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 >新闻内容


我国首次独立进行远海水下考古大获成功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7日 20:09 羊城晚报

    不久前的一天夜里,一辆铁皮货车在警车引导下悄悄
开进广州。货车于头一天早上7时许搭轮渡离开海口市,
抵码头后即被广东省公安厅和湛江市公安局的警车接住。
在以后的600多公里行程中,各地区公安局均派出警车、
警力,接力般将这辆货车安全护送到广州。

    是什么“宝贝”如此兴师动众?原来,货车装的是我
国首次对西沙进行水下考古所发掘的文物。文物运到广州
之后,当即由市公安局接手保护。第三天上午,由省公安
厅派人护送至北京。

    远洋探宝,中国首次下海

    12年前,中国历史博物馆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成立了
“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由此起步。
而这项工作的发起,则是因为一个偶然事件:1985年,英
国人米歇尔·哈恰等人偷偷从我国南海的一艘沉船中盗掘
出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约15万件、金锭125块。第二年在
荷兰拍卖,获利约2000万美元!这件事震动了中国政府和
中国考古学界。中国因此下决心开展自己的水下考古工作。

    本次发掘的西沙群岛北礁水域,距海南省琼海市的潭
门港180海里,普通渔船要航行20多个小时。从去年12月
下旬至今年1月25日,来自北京、广东、海南、福建和山
东的水下考古队在海上连续工作了30多天。

    水下考古队队长、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
主任张威对这次考古工作有这样的评价:这是我们首次独
立进行远海水下考古发掘,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
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上千瓷器,成功发掘出水

    水下考古队这次在西沙群岛的北礁、华光礁、咸舍屿
和银屿先后发掘了14处水下文物遗存,找到宋元明清时代
的瓷器1000多件,它们以碗、碟、盘、壶等日用品为主。
瓷器中那100多个粉盒,大的若碗口,小的如鸭蛋,器表
有微凸的图案,如七星、缠枝牡丹等。水下考古队还首次
在海中发现了一长一短两支象牙。数百年的浸泡使象牙呈
土黄色,表面泛起紫斑,并已出现剥离。象牙旁边的许多
宋元时期的粗瓷片,说明这两支象牙原本是中国商船的货
物。

    瓷器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外销商品,当年不少装载它们
的船只刚走到西沙群岛便沉没了。所以这批文物有的一直
堆在沉船的船舱里,有的因船舱破碎而散落于海底。

    这次发现的四件石锚碇属同一艘船。在石锚碇周围有
大量明朝万历年间的瓷器,表明早已不知去向的木船是明
代的。这四件石锚碇,最大的重达一吨,最小的也将近5
00公斤。考古队好不容易才捞起来最小的那件。使用这么
大锚碇的海船,估计排水量当在千吨左右。

    西沙群岛北礁一带水下首次发掘的成果,对研究海上
丝绸之路、外贸史、造船史、国防史等,都有着重要价值。
同时,它还有力地证明,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水下考古,广东大有作为

    西沙群岛首次水下发掘的成功,对广东考古界是个极
大的鼓舞。

    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起点在广州,从秦
汉时起经久不衰,南海也因此留下了许许多多沉船。广州
中山图书馆的一位研究人员8年前根据有关资料、文献做
过统计,至鸦片战争以前,广东沿海有文字可考的沉船达
数千艘,堪称“全国之最”。中国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成立
12年来所进行的几项最重要的水下考古调查,在广东的就
有两项:在台山川山岛附近对“南海一号”沉船的调查;
在新会银洲湖三次调查崖门海战遗迹。

    大量的古代沉船为广东考古界提供了用武之地。一年
多之前,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
研究室决定,水下考古的重点将逐渐移向南海。在这个舞
台上,广东考古界必然能发挥重要作用。

    据广东省考古研究所负责人古运泉介绍,广东省文博
单位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已有10年的合作
历史,共同进行过多次水下调查,积累了一定的水下考古
经验。此外,在广东的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技术力量雄
厚,全国闻名;广州救捞局又是全国三大救捞局之一,能
进行各种复杂的潜水作业。这两个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
广东进行水下考古的重要技术依托。同时,广东还有一批
研究中国古代交通史、海外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等
造诣较深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因此,广东在这方面定
将大有作为。李小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