。在这个一年中难得的闲暇,不妨让
自己多作一些难得的遐思,多作一些玄想的思辨,而少一
些缺乏自省自责精神且于事无补的骂骂咧咧。毕竟,我们
的今天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我们的明天还得靠我们自己
去创造。    扬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