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 >新闻内容


七嘴八舌谈“书吧”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29日 14:44 中华读书报

    “书吧?”赵老板刚听记者说明来意便低叫了一声:
“歇菜吧!”

    赵老板在北京有名的酒吧一条街——三里屯上有一处
相当不错的bar, 这天晚上是一支“蓝头发”摇滚乐队演
出,客人很多。赵老板原来在这处经营的是号称京城第一
的职业书吧,结果,几乎把他的老本都赔进去了。

    “书香是书香,酒吧是酒吧,说什么书吧,那是现代
人矫情。”赵老板说得很认真,“真正看书的人在书房,
在图书馆,我这儿(他指指舞台)原来搁着几个书架,还
贴着高尔基的名言,想起来挺傻的。”

    采访中,赵老板又给记者介绍了一位党小姐,赵老板
开书吧时,她就是常客,现在两人已成朋友了。党小姐说:
“我觉得问题的根本可能出在人的自身。读书是需要静下
心来的,要耐得住寂寞,而酒吧表现的却是现代生活的快
节奏,是一种休闲方式、娱乐方式。一边是‘秋灯一盏夜
读书’,一边是把酒畅谈,海阔天空,合起来只能是不伦
不类。”结果,赵老板的生意后来做成了这样:店里贴着
几家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书架上有书,墙上有客人贴
的读后感什么的。党小姐摇头笑道:“这样更糟糕,看书
成了赶时髦。比如我来这儿一坐,一看,昨天还流行吴宓
呢,今儿流行《鬼子兵》了。又怕被嘲笑‘落伍’,只好
飞快地看。可排行榜老变,读得再快也赶不上呀。我们这
种‘追星族式’的看书法,好书也给看糟踏了。”

    采访中,很多顾客都对书吧这种形式不以为然,比较
一致的看法是:眼下,玩得起酒吧的人很少看书,看书的
人很少去酒吧。北师大中文系一位青年教师甚至认为,在
酒吧基础上形成的书吧不但于读书没有益处,反而破坏了
阅读氛围。为了商业目的迎合读者,书吧对书的注意,往
往局限于休闲、娱乐类,这只能制约人们对真正好书的关
注。听多了流行歌的耳朵欣赏不来交响乐,读书亦然。所
以书吧起到的是弱化大众文艺鉴赏力的坏作用。

    当然,也有为书吧说好话的,北大经济学院一名大二
男生说:“我们学校东门外原来有好几家书吧,现在只剩
一两家了,不过生意挺不错的。书吧其实挺好的,比如我
们来了老乡、同学,教室、图书馆不能说话,寝室不方便,
还是书吧合适,一杯清茶几本书,随便聊聊,感觉很好。
”至于书吧荐书的层次不高,他觉得可以理解,毕竟书吧
不是书店,还要考虑顾客的阅读情趣,商业味浓一些无可
挑剔。不过,他也承认对书吧里推销的书,他基本上不看
也不关心,“不过是借这儿的环境和气氛”。他觉得不应
该对书吧要求过高,要它承担太多的社会文化责任。书吧
只不过是给读书人消闲清谈的一个场所,相当于古代文人
的后花园一类。他说,他的同学中有好几个都常去书吧。

    记者发现,分歧在于对书吧的理解。关注点在“书”
的,自然以为“吧”是对“书”的损害和亵渎,而心理上
接受“吧”的,则喜欢它在闲散中添上的几缕“书”香。

    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卓新平的分
析独到而深刻,他说,读书,在大多数人感觉中是件大事。
古人读书,还要沐浴、焚香。他说,在国外初次看到外国
学生在图书馆架着脚,一边吃零食一边看书时特别吃惊。
他们就这样无所谓似的看奥古斯汀,甚至康德、黑格尔。
后来他了解到,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看书,效果未必差于
正襟危坐。这样的状态显然比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要好。
卓新平表示,“我的意思是,别把看书的形式当做什么了
不得的大事,这样去想问题,也许会更容易接受书吧。”

    毋庸讳言,书吧在书的品位上确实有待提高,这也使
人们对职业书吧的意见难以统一。但是,从传统的书房走
出来,或者暂时换一个环境,以轻松自在的状态看看书,
聊聊天,已经受到不少读书人的欢迎。他们对一些书店附
设的小咖啡间、小吧台的热情与日俱增,就证明了这一点。

    一位正在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的吧台上品咖啡的读者说,
逛这书店不觉得累, 看书时有沙发凳,休息时有bar,品
品这里的咖啡,跟店内的音乐一样,是书香的补充。国林
风图书中心也从开业伊始就辟出相当面积办了咖啡座,让
前来挑选图书的读者可以轻松一下,可以从容地在座椅上
看书,还可以应店家之邀,参加趣味十足的各种小型讨论
会。

    对三联和国林风来说,在宝贵的店面内开辟咖啡座,
主要是为了文化人之间的交流,给读者提供方便并由此营
造一种良好的气氛。有位学生说,他常带着纸笔到那里去,
把咖啡间的小桌子当书桌用,看上一整天。

    当然,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和国林风毕竟是以经营图书
为主,在性质上与书吧还不是一回事,其商业赢利主要还
是依靠图书的销售。书吧则不然,到这里来消费的人,主
要目的显然不是买书、看书、谈书,书吧能否经营下去也
不会单纯依赖于摆放其间的书籍的销售。因此,书吧的老
板也许很想把自己的这间原本“灯红酒绿”的经营场所,
通过书籍的进入并且使客人的言谈增加有关书的内容而带
上文化气息,使“酒香”与“书香”携起手来,相得益彰,
但在事实上,如何操作以及顾客的接受程度、满意程度都
很难讲,文章开头赵老板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购书、读书环境的要求也日趋多样化。况且随着科
技、文化事业的兴旺,信息交流的频繁,一个人闭门读书
、冥思苦想已不太适合当今社会的潮流,聚谈、讨论等学
术交流的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读书人看好,书吧能否很好
地顺应这种趋势,既考虑赚钱,又不让“铜臭”坏了“书
香”,真正把一部分人吸引过来成为常客,恐怕是想在这
一事业上一试身手的经营者最应思考的。

    买卖总是双方的事。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心平
气和地接受书吧这一新生事物;另一方面,希望书吧(特
别是职业书吧)的经营方式更合理,更能适合读书人的口
味。本报记者陈洁