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生活时报 >新闻内容

生活时报

舒同伪作竟“登堂入室”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2月11日 11:25 生活时报

    去年11月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书法京华十
一家遗作展》,共展出了孙墨佛、陈叔亮、董寿平、舒同
等十一位已故名家的近百件作品。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
去年5月去世的当代最杰出的书法大师之一---舒同老先生
的十幅书法作品。据舒同夫人王云飞披露,她在参观该展
览时发现十幅署名为“舒同”的书法作品中有多数是伪作。
此消息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海内外近百家新闻媒体纷
纷进行转载。日前,本报记者就舒同作品真伪之事独家采
访了王云飞老人。

    王云飞老人告诉记者,《当代书法京华十一家遗作展》
共展出了舒老的十幅书法作品,但她作为舒同的遗孀事先
未收到展览的请柬。去年11月24日,一位书法界的朋友告
之“有这样一个展览,有时间可以去看看”。于是,王老
当天就去观看了展览。令她震惊的是,十幅署名为“舒同”
的作品中竟多数是伪作。同时发现其中九幅作品的标签上,
提供者一栏写着“蒙山人”;一幅写有“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的作品的标签上,提供者一栏写着“家属”。据悉,
此次展览的舒老作品,其家属并未提供。王老当即要求主
办单位(中国书法杂志社)撤走伪作。但11月25日,当老
人再次来到中国美术馆时,伪作依旧“堂而皇之”地陈列
着,写着“家属”字样的标签却已“不翼而飞”了。

    今年已75岁高龄的王老说,近几年假舒同字越来越多,
愈演愈烈,甚至连造假字都分派别。如今,又公然“登堂
入室”,实在令人尴尬。

    对于读者关心的此次舒同作品的真伪,王老将《舒同
书法集》和此次展览的作品向记者一一作了比较,并举出
了几副伪作的“出处”:如印在展览说明书上的一幅“数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六五年冬”,就是摹仿《舒同书法集》
第55幅作品,几乎是一笔一画地摹仿,只是去掉了前一句
“江山如此多娇”,连“六五年冬”也“照搬”,一幅篆
书“群众路线”从字体到格式都“照搬”《舒同书法集》
中第34幅作品,只是将“1963年夏季”改为“1986年”等。

    针对王老提出的作品真伪问题,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
长刘正成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品是由喜爱舒同
书法艺术的收藏者提供”,“家属只在作品归属问题上有
较大发言权,而在判别真伪这样的纯学术问题上并没有决
定权。”对此,王云飞老人表示同意刘先生的观点,她认
为“在作品真伪问题上不仅家属无最后决定权,而且连作
者本人也无最后决定权.同时,刘先生提出“中国书法家
协会、中国美术馆作为最具权威的学术研究单位,在判别
书法作品真伪这样的纯学术性问题上的学术结论的权威性
和严肃性应该得到尊重。”据王老了解,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美术馆“从来没有证明这些作品是真的”,相反,一
些书法界的权威人士则表示,他们“一眼就看出”这些作
品是假的,而且认为在这样的展览中,出现署名“舒同”
的伪作,应该是书法界的悲哀。王老强调,如果刘先生认
为此次展览作品是真的,那就必须出示两家权威机构关于
作品的“证明”,否则他不能代表两家机构对外发表正式
讲话。

    王老希望作品真伪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还应是
法律问题。对于举办这样高规格的展览,她认为主办单位
的初衷是好的,但希望提供作品的“蒙山人”及“家属”
能公布其真实姓名,以便“对簿公堂”。据悉,王云飞老
人已委托律师处理与此事相关的法律事宜。

    目前书画市场上是否有专门鉴定当代名家作品的机构
及一套统一的鉴定标准。记者就此采访了书法界的一些评
论家、鉴定家。据他们说,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权威的
书法作品鉴定机构,由于历史、艺术等方面的原因,在鉴
定真伪作品上很难有统一的鉴定标准。多少年来人们也仅
仅只凭个人经验、书法家风格、历史环境等对书法真伪做
出判断。    记者陈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